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度创作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创作,但它不是表演的主观臆造。它必须以原作品的时代、民族风格为依据、以新时代的观点来研究作品的内涵和积极的因素,使作品具有新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创作过程中,要将感情体验、想象、联想、领悟多种心理因素相结合、力求准确生动地赋予作品以鲜活的个性。在二度创作过程中,美感与技巧统一、激情与控制统一也是十分重要的。为声音而声音,为技巧而技巧将使作品失去感染力。无控制的激情也将使作品丧失美的感受。只有很好地掌握运用这些原则,才会产生美的创作,从而给欣赏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钢琴作品《秋月》是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时期的作品。在创作上,作者以自己所熟悉的湘楚文化为背景,打破地域文化的局限、吸收湖南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同时,与西方现代创作技术相融合,使作品既有民族特点又有时代特征。在弹奏上,我们也应以他的创作风格来探寻更好的音乐表达与处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术界对白薇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在白薇作品创作背景研究方面,学者多从创作思想背景角度、创作情感背景角度、创作时代背景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对白薇作品思想内涵与叙事艺术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多从其作品思想与中西文化的关系方面着手,分析其以个体经验为依据、以革命生涯为载体的艺术书写。关于白薇作品的价值取向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其作品反映的女性主义价值取向与湖湘特色的政治情结。白薇研究具有深刻的当代意义,需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培养壮大青年研究者队伍,秉承务实学风,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推动白微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音乐领域中极富影响力与个性的杰出作曲家,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音乐作品。本文笔者以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钢琴前奏曲》作品34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思维与技法特征、和弦运用技巧进行研究,力求揭示与学习该作品的创作观念与和声技法。  相似文献   

5.
谢飞 《宜宾学院学报》2009,9(10):127-127
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创作和表演两道大的“制作”工序。因此,在了解作家意图、熟悉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创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声情并茂的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表达出作品的内涵?以《木兰从军》为例,分析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表达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艺术再创作的完成有赖于作品的在先存在,但它是独立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作品,更类似于演绎作品。再创作者对再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但是由于再创作作品是以民间文学艺术为题材进行创作,因此其著作权的享有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再创作者借鉴其他再创作者的创作可以划分为两种方式:直接借鉴与间接借鉴。在认定不同的再创作者之间的借鉴关系时,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都需要一个再创造的土壤与空间,即二度创作,它是演唱者为观众诠释声乐作品的桥梁。在演唱的过程中,正是二度创作的特征赋予演唱者以使命,以作品的内涵和生活的真实性为出发点,通过再创造融入个性,才能真正架起演唱者与观众的桥梁。本文将从真实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等方面论述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8.
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声乐演唱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展现声乐作品艺术内涵与生命力的关键手段。通过二度创作可以赋予声乐作品以情感与生命力。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需要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包括作品内容、情感以及作品创作时的时代环境等,在不偏离作品创作本意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去诠释这部作品,来升华作品内涵,丰富作品情感,实现作品与个人情感的完美融合。唯有如此,声乐演唱才能有情有感的,全方位地演绎出演唱者的情感与声乐曲目的精髓,才能更好地使演唱与观众达成情感的共鸣,强化演唱的感染力与渗透力。  相似文献   

9.
当今筝曲创作手法日益丰富、创作技术不断提升,在创作新作品时往往会对古筝演奏技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将重点针对古筝演奏技法创新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论述,以现代筝曲《太阳的影子Ⅳ》为例,论述该作品中新颖的演奏技法如何表现作品内容以及作者内心情感,阐明古筝技法创新对于筝曲创作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要在演唱中揭示作品深层内涵,显示出演唱者个人与他人有别的艺术个性,使作品因其演唱而增添色彩的声乐表演。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包含三个基本原则:对作品本身的二度创作、歌唱作品情感抒写的二度创作和演唱者个性化体现中的二度创。二度创作可以划分为二度创作设计、认知原创把握原创作品、创新原创作品、表现作品和效果评价反馈等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论文对1917-1949年间现代作家以《水浒》中梁山故事相关题材为改编对象创作的小说、戏剧进行了整体考察,对相关作品的数量、创作年代、改编方式、题材分布等情况作史料上的整理,并根据作品的取材与思想倾向梳理出主要的三大主题类型:侠义类创作、人性化创作和意识形态创作。同时,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改编者的创作心态以及读者的接受期待,对各类主题的作品进行介绍与分析,由此探寻其所反映的时代风气、历史进程、文化影响等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2.
建国至今,阮独奏作品的创作经过了改革探索初期、繁荣创作期、多元化创作期三个阶段,逐步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乐器。本文以建国后的阮独奏作品创作为主要阐述对象,对其发展及特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朱广庆先生于1981年以传统楚文化为题材,创作了交响乐作品《九歌第一组曲》。作品在1981年获得了全国第一届音乐作品评比一等奖,直至当今仍深深的影响着中国民族化交响乐的创作。通过分析这首作品中音色的选择与配器的方法,探析民族化交响乐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音色观念及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宋玉文赋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宋玉的作品出发,结合宋玉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认为可将宋玉作品的主旨概括为“娱君说”,即宋玉作品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娱悦君主。宋玉赋作多体现出诙谐幽默的娱乐性与游戏性,以娱乐君主为创作动机成为宋玉赋作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乐器、声源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手风琴领域作曲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制约了手风琴作品的创作,其中作品创作的民族化更是影响我国手风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阐述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了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的有利条件及发展途径;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民族化提供一些富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安康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起步晚、发展快,影响不凡。近二十年间,已有二十部作品问世,近三年以每年2—3部作品面世的速度迅速增长。作家们满怀激情的创作,使安康长篇小说创作已成为陕西地方文学乃至全国文坛的一大亮点,与此相应,以安康学院中文系为主体的批评队伍也迅速生成,并与安康当代文学创作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安康文化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7.
《森吉德玛》是我国作曲家、教育家贺绿汀(1903-1999)在1949年编创的、以蒙古族民歌为主题材料的管弦乐作品。作曲家借鉴了西洋多声部创作手法,为蒙古族民歌开辟了新的表现形式,并且为单声部民歌赋予了多声部意义。分析此作品的技法特征,对于分析与创作具民族音乐风格的管弦乐作品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南自古就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曾有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忆江南》脍炙人口。江南丝竹以笛子为主奏乐器,因此笛子的作品里关于江南水乡的还真可谓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然而其中一首由七孔竹笛演奏家耿涛教授所创作的《水乡音诗》创作于2001年,2003年正式修订为成品。在德国汉堡首演取得圆满成功,并且在汉堡电视台录制。本文将从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与作品表现三方面进行论述,详细分析《水乡音诗》的中西创作是如何成功融合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9.
电子作品创作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产物,是创新教育思想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分析电子作品创作特点,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提出电子作品创作学习模式可采用五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借助语言学中语境及语义生成等相关理论,以语境干涉为基础,来研究广告作品语境及其对广告语义生成的干涉:广告作品内部语境以主题一致性原则为要求,干涉广告作品内部各广告语言要素的组合关系;广告作品外部语境以创意可行性原则为要求,干涉广告创意与外部一切人文网络环境间的适应关系。并以“个案分析”形式将这一原理付诸实践应用,为广告创作过程提供两条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