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沈祖荣先生开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先河,他一生致力于我国图书馆事业,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值得图书馆界永久纪念的先贤。本文对程焕文所著台湾学生书局版《中国图书馆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历史画卷,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是他第一个远涉重洋,赴美攻读图书馆学;是他走南闯北,第一个拉开了中国近代新图书馆运动的序幕;是他披肝沥血、含辛茹苦,第一个创办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他就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卓越的图书馆学家沈祖荣先生。然而,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由沈祖荣、戴志骞等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改变传统图书馆藏书理念、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使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得以传播和推广,促成了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的诞生和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祖荣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和教育家,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全球实现资源共享、网络信息资源有序化的今天,图书馆学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是我们的重任,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因此,分析沈祖荣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建设我国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应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145-148
沈祖荣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本土化的先驱。为解决中国图书馆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沈祖荣提出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理念,并在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专才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沈祖荣沈宝环父子分别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教育先驱,他们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沈祖荣沈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来源于他们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图书馆活动实践和图书馆学教育实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他们认为图书馆学教育是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事关国家的荣辱兴衰;主张图书馆学教育要本土化,提倡通才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方法教学,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图书馆职业精神等,这些思想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较为完整和科学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体系。沈祖荣沈宝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激励学生坚定对图书馆事业的信念,推动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培养通才式的图书馆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并为当今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沈祖荣先生(1884.9.11—19772.1),字绍期,英文名Samuel T Y.Seng,湖北宜昌人,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事业活动家。1911年武昌文华大学文学学士毕业后,追随“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女士(Miss Mary Elizabeth Wood),致力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供职于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并担任馆长近40年。1914年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留学,开创了我国赴美攻读图书馆学的先导。1916年学成归国后,发起席卷全国的新图书馆运动。1920年,与韦棣华女士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8.
韦棣华与中国图书馆学的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皇后”的韦棣华女士,是我国图书馆学的先驱人物。在中国,她筹建图书馆,创建“文华公书林”和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校;她引进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开启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大门,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先河,并促成了中国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她身上,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高度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克己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医治当代中国图书馆界浮躁之风的一剂良药,更是支撑中国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激励图书馆人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的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9.
缪荃孙为江南图书馆及京师图书馆的创建人,被称作"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他一生致力于目录学、金石学、图书馆学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他在藏书及图书馆创办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吴强 《云南档案》2010,(3):52-54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分类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者之一。本文概述了杜定友先生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一生及其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作为 2 0世纪初的一位凤毛麟角的大学毕业生 ,沈祖荣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图书馆事业 ?沈祖荣先生是一位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他一生的理想是通过办理图书馆事业来实现教育救国和教育强国。 1910年 ,沈祖荣先生在文华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决定供职于文华公书林 ,以启迪民智 ,振兴中华。当时对于他的这一抉择 ,旁人不可理解 ,亲朋好友谁都不赞成。当面阿谀奉承者说 :“方今各处需才孔亟 ,以你大学毕业 ,何事不可为 ?乃作此招护书籍的事业 ,不其长才短驭 ?”背地里议论 ,不是说 :“毫无远志” ,就是说 :“学识平庸 ,不能充…  相似文献   

12.
沈宝环教授访谈录程亚男题记在中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史上,父子两代均为巨学的只有两人,这就是沈祖荣和沈宝环。而且二位在事业成就上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先后撷取了多项图书馆第一:沈祖荣,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家。中国历史上出国攻读图书馆学的先导,第一位留美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四)致力图书馆活动沈先生不仅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而且亦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史上的一位卓越的图书馆活动家。他一生十分注重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联络和图书馆界之协作,为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他常年奔走于社会各界名流之中,曾谒见过黎元洪大总统、徐世昌大总统、蒋介石院长等最高统治者,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晏阳初、梁启超等中外教育界、学术界、科学界、商界等各阶层的名人亦有或疏或密的交往。每次在社会名流之间的周旋,沈先生均以鼓吹图书馆事业,谋求诸君提倡和帮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主旨,要求社会各界在精神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图书馆学教育既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图书馆事业的有机构成。图书馆学教育是为图书馆事业培养专门人材的基地。图书馆学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兴衰。因此,在讨论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时候不能不把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上升到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度来认识。(一)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从1887年美国图书馆学家麦维尔·杜威创办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校算起,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今业已走过了六十余年漫长而艰辛的发展道  相似文献   

15.
程焕文教授所著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图书馆人物的传记,具有体例紧凑、条理清晰、视野广阔、史料翔实以及考据严谨、推敲有据的鲜明特点,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图书馆事业近代史的优秀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20年代建立的文华图专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它的创办推动了20世纪上半叶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经过多方查检、考证,确认曾有四位文华图专毕业生先后任职于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传承文华精神,为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民初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专家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沈祖荣等作为我国第一代接受近代图书馆学理论、方法的学者,自欧美留学回国之后,怀着振兴祖国图书馆事业的强烈愿望,在创办我国第一个图  相似文献   

18.
(三) 献身图书馆学教育经过近三年的广为宣传,国民对图书馆事业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沈祖荣先生深深地知道“仅仅有宣传,依然不足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尤要在有专门人材善办此种事业”。“要之图书馆之发达,非一蹴所能致,必先培养图书馆办理人才,研究专门学识,庶几办理合法,有条不紊。……虽然,海外留学,所费不赀,远涉重洋,谈何容易?纵令虚往实归,而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论坛》2005,25(6):367-367
为纪念沈祖荣和沈宝环父子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卓越贡献,鼓励品学兼优且经济困难之学生勤奋学习图书馆学,以及档案学、情报学和出版发行学,以期将来服务于图书馆及相关资讯事业,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决定自2005年起共同发起和设立沈祖荣沈宝环纪念奖学金(Samuel T.Y.Seng&HarrisB.H.Seng Memorial Scholarship)。沈祖荣沈宝环纪念奖学金专门奖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的下列学生:(1)高考填报图书馆学专业为第一志愿之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新生;(2)学习满一年的在册全日制图书馆学、档案学、信…  相似文献   

20.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分类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者之一。据统计,他共撰写图书80余种,论文500余篇,共600多万字。本文全面地探讨了杜定友先生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一生及其优良的图书馆精神。继承和发扬其图书馆精神具有现实和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