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娜 《科教文汇》2008,(24):185-185
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歌唱艺术情感的审美价值,是以情感为中心进行运动,也是以情感为中心实现聚合,它始终贯穿在审美愉悦发生、形成和深化的各个过程,并以愉悦性为基本品格存活在其审美价值中。歌唱情感具有步骤性与一体性,内在性与目的性。在情感的作用下,人的生命体验转化成审美艺术形象并强烈要求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审美想象作为一种最具自由品格的创造性心理形式,广泛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审美活动之中,尤其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在科学活动中,审美想象可以使科学主体自由地进行科学表象的组合、概括和抽象,从而得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阐明科学审美想象的涵义及其与艺术审美想象区别的基础上,揭示了科学审美想象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中几个方面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歌唱艺术的美学要求是声乐美基于语言美,腔由字生,字正腔圆。声乐演唱行腔流畅、真切感人,须吐字真切、以字行腔、字声相谐,并与歌者的感情变化紧密结合,从而达到表现和欣赏歌唱艺术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佳 《科教文汇》2010,(25):144-144,152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的创造,审美修养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能否设计出具有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和谐完美的环境艺术作品,关键在于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于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本文分析了审美修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对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装饰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给了我们视觉美感,具有审美超越性,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净化。它是人类发展史中最普遍的艺术现象,以独特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美的需求。装饰艺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既涉及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领域,又涉及建筑、广告、工业造型、服装等工艺设计领域,并在不同的领域中传达着视觉上的美。  相似文献   

7.
郝奇 《科教文汇》2009,(11):254-254,263
信息网络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两面性冲击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艺术的内涵、表现形式已经开始出现一系列新变化,连我们自己的艺术审美范式也发生了某种深刻的改变。在信息与网络时代,在"网络艺术"与"虚拟审美"的冲击下,艺术发展的特征如何,以及艺术发展的趋势又会怎样,本文对此展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郑希 《科教文汇》2008,(21):214-214
艺术需要技术作为基础,而精湛技术外化为艺术的本质核心就是审美,是以审美为目的。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解读,来探讨技术、艺术、审美三者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教育,艺术审美是完善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有效途径,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经历和审美体验的诗意传达,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而且蕴含着强大的思想力量。心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装饰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给了我们视觉美感,具有审美超越性,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净化.它是人类发展史中最普遍的艺术现象,以独特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美的需求.装饰艺术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既涉及绘画、雕塑等纯艺术的领域,又涉及建筑、广告、工业造型、服装等工艺设计领域,并在不同的领域中传达着视觉上的美.  相似文献   

11.
高源 《科教文汇》2023,(22):64-66
文学与绘画在艺术上是相通的,具有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该文在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基础上,研究文学与绘画在审美观照、审美意象、审美意境上的相通之处,进而形成可以相互转化的文、画创作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用互通的审美眼光审视艺术创作,激发学生灵感,丰富创作内容,形成创新性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人类生存与设计审美的关系,了解设计美学是人类生存需求的产物,美学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以人类生存需求为最终目的的,从而帮助设计师找寻两者最佳的结合方式,设计出真正为人所需求的设计物。  相似文献   

13.
徐茵 《科教文汇》2008,(20):259-259
通过分析人类生存与设计审美的关系,了解设计美学是人类生存需求的产物,美学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以人类生存需求为最终目的的,从而帮助设计师找寻两者最佳的结合方式,设计出真正为人所需求的设计物。  相似文献   

14.
周晓鸣 《科教文汇》2007,(1X):186-187
电影艺术所特有艺术构成和艺术传达方式,决定它与观众的交流方式。电影艺术是以动态物象性的影像为媒介,以连续不断的电影流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听觉,就形成了电影审美感受的被动性,电影审美感知的综合性,电影审美接受的流动性等,电影艺术接受所特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陶器是人类漫长的石器时代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而彩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审美时代的到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和远古神话与图腾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在中国传统艺术最初观念的建构中,彩陶艺术所提供的发生学上意义和它的审美特征都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对建筑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表现出一种追求形象和美的艺术动机,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研究和把握建筑艺术的表现与审美特征,对促进建筑创造的艺术性和美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建筑艺术的属性,对现代建筑艺术的表现性与形式美进行探讨,并从审美主体、审美形象提出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电影艺术所特有艺术构成和艺术传达方式,决定它与观众的交流方式.电影艺术是以动态物象性的影像为媒介,以连续不断的电影流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听觉,就形成了电影审美感受的被动性,电影审美感知的综合性,电影审美接受的流动性等,电影艺术接受所特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自然环境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民族心理以及文化艺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景颇族先民由西北及青藏高原经过横断山进入云南西部,其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对景颇族生产生活、民族精神、文化艺术等都产生重要影响。本论文试图就自然环境对景颇族传统音乐审美风格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景颇族传统文化艺术有更加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在对建筑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后,又要追求建筑艺术上的审美并把它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本文就建筑艺术的属性、及现代建筑艺术的表现性与形式美进行分析,并从审美主体、审美形象提出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晔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96-197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其本质体现在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现代的音乐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音乐审美的本质特征、意识能力、教育活动等都成为备受关注的音乐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