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美学,由于都产生在奴隶制和封建制这个共同社会基础上,由于都受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一般规律的制约,其思想性质大体是相同的,本质上都属于古典主义美学的范畴。但因为中国和西方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美学思想又形成为东方和西方两大系统,在世界美学史上竞放异彩,各有千秋。由于中国的诗歌、书法比较发达,因此我国古代文化就出现了以“言志”为主的表现说。而西方由于史诗、戏剧、雕刻较为盛兴,则产生了以“摹仿”为主的再现说。 1“言志”的表现说。古今中外,一切进步的文学家,文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文艺?什么是文艺的本质特征?对于文艺理论中这个牵动全局的根本问题,解放以来文艺理论教科书中的传统观点是: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形象性是文艺区别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为了建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体系,一方面认真研究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艺思想,另方面又批判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思想,普遍认识到关于文艺的传统定义,只把文艺看作是种认识,是个明显偏重于理智、客观、再现的定义,其严重缺陷是忽视了文艺的表情方面.而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和“缘情”说,西方近代文论中的“表现”论和“移情”论,则都从情感着眼来考察文学艺术.因此探索文艺的情感问题,对更加科学地把握文艺的本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实际上,不少同志已经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
“再现”从字面上讲就是重新展现的意思。艺术再现就是说艺术作为现实的反映,可以重新展现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客观的存在。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文艺理论(少数极端者除外)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艺术的这一再现性质。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文艺理论甚至把艺术的再现性质看作是艺术的本质。不过那时用的不是“再现”这个词,而是说“摹仿”。例如柏拉图就把文艺的本质确定为摹仿,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摹仿,但摹仿在柏拉日那里被解释成象镜子一样地反照。他说,艺术家就象“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非常轻易地就创造出世间的一切。因此,艺术只是摹仿了现实的“外形”,根本不能反映现实物的本质即“理式”本身,“摹仿和真实体隔得很远,它在表面上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种影象”。这样,柏拉图的摹仿论就成为他否定文艺的认识价值,贬低文艺活动的口实。~(1) 亚里土多德提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摹仿论。他认为,摹仿不能被简单地理解成镜子似的反照,镜子式的反照是照抄和复制现实的外形,而“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而“诗所描述的事~有普遍性”,诗不仅摹仿事物的外形,还能够深入地摹仿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4.
艺术真实一直是贯穿西方文论史的问题,“文学克隆真实”就是“摹仿说”、“镜子说”、“再现说”的现代版本,而且在强调对客观对象摹仿的逼真性、客观性方面,“克隆说”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走上了极端。但说到底,“真实”只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把“克隆”这一科技用语贴在文学的标签上,极端崇尚“真实”,完全取消了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性,显然不妥。《当代》提倡文学贴近生活、贴近真实的良好用心虽然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以理论上的偏执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柏拉图在文艺本质论上持摹仿说,其实柏氏将诗明确分为摹仿的和灵感的两种。柏拉图肯定灵感诗,贬抑摹仿诗,认为灵感诗代神说话,而摹仿诗远离真理。柏氏认为,灵感来自诗神附体,特点是“迷狂”。一些研究者以为柏氏之灵感也来自“回忆”,与神灵凭附并立,此说实为误解。柏拉图从理式论出发,设定文艺追求的目标为理性的“真”,可是他却将文艺创作过程描述为非理性的,由此引导了后来理性主义和非理主义两种相反的文艺取向。柏拉图对诗的本质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奠定了西方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和中国古代“诗言志“学说,作为中西文论中两种奠基性学说,对文艺本质的认识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二者都对艺术起源有深刻的昭示.前者强调“再现“,后者侧重于“表现“.但二者对后世民族文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摹仿说”是西方探究文学艺术起源最早的理论观点之一,这一观点曾雄踞西方近两千年。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在对文学艺术产生的探索中,提出了“摹仿说”。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柏拉图上承苏格拉底,下启亚里士多德,在“摹仿说”的研究进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柏拉图的“摹仿说”从对理式的不断探索中开始,进而延伸到对文学艺术的摹仿研究以及对文学艺术摹仿的批判中来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改变了传统的“文艺摹仿自然”的内涵。柏拉图肯定了文学艺术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否定了其真实性,并要求文学艺术创作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他的“摹仿说”是对文学艺术本质探索的一大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8.
赵博  聂青 《时代教育》2009,(7):217-217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位比较系统论述文艺思想的理论家、美学家,文艺思想非常丰富,很多文论思想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源头和依据.本文从他的摹仿说和功能说来探讨他的文艺真实观,他是如何看待文艺的真实性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顾明栋在《中西文化差异与文艺摹仿论的普遍意义》一文中使用了一种“修正式”的文化普遍观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诠释型的研究范式,将以往的各种研究范式作为不同的前理解,在视域融合中,进入一个发展的解释历程。此外,文章借用了西方摹仿论的能指名称,将概念的所指延异后进行抽象转化,将其所指内涵充分地简化,使其能被各文化现象所验证,界定出具有文化普遍意义的顾明栋式“摹仿论”,显杀了一种探寻跨文化比较诗学的“世界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时期的再现观吸收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的合理因素,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中进行创造性地摹仿,以求再现客观现实,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情感。创新的艺术规则使文艺复兴时期的再现观发展到鼎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