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改革中又具有突出的作用,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2)现行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3)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的原则与方法;(4)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关注个体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改革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而建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助跑器。因此,更新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健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3.
王柏秋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4):69-70,83
构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目前,素质教育评价的功能应定位于把住基础教育的底线,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应面向实践,走体制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套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即是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又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实践的需要,然而,要对素质教育进行科学的评价,应在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对受教育者的评价与对教育者的评价以及他评与自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就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式。本文对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要素即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时空观、评价标准、评价种类、评价反馈、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面向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构建一个与应试教育全然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从过程化、去常模化、灵活化、综合化、民主化、人性化、自主化、多元化、定性化等9个方面,揭示了素质教育评介体系的特,五从而为人们制定面向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需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系统性地进行规划,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支持,努力使素质教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基本理念,为此应建立有良好价值导向的素质教育的有前瞻性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品德、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和集体与社会活动均应成为评价体系的内容,以促进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不只是个观念问题,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改革应试教育下的一系列评价制度,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评价体系,已落后于现实,严重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基础教育阶段考试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要切实地进行素质教育,除了必须树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建立以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又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劳动素质、身体素质评价,还包括学生心理素质评价。当然每种素质评价体系对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在此,只对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对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作一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郭树荣 《教育探索》2001,(11):24-25
高职、高专教育有其特殊性,其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建立完整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以此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建立高职、高专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既是高职、高专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依据。近年的研究表明,面向未来社会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全面素质是指身体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