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探测器从行星旁绕过,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小天体运动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1989年10月发射的伽利略探测器(它于1995年12月按时到达木星并用两年时间探测木星大气层和它的主要卫星)就曾利用了这种效应.下面就是"弹弓效应"的一个具体情景和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洪涛  王琳  任建波 《考试周刊》2010,(43):173-174
“弹弓效应”是一个物理名词,指的是小天体或航天飞行器借助于大质量天体的引力来获得更大的动能。空间探测器从行星旁绕过.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小天体运动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1997年10月发射的“卡西尼”号飞船于2004年7月进入土星轨道就曾利用了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电影《流浪地球》里,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带着地球在太空中流浪,寻找新的家园。可是,单靠行星发动机,这个过程艰难而缓慢。人类决定冒险借用"引力弹弓"效应,从木星那里偷点速度,把地球"甩"出太阳系。谁知木星引力突然增大,将地球拽离既定轨道,地球和木星之间的距离小于"洛希极限",地球将面临解体……等等,"洛希极限"是什么?差点撕碎地球的神秘力量又到底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4.
“伽利略”号探测器是第一个长期近距离观测木星家族并直接探测木星大气的探测器。在历时8年,环绕木星飞行了34周之后,它于2003年9月21日冲入木星大气层,结束了它的科学探测生涯。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19点57分.美国宇航局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脱离环木星轨道,以每秒48千米的速度坠入木星风暴中。在与木星稠密大气摩擦产生高温的作用下,“伽利略”号迅速解体并挥发,从而结束了它14年来对木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工作,永远融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实验本)第十册《太阳系》一课讲到九大行星及卫星内容。我上这一课时,侧重向学生介绍了木星及它的卫星情况。在太阳系中,木星可以称得上是九大行星里的“巨人”,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其亮度仅次于金星(金星是行星中最亮的星)。木星又是一个“子女”众多的行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16颗卫星,可算是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问几乎等于地球上的十二年,我们用肉眼可观测到,而且观测的机会也很多。木星属于行星,行星是自己不能发光的天体,所看到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识别星星最主要的标志是:行星有明显的圆面,不会眨眼;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太阳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木星称得上是鹤立鸡群: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是其余8颗行星质量总和的两倍半;它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16倍,亦居九大行星之首,它是太阳系行星中的巨人。木星的英文名字叫“朱庇特”,它是罗马神话中的天神。这个名字起得非常有远见,用天神的神奇巨大和变幻莫测来形容木星是再恰当不过了。木星是一个由液态氢构成的流体行星,没有固体表面。木星表面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在木星赤道以南有一块大红斑,它至少已存在350年,很可能还要长得多。它的大小有三个地球那么大,颜色一般都保持着红而略带棕色的调子,有时鲜明,有…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8月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2016年7月4日抵达预定轨道,开始环绕木星运行。按计划它将环绕木星33圈,最后像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一样,投入木星大气的"怀抱"。它将探测木星大气层以及大气层深处的热辐射源,穿过木星的南北磁极,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9.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此次大会通过的决议说,“太阳系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所谓“矮行星”,是指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4,(Z2)
美国“伽利略”号探测器于2003年9月21日撞击木星,结束了自己近14年的太空探索生命。“伽利略”号以大约每小时17万公里的速度落入木星大气层。在这一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1.
、琳卜沙系护,.J山﹄︺犯旅年 1977年_,美国发射的“行者”号探测器升空。1979‘旅行者”1号到达木星考发现了木星3个新的小卫,随后飞往土星。“旅行者”2近,发回许多“太空明信片”—宇宙图片。目前,两艘探测器已飞出太阳系,“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126亿千米,是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朋察氢号飞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附(郁华)飞得最远的探测器@郁华  相似文献   

12.
我们现在去木星看看。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个行星,它的周围有一组卫星同它一起运转。一层红去浮在木星上面,使木星看上去  相似文献   

13.
木星历险记     
木星,这颗狂暴的气态行星,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但是自转一圈却只需不到10小时,是太阳系行星中自转速度最快的.因此,它的大气层里到处都是危险的超级风暴,可以将巨大的钢板轻易撕成碎片!不仅如此,木星大气层的温度低至零下145摄氏度,但是越深入木星内部,温度越高.你敢相信吗?这颗表面冰冷的星球,内部温度能...  相似文献   

14.
2002年5月上旬,太阳系内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出现了“连珠”现象,这一现象成为了人们饶有兴趣的话题,这次“行星连珠”的最佳观测时间是5月10日左右。不禁有人会问,发生“行星连珠”的时候会不会在地球上引发什么灾害呢?而“行星连珠”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第一现场经过天文学界多年的争论和本届大会12天的激烈辩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于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通过关于太阳系行星的新定义,冥王星将不再被定义为“行星”。冥王星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这样,太阳系家族将只剩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冥王星被归入“矮行星”行列。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09,(5):22-25
太阳系的"巨人"木星在太阳系中,最惹人注目的行星是木星,木星是八兄弟中最魁梧的巨人。它很明亮,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用它来定岁纪年,因此它又叫"岁星"。西方天文学家称木星为"朱  相似文献   

17.
数字新闻台     
土星木星“同框”啦!下次再见要等20年2020年12月21日傍晚,土星和木星如约上演近400年来最接近的一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作为太阳系的两个"大块头",土星和木星平均每20年"相会"一次。但今年这一次有些特别,这是近400年来两者角距离最接近的一次,只有0.1°。从地球上看去,两颗行星几乎"挨"到一起,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8.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刘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人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齐娜”(2003UB313)为二级行星。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4月12日航天飞机首次试航成功以后,迄今已有5架航天飞机飞上太空,总共执行了90多次空间飞行任务,有近500人次参加了飞行,完成了众多的空间科研任务,施放和回收了70多颗不同用途的卫星,还向更遥远的太空发射了“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哈勃”天文望远镜……它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与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9日,欧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从俄罗斯拜科努尔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飞向地球的“姐妹星”金星!它肩负着欧洲首次探索金星的使命。“金星快车”探测器在2006年4月11日到达金星附近,并在探测器入轨后的第2天,就拍摄并发回了首批金星照片。此后,它围绕着这颗行星运转,按计划,“金星快车”将对金星进行为期486天的探测。“金星快车”探测器究竟在宇宙空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历险才到达金星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