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蒲玲 《内江科技》2012,(12):10+24
由于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于本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要编制完成,但其真实性、准确性尚须经过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后的结果分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而面对非标审计意见上市公司采取的措施有3种:1接受建议,修正或重编财务报告;2更换高管,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提升业绩而获取标准审计意见;3直接变换事务所,转向他所以购买所需要的审计意见,即"审计意见购买"。笔者通过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以2014年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判断对于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而言,是选择改换事务所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改换高管。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自我约束性的审计。它的主要职能是评估管理的合法合规性、有效性及参与风险管理。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建制上,目前存在内部审计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突出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亟需进行规范化改革,应在双轨制的基础上选择内部审计最优组织架构,主要途径有:完善外部法制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实行内审工作制度化并积极引入国际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假陈述越来越严重的这一现实,对产生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即审计收费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现有收费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息理论与自愿审计动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愿审计动机主要有三个理论假说:代理理论、保险理论和信息理论假说。其中的信息假说利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审计行为产生的原因。结合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分析上市公司的自愿审计动机主要是试图通过自愿购买审计服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信息假说相符,使审计真正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6.
审计目标嬗变与舞弊审计技术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舞弊行为与注册会计师职责的丧失有密切关系。重新审视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旨在要求作为公众利益守护人的注册会计师,为实现审计目标必须具备及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掌握舞弊审计的技术策略和方法,尤其是分析性复核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中的地位,进而阐述了西方国家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在不远的将来,其职能作用在借鉴西方国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师作用的基础上也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上市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因而,提升内部审计的治理职能,使内部审计真正介入企业组织的治理过程,为促进有效的公司治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提升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自我约束性的审计。它的主要职能是评估管理的合法合规性、有效性及参与风险管理。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建制上,目前存在内部审计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突出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亟需进行规范化改革,应在双轨制的基础上选择内部审计最优组织架构,主要途径有:完善外部法制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实行内审工作制度化并积极引入国际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0.
魏军 《今日科苑》2008,(12):90-91
近年来,我国一些上市公司连续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这说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缺陷。公司治理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立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已被看作是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师构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本文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及审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提供是多个参与者博弈的“囚徒困境”。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外勤审计、监管机构的博弈分析,认为仅靠加大对会计造假主体的行政处罚并不能从长期遏制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从制度上缩小造假收益和造假成本之间的差距,重点是加大造假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3.
吴玲 《科技风》2012,(6):212-213
2008年我国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审计国内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报告.这是审计行业中较新的项目.但是我国内部控制环节薄弱,有待完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阐述了选题意义,内部控制审计概况,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情况以及具体建议.建议主要有扩大重点审计范围;重视实务操作过程,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吸取别国经验与创新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审计委员会是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的具体职能,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市公司舞弊丑闻的频频出现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权威性、公正性备受关注。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断增加。作者认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派出一~二名注册会计师到被审计单位。不定期地随时监督其生产经营、交易处理等业务,以检查其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情况,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美云  王婧 《科技广场》2012,(4):197-200
面对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造成的重大损失,中国的监管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法制体系。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配套指引》,要求2011年开始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施行。2011年10月11日,为了配合规范及指引的推行,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笔者主要描述了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过程,分析了其在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财务报告具体的改进方案,并结合我国2007年度即将开始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制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一体化局面的显现,以及我国资金市场的逐步完善,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已逐步形成,筹资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本论文主要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现状写起,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予以规范的措施,方法或者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财务报表舞弊的表现方式与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形式和主要舞弊手法,指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主要从关联方交易、营业收入、成本、税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法,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