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初论科技期刊编辑与专业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科技编辑是专业作者与专业读者之间的桥梁,发挥着传递信息的沟通作用。科技期刊编辑、专业作者、专业读者三者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三者成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利用现有的免费资源——电子邮箱(以163为例),建立信息库、作者库、读者库、审稿专家库、业内同仁库、黑名单和白名单等各种资料库,从作者、读者、编辑、审稿专家等不同角色出发,列举电子邮箱在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优势,并就其在编辑出版中的应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学术期刊编辑规格标准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需要按国家标准规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文题,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及其标引,正文的编排,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的使用,之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等等.对上述规范进行说明和解释,有助于论文写作者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不致犯相关错误.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科技期刊在为科技提供支撑的同时,必须实行自主创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精品期刊。打造精品期刊必须创新办刊方式和办刊手段,主要包括: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刊物的英文水平,注重参考文献的著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编辑出版网络化等。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下,军工科技期刊的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军工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泄密失密隐患,归纳了与科技保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强调了军工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介绍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中应注意的保密事项和应遵循的保密流程,从落实保密责任制、加强保密学习的角度,分析了编辑部的保密流程,总结了做好军工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方法,使编辑部成员明确了保密制度,提高了保密审查能力,确保国家秘密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6.
前言     
在世界即将进入以信息为主要支撑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在传播知识和信息、引导学术研究、推动科技进步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解放以来,新疆科技期刊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已有80余种,不论在政治质量、学术质量、排版印装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已经成为新疆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亦伴随着期刊事业的发展成长和壮大。广大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长期耕耘在天山南北,以各自不同学科的期刊为载体向各族人民宣传科学、传播知识、促进科技进步。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新疆科技出版事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在编辑出版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不少有价值的好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严峻挑战面前,探索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新思路;在编辑学理论研究领域亦不乏有独特创见。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校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重要环节。认真有效的作者自校既能降低论文差错率,又能减少甚至避免著作权方面的法律纠纷,还能增进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科技期刊编辑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作者提高自校意识、明确自校的主要内容、选择合理的自校时间、提供灵活多样的自校方式、明确自校要求,以提高自校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示例,分析了作者来稿中数学符号、参考文献著录等较为常见的几个问题,明晰了一些含糊概念,积极向作者宣传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请他们和办刊人员一起成长,不断提高期刊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的质量是其学术性和科学性的根本保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随着学术交流的国际化, 期刊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抓好期刊的质量工作。而要保证期刊高质量, 必须领会到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辑加工工作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所在, 编辑出版工作者要对论文的质量进行审查, 严格把好质量关, 做好期刊的审稿和编辑加工工作, 使期刊在学术和编辑出版质量方面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编辑的不良情绪及调节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编辑出版过程中,会存在人际交流冲突的客观刺激,面对这些刺激,编辑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这包括编辑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产生的不良情绪,如期刊负责人对期刊质量与声誉的忽视易造成整个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团队的抑郁情绪,责任编辑缺乏责任意识易导致同事的焦虑感,责任编辑的失误易产生自责、内疚感,从而出现情绪低落等;向作者退稿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发现期刊印刷部门“偷工减料”时产生的不良情绪。科技期刊编辑的情绪调节方式主要有:认知应对、情绪表露、情感求助、回避等。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学会调整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能衡量周围情境做出恰当反应,这有利于编辑的身心健康,并利于建立良好的期刊人际交往关系圈。  相似文献   

11.
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高校学报编辑模式,使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电脑和网络成为最重要的编辑工具,整个编辑工作流程更趋简便,更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也使高校学报编辑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光盘版和网络版成为高校学报的重要出版形式.  相似文献   

12.
手机传播不仅是对科技期刊传统出版的简单延伸,更是在资源配置上的有效互动、取长补短。传统出版和手机传播的共赢模式可以增强期刊社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工作者应加大对科技期刊手机传播的研究,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科技期刊在实现手机传播的过程中,应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并根据手机传播的技术需要调整和改进编辑出版规范,达到科技期刊纸质版、数字版与手机版(无线数字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o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journal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f publications included in three ma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databases: Eric, EBSCOhost and 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from 2002 to 2010. The paper focused on four main questions: who carried out these studies, in which academic journals have the articles been published, what has been the evolution of these publications and what were the main article topic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PISA has had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reflected primarily by university-based authors from the areas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analysing student performance. The evolution since 2007 seems to indicate that more articles will be published in coming years through the initiative of researchers (rather than the editorial boards), even from other scientific areas, thu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opics of analysis.  相似文献   

14.
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动力,它可以缩短学术期刊的出版时滞,尽早确认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可推动学术期刊编排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电子化办公水平并且进一步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一稿多投”现象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遇到的"一稿多投"现象是新的评价机制的产物。作者对稿件发表时间的迫切性、投稿方式的多样化和方便性,导致"一稿多投"现象日益严重。通过查看来稿包含的信息,可以大略判断出作者是否有"一稿多投"的嫌疑。收取审稿费,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虽然可以杜绝一些"一稿多投"现象,但完善对项目结题和研究生毕业的评价机制,编辑部克服一些出版上的困难,改革一些编辑管理上的弊端,从道德上强化编辑和作者的稿件意识,才是从根本上消除"一稿多投"现象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has almost become the default language in scientific academia. While the culture-independent nat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y result in scholars' preference for using one common language, over-reliance on English may shape non-English-speaking scholars'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ir national languages and may constrain their use of these languages in the domain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ttitudes of Taiwanese science scholars toward English and Chinese as languages of publica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it is not “English” itself but its “pragmatic value” (which is accrued through publishing in international indexed journals) that drives the choice of English over Chinese. However, this choice has led to an early sign of diglossia and the minimal use of Chinese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To mitigate this problem, it is believed that stakeholders in both international indexed journals and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efforts to value different languages as well as local journals published in other languages.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study utilized bibliometric methods to analyze publication rates among female and male lead authors in six prominent, peer-reviewed journal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T) fields over the past 12 years. The aim of the inquiry was to determine if differences or trends exist in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each gender. Data analysis revealed notable differences in publication rates between genders, and key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e women overall published less than half of the articles from all journals sampled, two journals with a focu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12) educational contexts have consistently published more articles written by female lead authors than male author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old practical relevance in terms of addressing the (in)visibility of female scholars in ET fields and may be used to promote discussions and actions related to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gender, equity, and the culture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学报编辑彰显大学社会职能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学报是由高校创办的一种特殊的学术理论期刊,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彰显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当前,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属性具有明确的认识,排除一些舆论的干扰,选择相应的路径,彰显大学的社会职能,促进中国高校学报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传播科技知识、促进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其发展受到科学研究、政策评价、传播技术的影响。分析了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认为数字化、集群化、开放获取和语义出版是当下科技期刊的主要发展趋势。提出:由加入国际出版平台到建设自己的数字平台;加速数字出版,创办OA期刊;加速体制改革,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编辑人员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英国学者傅兰雅创办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期刊,文章分析了《格致汇编》创刊和几次停刊的缘由。从中可以看出,在清末创办科学期刊的艰难和傅兰雅对中国科技知识传播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