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晰 《浙江档案》2004,(12):27-27
宋子文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十分重要的人物,系民国历史上的"两朝国舅",他和他名望家族的历史向来为人们所关注.宋子文,广东文昌人,1894年生于上海.早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入哈佛大学,1915年获硕士学位.从1923年起,在其姐姐宋庆龄的引荐下,宋子文在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任职,其妹妹宋美龄1927年嫁给了蒋介石,所以人们称之为"两朝国舅".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堪称一座伟人的加工厂,这里产生过各方面的顶尖人物。盖茨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因此,在入学前,哈佛大学对他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的父母也希望他上一流的大学,和那些优秀学子在一起学习和生活。 进入哈佛大学后,盖茨也着实兴奋过一阵子。当这股新鲜劲过去后,他又陷入迷茫中。因为他不明白目前的学习和他的人生梦想有何必然联系。他的主修课是法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学者刘泽先生写了一篇文字,介绍哈佛大学的华文图书馆,刊登在《广州日报》(1995年6月14日)上。 哈佛大学的这个图书馆叫燕京图书馆。该馆收藏的中文书之多为美国第二,燕京图书馆为哈佛大学东亚系及东亚研究中心所在地,在图书馆的旁边,还建筑有以汉学家、东方研究著名学者费正清命名的研究中心。因此,这个图书馆成为华人学者经常集聚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基于SNS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NS是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可直接翻译为社交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①SNS源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的六度分割理论:"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相似文献   

5.
赵丽  宋静 《山东档案》2010,(2):69-70
"正如我的另一个母校,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老的大学一样,齐大是中国最老的大学,绝对没有一个中国大学能在这一点上赶上齐大!"这是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齐鲁大学校长的刘世传说过的话,言语间充溢着自豪之情。是的,曾经坐落在山东大学西校区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齐鲁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其渊源可上溯到19世纪60年代,前身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鼎盛时期号称"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齐  相似文献   

6.
自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国防部长助理帮办、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后,引起了世界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逐步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传媒     
传染病的传播没有国界,出人意料的新的传染病将随时可能出现,全球必须随时为此做好准备。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院长巴里·布鲁姆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SARS带来的教训》的论文。文章说,对于以前的感染性流行病以及现在的SARS,人们已经了解很多了。在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者药品之前,对于通过呼吸系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教职工创造了历史,他们史无前例地一致通过了对开放获取的授权。全体教职工需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拷贝一份递交给校方,并且授予电子版传播的非排他性许可,这一举动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新闻发布会上,哈佛大学图书馆长Robert Darnton自豪地谈及重构“学习图景”和重整损坏的、成本过高的学术交流体系。哈佛大学这一愿景的中心支点是由图书馆管理的机构知识库。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路易斯·布兰蒂斯(LouisD.Brandeis)和赛缪尔·沃伦(SamuelD.Warren)在1890年第四期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指责新闻传播有时会侵犯“个人私生活的神圣界限”,[1]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闻传播业快速发展,隐私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迫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图书品牌以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为主要方向,坚持学术书的通俗化和市场化路径。2014年,甲骨文品牌下的《乾隆帝》取得了可观的销量。细究其原因,在于内容质量的保证和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容上,该书作者欧立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及历史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是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他  相似文献   

11.
子川 《新闻记者》2007,(9):78-78
法新社(AFP)【2007年8月16日报道】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长达一年的研究发现,新闻受众正在远离电视和报纸,并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这最终将导致地方报纸的消亡。人们对提供新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哈佛大学伯克曼网络与社会中心主任及哈佛大学法学图书馆馆长Terry Martin的继任,John Palfrey宣布哈佛大学法学院全体一致通过一个OA自存档绿皮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哈佛大学档案网站与北京大学档案网站对比,总结哈佛大学档案网站的优势,归纳其对我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的几点启示,以期完善我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  相似文献   

14.
海外传真     
1 2007年12月8日,在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拍摄的约翰·哈佛铜像的双脚。哈佛大学是以它的第一位赞助人——约翰·哈佛的名字命名的。由于传说触摸铜像的左脚会带来好运,久而久之,这只左脚在世界各国游客的偏爱之下被摸得铮明瓦亮。  相似文献   

15.
宁登一 《大观周刊》2012,(34):44-44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这样点评:朱载堉是“世界上第一个平均律数字的创建人”,其“著作曾经得到很高的评价”。李约瑟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1997年江泽民访美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我国历史上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朱载堉。  相似文献   

16.
小苏 《出版史料》2004,(1):125-128
一、哈佛大学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UniversityPress)正式成立于1913年,但是它根植于17世纪。1643年,还是很小的哈佛学院,掌握部分出版、排字和纸张,可以算作是美国最老的印刷商兼出版商,它是按照英国首先出现的大学印刷兼出版商的方式运作。哈佛出版社通过印制院系和学生使用的图书和小  相似文献   

17.
在《过度工作的美国人(The Overworked American)》一书中,作者索尔——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呼吁人们要少工作、少赚点钱,她视现代人那种拼命增加工作时间的举动为愚蠢透顶的行为,对那种充满“工作狂”的“超人国度”极尽讽刺。  相似文献   

18.
谢家华,美籍华裔,19岁获得哈佛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24岁又凭借创办的公司被微软收购而成为亿万富翁,被喻为杨致远第二。正当人们都认定这个商业奇才将成为新的财富精英时,他却开始使出“昏招”,潜心在网上卖起了鞋子。  相似文献   

19.
甄云霞 《出版参考》2012,(30):10-11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美国最早的一批大学出版社包括哈佛大学出版社、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等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的成立是美国大学出版社兴起的标志。其创始人丹尼尔·科伊特·基尔曼(Daniel Coit Gilman)有一句名言:"于大学而言,推进知识发展并且将知识不仅在那些可以每天聆听讲座的人中间传播——而且在更大更宽范围的人们中间传播,这是它最高尚的职责之一。"这句话具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6,(20):5-5
在诺贝尔奖奖项纷纷出炉之际,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也于当地时间10月5日晚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揭晓。“搞笑诺贝尔奖”由剑桥市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提供赞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今年的获奖奖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