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的复合词最初是由短语演变而来的 ,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词化的过程 ,正因如此 ,汉语中短语和词的划界才困难重重。共时状态下存在的复合词有着词化程度的差别 ,而历时地考察复合词的形成发展中表现出的特点 ,则有助于确定共时状态下复合词的词化等级。可以汉语中最具特色的并列式复合词为考察对象 (以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为例 ) ,根据其历时演变中表现出的特性 ,对其共时状态下的词化程度做大致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释现代维吾尔语与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并以维吾尔语和汉语中亲属称谓词的异同为根据,系统地对比两种语言亲属称谓词在各自语言中的功能、表达方式、历史背景、语言环境、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汇在构造方面有以单音节词为基本单位、在数量上复合词占绝对优势、重叠词与汉语重言成份的词较多等特点。据此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让留学生了解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全面掌握复合词的词义,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和汉民族的思雏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结合汉语词汇的这些构造特点进行词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汉语并列复合词与英语成对词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分析二者在类型、语音特征、结构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并着重考察二者的意义形成机制,认为它们的共性大于个性,都可分为叠加、融合、引申、偏义这四大类。基于此,文章对汉语并列复合词与英语成对词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论今文《尚书》复合词的特点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复合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复合词多。汉语复音化的驱动机制如何,向少讨论。本文首次对今文《尚书》的复合词进行专题研究,概括其特点有三个:①词类具有多样性;②词义具有单一性;③词形具有变异性。总结其形成原因也有三个:①词组的结构紧缩化和语义的抽象化;②词义表达的精确化;③组合构形的无限化。本文的研究对于汉语复音化驱动机制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皆具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浅析维吾尔语对新疆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汉族人使用汉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与维吾尔语、汉语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对比,认为新疆汉族人使用的汉语受到了维吾尔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大量的例证,揭示了维吾尔语与汉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俄语接触的不同特点及其在外来词上的反映。维吾尔语与汉语的接触途径是多方面的,而且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从而吸收了语义范围广泛的汉语词,进而影响到复合词、派生词和熟语。与波斯语接触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接触是回鹘人在与操东伊朗语的原住民融合的过程中,吸收波斯语词构成了维吾尔语的底层;外部接触则源自宗教和文化的传播。近代一个时期内,中亚一带曾以操波斯语为时尚,导致大量波斯语词涌入维吾尔语。与阿拉伯语的接触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密切相关,回鹘文字改为阿拉伯文字,也为语言接触提供了便利,从而吸收了大量宗教用语和宗教以外的阿拉伯语词。与俄语的接触是在十月革命后,其影响是吸收了大量不同领域的俄语词。  相似文献   

8.
汉语网络词的范畴处在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其意义变得越来越复杂。理解汉语网络词的词义,必先了解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以“富二代”和“高富帅”式复合词为例,对汉语网络词在线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详细解析,并归纳汉语网络新词产生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9.
易丹 《现代语文》2007,(6):35-36
随着对复合词构词方式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复合词的构词方式不限于主谓式、述宾式、偏正式、述补式、联合式这五种类型。张斌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为"张编《现汉》")中"词的构造"一节将复合词细分为七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  相似文献   

10.
"词"的界定是形态学里一个最重要也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基于汉语语言的事实,本文列举了对"词"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分别从语义、句法、形态、音系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汉语中的"词"以及复合词中的动结式类型。着重从形态和句法视角下分析总结了汉语动结式复合词的语素成分和论元结构,说明了动结式复合词有其特有的构词过程,并证明了汉语词库中存在大量的同形异义的不同语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词化程度的视角,通过对比英汉语中表达使役关系的单纯词、派生词、转类词以及复合词,发现英语在表达使役关系时词化程度高于汉语,两种语言的使役关系表达方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汇在构造方面有以单音节词为基本单位、在数量上复合词占绝对优势、重叠词与汉语重言成份的词较多等特点.据此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让留学生了解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全面掌握复合词的词义,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和汉民族的思维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结合汉语词汇的这些构造特点进行词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维吾尔语词汇中有许多词扮演着一词多词义的角色,其中"salmaq"就是这样的一个词。本文会对维吾尔语中的"salmaq"一词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并将"salmaq"一词在汉语中的意义分别举例说明再浅谈其用法。  相似文献   

14.
判定"离合词"的性质需要区分词的储存状态与使用状态,"离合词"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关系固定的词,它在言语语境中有构词语素离用和合用两种形式。中古以后白话中动补句法结构的发展成熟是复合词离用的外部诱因,支配式双音词语义结构特点及上古汉语奠定的单音语素占主体的词汇格局是复合词离用的潜在内因,复合词离用形式在语用中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20,(3):71-74
以往有关反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主要探讨了反义复合词的定义和数量、反义复合词是词还是词组、两语素能否单独成词、语素的排序、反义复合词词义变化的理据等。通过从反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方面对以往反义复合词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发现:研究者们统计出来的反义复合词的数量各不相同;调序和义序并不能完美解释语素的排序规律;目前未有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反义复合词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汉语“洗澡”义动词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由“浴”来表达;晋代至唐宋主要由“洗浴”等并列式复合词和“洗涤动词 身”来表达;元代以后主要由动宾式离合词“洗浴”和“洗澡”来表达;清代至今,“洗澡”一词才最后奠定了在汉语中的主导地位,“洗浴”“洗身”等仅保留在方言里。  相似文献   

17.
作为汉语中特有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最能体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表层形式上,它们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一样体现为简单的双音节形式,但是它们所能表达的语义内容却十分复杂,体现了动补式复合词的独特表达效果。将乔姆斯基"深层结构"学说与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结合起来,以动补式复合词内补语性成分的语义指向、语义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动补式复合词"动+补"的表层形式下所隐藏的深层结构进行挖掘,可以揭示出动补式复合词内"动"和"补"之间的致使性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分析过。本义只从维吾尔语中汉语借词的维语化问题谈一点精浅认识。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与演变都要受到自身和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的发展变比也不例外。维吾尔语属阿尔泰突厥语系,汉语则属汉藏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尤其语音、文字的区别显得更为突出。这就促使汉语词进入维吾尔语以后要受到语音、词汇、语法的制约,得到或多或少的改造,最后实现维语比。一、语音的维语化汉语词进入维吾尔语言中都要脱离原词所属的语音系统而接受维吾尔语音的约…  相似文献   

19.
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复合词在绝大多数语言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在汉语和泰语中也是如此。通过对汉语复合词和泰语复合词的分别论述,而后综合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异同点,为应用这两种语言、尤其是学习这两种语言的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合成词占多数,而复合词又是汉语合成词的主流,因而人们对它的研究也很多,不过多数集中在偏正式和并列式复合词上。支配式合成词不仅功能复杂、语义丰富,而且在语用方面也很富有特色,因而对支配式合成词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