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完全代替学生的阅读,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完全代替学生的情感认知,而要强化并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引导并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是一种以公民培养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一个好公民必须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实践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职责.经典阅读作为通识教育,既需要激活古典文本的生活世界,又要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使传统问题成为自己切身的问题.由此,使作为公民的学生既有基本的阅读思考能力,又能思考现代中国社会的处境与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作为通识教育的经典阅读的最好例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自编的阅读素养调查问卷,对长沙市岳麓区1427名中小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调查,探究该地区中小学生的阅读素养状况。结果发现,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实施健康生活教育的学生在阅读素养上都要优于未实施健康生活教育的学生。笔者针对该区在实施健康生活教育中的成功和不足,就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达  肖艳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0):126-129
隔代教育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教育形态。由于受年龄、教育背景、文化层次、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祖辈和父辈两类主要教养人在不同学历层次上的分布的差剐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差异。隔代教育给幼儿早期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缺乏对幼儿发展规律的尊重,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解决对策为:在不完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提倡亲子分享阅读,在完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构建隔代家长的科学阅读观,加强家园共读。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那么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他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学习方向,按照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运用自己的方式解读阅读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展现阅读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在笔者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深深感受到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试图找到教师教好,学生学好之间的平衡,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结合绘本阅读渗透感恩教育。幼儿通过阅读以亲人为题材的绘本让自己学会认识亲人,增强对亲人的情感;通过阅读亲子类的绘本让自己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萌发回报父母的想法;通过阅读感恩类绘本让自己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阅读教育势在必行。联系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信息的海洋里傲游,取得无穷的知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及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整合是早期阅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关注儿童认知的综合整体,是儿童学习、教育与生活的整合,可以有效促进儿童整体感知阅读信息、综合学习阅读方法、自主构建阅读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早期阅读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众阅读可以粗略分作休闲阅读和经典阅读两大类型,它们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阅读需要,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文学教学是一种复杂的阅读行为,属经典阅读的范畴,具有言语教育、交流教育和审美教育三大教育一文化功能;它通过“指导”经典阅读而“指导”休闲阅读,在大众阅读中承担“指导角色”,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阅读质量和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