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姚少霞 《文教资料》2008,(32):33-34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反映了美国南方社会从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生活.女主人公艾米丽是南方贵族的后代,一个与世隔绝、不愿接受现实变迁的古怪女人.本文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艾米丽畸形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美国战后南方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了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充满悲剧的一生.作为一名女性,艾米丽承受了来自男权社会的种种压迫,并最终在离群索居中度过了孤独凄惨的一生.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析造成艾米丽悲剧命运的三种原因:父权制下的家长压迫、爱情观上的男女不平等以及南方传统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中描绘了美国南方在内战后被资本主义势力击败的衰落史,以及在这种社会变革中各种人物与命运抗争,最终却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堕落与死亡的悲惨结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很好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笔者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性格,进而深入阐释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和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南方小说家,他善于通过描写普通人的心理与性格来揭示整个美国南方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态势。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理论来剖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翁艾米丽在自我与本我之间的跳跃。  相似文献   

5.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内战以后南方没落贵族艾米丽小姐一生可悲遭遇。处于新旧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社会仍保持着男权制的意识形态,并以淑女风范来约束女性。本文试从家庭中父亲的控制、社会的压抑、艾米丽失败的婚姻以及其自身性格角度来解读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揭示了艾米丽的人生悲剧是男权社会压制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乡土人情这个主题,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这部短篇小说中,福克纳通过叙述艾米丽悲剧的一生,表明了艾米丽与镇上居民之间微妙的关系,同时更加揭示了美国南方乡土人情的朴实。  相似文献   

7.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20世纪美国作家福克纳优秀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福克纳虚构的小镇杰弗生.小说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上家道中落的贵族后裔艾米丽为了追求美好爱情而谋杀情人的悲惨人生.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艾米丽的悲剧人生和心理扭曲的必然性,从而揭示出女性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代表性作家,威廉·福克纳以浓厚的地方色彩,形象地刻画了美国内战后南方社会遭遇的历史性变革,再现了新旧文明交替之际南方人民面临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困境。《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在南方传统文化的束缚下,导致精神变态和人格扭曲,发展成为典型的神经症人格。文章以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为框架,探讨艾米丽的神经症人格结构,剖析个体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艾米丽病态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揭示艾米丽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美国战后南方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了贵族后裔艾米丽小姐充满悲剧的一生。作为一名女性,艾米丽承受了来自男权社会的种种压迫,并最终在离群独居中度过了孤独凄惨的一生。本文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探析造成艾米丽悲剧命运的三种原因:父权制下的家长压迫、爱情观上的男女不平等以及南方传统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0.
向艳丽 《海外英语》2011,(11):264-265
文章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艾米丽的悲惨结局是父权制文化至上的必然结果,从而揭示了20世纪初美国南方女性受压抑和迫害的境况。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述了出生在南方没落贵族的艾米丽小姐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而杀死自己情人的悲惨人生经历。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福克纳笔下的艾米丽,探究造成艾米丽悲剧人生的三大原因: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摧残、南方传统的禁锢以及爱情的失意。  相似文献   

12.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亦被译作《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作者福克纳以艾米丽为主线,展示具有南方淑女形象的贵族少女逐渐凋零、人格异化的悲剧人生,来投射美国南方清教徒对人们精神上的折磨、南方旧贵族没落等主题。从符号学角度,艾米丽的悲剧可归结于他者对其符号信息的不完整接收和符号信息解释的缺失,从而导致艾米丽最终屏蔽了符号信息的发出,选择建立属于自己的、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异托邦。而符号"玫瑰"的意义不在场更是增加了他者接收和解释符号信息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她对自然、爱情和死亡具有独到的见解。其诗歌具有创新意识又格外奇特。通过研读艾米丽·迪金森作品,文章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探讨其自然、爱情、死亡三大主题诗歌的创作源泉,挖掘其创作动机。将心理学和文学交叉研究,全方位提供一个研究艾米丽·迪金森和她的作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陈姗姗  李登 《文教资料》2012,(20):29-30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悲剧人生。本人运用女性批判主义视角,从父权压迫,南方传统淑女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导致艾米丽人生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艾米丽悲惨,空虚的一生,是日渐衰落的贵族阶级的象征,也是新旧制度更替的牺牲品。女主人公艾米丽诡异的行为和举止一直是小说中的悬念,小说也是在神秘的氛围中展开的,因而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这种哥特行为进行分析:艾米丽是旧传统势力和妇女道德观的牺牲品;父权制社会制度下男权压迫的结果;艾米丽对这些压迫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施慧 《海外英语》2014,(3):184-185
在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变态心理和悲剧一生一直都是评论家们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多从心理分析和女性主义视角探寻艾米丽自我意识缺失和受父权制禁锢、摧残的一面。该文将从艾米丽的文化身份出发,分析其不是作为普通的女性,而是作为南方淑女的代表,被神圣化和非人化对待的原因。进而探讨艾米丽背负的南方文化守护者的使命,受到的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束缚,有过反抗却最终走向极端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7.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细致剖析主人公艾米丽·格里尔森复杂的性格特征,全面透视其多舛的命运形式,深入探究其人生的悲剧根源,揭露出旧南方制度下民众的病态生存状态,借以折射出旧南方社会的罪恶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对无辜心灵造成的巨大伤害,同时对遭受到心灵重创的旧南方社会的人民给予无限怜悯与祝福。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著名作家;他创作的小说艺术性强,复杂的形式与思想的巧妙融合在一起。《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其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笔者拟从空间的视角切入,探讨文本中物理空间—房子,心理空间—艾米丽以及社会空间—杰弗逊小镇的封闭性,从而揭示出封闭的空间结构如何导致了艾米丽一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6,(2):57-60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具有美国南方特色的伟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带有哥特元素的南方小说。小说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他人的回顾间接对艾米丽小姐进行叙述,暗示了艾米丽小姐悲剧的一生。作品从人的外在生存真实困境和内在生存真实困境角度展现了人与自身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人与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威廉.福克纳在《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塑造了一位饱受清教思想、贵族文化及父权体制摧残的典型南方女性艾米丽.格里尔森小姐的形象。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艾米丽的悲剧性结局的成因,旨在揭示历史的、社会的痼疾对女性的残害,把对女性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