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春荣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3-2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赞誉赫斯顿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著名小说《紫色》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的杰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阐述,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回归分析了黑人女性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整体的思想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引起了“新黑人”思潮的发端.以哈莱姆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黑人文艺运动,常常被称作“哈莱姆文艺复兴”或“新黑人运动”.新黑人们拥有鲜明的种族意识,对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到自豪.左拉·尼尔·赫斯顿就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赫斯顿在创作中突破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种族、阶级、性别等多重障碍,塑造了积极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开创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先河.一些后起的黑人女性作家,如爱丽斯·沃克就把赫斯顿视为自己的“女性祖先”.赫斯顿对黑人作家创作立场的认识,对黑人女性自我的积极肯定,对南方文化艺术特征的真正传承,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约拿的葫芦蔓>和<他们眼望上苍>中,非裔美国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明、复杂完整、真实可信的黑人形象,演绎了其文化相对主义思想.通过反类型化人物塑造,赫斯顿试图矫正黑人在白入主流话语中被扭曲了的形象,展示黑人自然而真实的人性,颠覆白人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4.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经典之作。长期以来该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珍妮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学这一新的角度,对珍妮的人格成长进行剖析,进而挖掘作者塑造珍妮这一文学形象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5.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为当代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奠定了框架,沃克深受赫斯顿的影响,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不仅在主题上.而且在叙事策略上也追寻了赫斯顿的女性文学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叙述声音、叙事语言和叙事手段上更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女性主义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斯顿的代表作<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被冷落了几十年后才从尘封中脱出,成为美国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从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贾妮的出身、三次婚姻和结局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而把握该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理解它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突出尖锐的问题,每个种族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有待于每位作家的思考.论文从<他们眼望上苍>人手,分析了赫斯顿的种族观,指出这种种族观对促进种族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他们仰望上苍》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赫斯顿的代表作。作者在作品中引入话语概念,解析了女主人公——黑人妇女简妮从"失语状态"到"发出声音",最终争取到话语权力,达到自我成长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描绘了一个黑人女性争取生存权、反对种族歧视、男权主义的曲折成长过程,从而开启了探索黑人女性生存状态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主要作家,她既是文学家,也是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他们眼望上苍》是评论界最为关注的小说,但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很少有人对其成长小说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成长小说理论,从内容、结构、结尾三个方面透视《他们眼望上苍》的成长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10.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速成之作《菊与刀》与约翰·W·道尔的耗时之作《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都是美国学者研究日本问题的成果.从美国学者的研究中,可窥见美日关系变化的一斑.  相似文献   

11.
《他们眼望上苍》是左拉.尼尔.赫斯顿的一部经典作品。赫斯顿凭借着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自身的女性经历,在作品中塑造了女主人公珍妮这一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成长小说的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珍妮从幼年到经历三次婚姻,解读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压迫下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现了作品中黑人女性成长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赫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她的一生构成了一串没有答案的谜。事实上,赫斯顿着力表现的是黑人文化语境下的黑人经验。在《他们眼望上苍》里,她让一位黑人妇女而不是男人独领风骚,使被遮蔽的女性自信与自强重新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一改美国黑人文学的性别模式,塑造出一个寻找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黑人女性。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传统美国文学禁区,也为后来黑人文学整体振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种族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十分突出的问题,每个种族如何才能健康发展,有待于每位作家的思考。本文从《他们眼望上苍》入手,分析赫斯顿的种族观,并指出这种种族观对促进种族健康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14.
珍妮形象是以伏都教女神俄苏里为原型的,赫斯顿对伏都教因素的使用肯定了黑人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了黑人民族自信心,反对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也反映了赫斯顿的多重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本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位颇有影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和民间传说研究者,是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名主将。她一生坎坷,病逝时一贫如洗。她在离世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被人们遗忘,其作品也绝版了。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人们对她的兴趣迅速增长,其作品不断再版,研究她及其作品的论文、专著大量涌现。在今日美国,赫斯顿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国内,学界对这位美国作家仍很陌生,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对她的生平及创作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仰望上苍》与黑人作家爱丽丝.沃克的《紫色》关注的都是黑人女性的觉醒以及她们与父权社会的抗争。因此,爱丽丝.沃克在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在其作品《紫色》中阐述了三方面的主题,即:女性的经济独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两性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哈莱姆文艺复兴主流作家以各种为由责罚左拉·赫斯顿使之埋没了将近三十年,本文试图探讨这种责难背后的真相——赫斯顿所持的"另类"种族观。通过浓缩版自传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和其他作品研读,对比赫斯顿与兰斯顿·休斯、理查德·怀特作品中的种族观差异,并探究差异缘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犹太作家E.L.多克托罗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在E.L.多克托罗的众多作品中,《拉格泰姆时代》(Ragtime,1975)的种族混杂性最为突出。国内学者大多从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叙事艺术技巧、人物形象解读和身份构建及主题研究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对国内《拉格泰姆时代》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在总结已有研究中探讨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已故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其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由整体到局部,从情节安排到自然物象、人物姓名、人物服饰都用少量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本文将全面解读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揭示主人公的个人成长经历、女性意识觉醒,从而了解小说的主题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爱德华.霍尔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时代背景,介绍了霍尔受到学术思想影响及其实践活动,分析了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体系,并对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