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篇文章中 ,只就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生命及其特点、生命教育的涵义等问题做了讨论。现再对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意义等问题作些探索。一、生命教育的目的(一 )生命教育目的的几种说法关于生命教育的目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述。现仅摘引几种说法如下 :1、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 ,即“深化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理想”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 ,“发展学生多元智慧潜能”。 ( [台湾 ]吴清基 )2、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 :其最基础的目标是 ,“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 ;第二阶层目标是 ,“在增进发展生涯” ;最高目标是 ,“促…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当下的教育在重视“何以为生”之时,却忽略了“为何而生”这样一个终极的教育目标。对物质追求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缺失,生存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意义感的消失,人际关系的淡薄和孤独感的产生,功利主义对教育的统治和理想信仰价值的弱化,我国特有的忌讳死亡的观念等,使得生命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亟需重视。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和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生命至上、生命平等的科学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把生命教育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以期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江荷 《河南教育》2022,(11):24-26
大学生作为推动未来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能否拥有较高的生命意义感和生命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体发展,也影响其家庭的和谐以及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感。面对这一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找准角色定位,积极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生命意识亦不完善。而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在学习上施加了较多压力,尤其是在乡镇学校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其人格发展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对“为何而生”的教育比较少,使得学生缺少对生命意义的了解与欣赏,重视并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1895年被日本占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日本为了达到同化当地民众目的,对台湾的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尤为重视,并积极构建其殖民教育体系。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台湾的师范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却显示出了强烈的帝国主义色彩,其实质是一种奴化教育。分析日据时期台湾面临的社会背景、探讨该时期台湾师范教育的发展,对于探讨光复后台湾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对于隐性的“后殖民”高等师范教育具有警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框架下的教育以“知识就是力量”为旗帜,教育过于注重“科学”、“理性”,看重功利和目的,而在教育中丧失了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活动成了目的的奴隶,教育过程被忽视了。教育应该重视本体价值,重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让学生更多地感悟生命的意义、体验人生的价值。教育应该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走向过程与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朱殿庆 《四川教育》2022,(11):10-11
<正>生命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孟子“揠苗助长”的隐喻等。然而,生命教育在我国成为一种公众觉醒的时间却不长。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特殊背景下,教育部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推出“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进入公众视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视生命教育”,标志着生命教育成为国家意志。  相似文献   

8.
“成功体育”脱胎于“成功教育”。“成功体育”教育模式的提出,绝非是在玩弄词藻,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在深化当前体育教育改革的十字路口,广大体育教育工作经过多方寻找后才发现的一个路标。我围学校体育过去那种以技术教育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体系,比较重视有形的显在价值,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感受这一无形的潜在意义。其结果.往往是当我们教会学生某些有形的技术、技能时,他们却在强烈地表示:“我们不愿意上这样的体育课”。他们在上体育课时无精打采,而在自由活动时却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9.
赵治国 《云南教育》2010,(10):48-48
一、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三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省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实施“三生教育”是我省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我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段飞  郑菊  张薇  王义刚 《辅导员》2014,(8):11-20
近年来,围绕“创造适合生命健康成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及“培养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健康自信的我”育人目标,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立足地域优势,突出特色发展,实施开放办学,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充分发挥中心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的“书香阅读”工程作为系统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根基,并在此基础上整体建构以提升生命质量和发展内涵为特色的艺术教育、生理与心理相融合的生命健康教育和以探索提升因际化能力为导向的新型英语教育,通过多维立体模式促学校稳步提升、学生全面成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