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 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简单地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做某件事”。“如何做一件事”涉及的内容,比“如何认识一件事”要广得多,复杂得多。这里会涉及“做事的人”,涉及“做事的目的”,涉及“做事的条件和环境”,还涉及“为谁而做”和“做给谁看”,还涉及“做了有什么用”以及“做成什么样子”等等。如果用这种“做某件事”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确实需要重大调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其次是写作教学的各个部分内部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另外写作教学的立足点也要变。总之是整个视野要变。在这个新的视野下,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肯定也应该变:评什么?为何而评?以什么标准评?这些问题,就会格外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让学生形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力求做事求工。曹雪芹之所以能成就名著,确实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缘故,如何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办法可循: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品德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第四册《做事不拖拉》一课为例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办公桌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有一天,我的学生看见这幅字后吃惊地问:“老师,你不是总教育我们要清清楚楚地做事、明明白白地做人吗?你干吗又要‘糊涂’呢?你要是糊涂了,我们还能明白吗?”面对学生这一番连珠炮式的发问  相似文献   

5.
过年习俗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部分。在我们热热闹闹团团圆圆过大年的同时,如何让孩子在这些民俗里面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呢?看看下面爸妈们的主意吧!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充满挑战的年代,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如何使今天的学生们学好本领,立足于世,回报社会,服务于人的问题,我们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相似文献   

7.
人要做事,事要人做,记叙文,无论是记人的,还是记事的,都少不了写人,如何把人写活?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注重话题、交际功能、语言结构三方面的结合,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把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语言去做事,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如何把语言教学和实际的情境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更注重人的内在发展要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班级管理的目标追求的是探索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班级不再只是由同龄学生组成的一个学习单位,而是一个有共同目标,有共同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每位学生都有一定地位的能动的协调发展的集体;既共同生活又能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的健康成长的乐园。如何建立这样的班集体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课能让学生了解过去,汲取前人治国理事的经验和教训,继往开来,对于今天我们做人、做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这就是我们历史老师急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不能代替人的精神追求。如果迷失了人生的价值,就会失去生活的方向,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青少年学生如何学会认知?如何才能既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科学知识?如何学会做事,敬业练达,开拓进取?如何学会共同生活,用爱心善待他人,与人们友好相处,携手并进?如何学会生存,与自然和谐共处,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关键是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朱红霖 《数学教学》2013,(10):18-22,45
新课程标准强调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其中由“教会学生”向“教学生会学”就是实现这一模式转变的具体行为之一.而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优化学习思维的过程又是会学习的重要内涵之一.那么什么前提下,我们要反思?我们如何进行反思?反思之后如何优化我们的思维?笔者就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何与当今社会的改革气息相合拍?“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实施开放性教学是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论及五个方面的开放。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上历史课如何做到教师讲得好,学生考得好?如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清晰地把握历史线索,抓住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教学实践,经过不断地反思,现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吴传凤 《辅导员》2010,(12):30-30
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科学文化知识、有志向、有作为、德才兼备的人。班集体是孩子在学校里生活的家,班主任如果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就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如何才能创设好一个谐和、愉悦的家呢?  相似文献   

16.
一口气读完《教育惩戒:一个让教师尴尬的难题》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事往往喜欢“矫枉过正”,好像不过“正”就无法实现纠正偏差的目的。就说“师道尊严”吧,说实话,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四个字,意在要求学生在老师面前俯首帖耳,这自然需要改一改。特别是现在提倡“以生为本”,就要求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实施“赏识”教育。但在一些学校的规定中,似乎只有表扬、赏识学生,而不能有一点儿批评乃至惩罚学生,这不就是“矫枉过正”吗?什么是惩罚?什么是体罚?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体罚学生的确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惩罚”和“体罚”能划等号吗?。  相似文献   

17.
诸艳玲 《现代教学》2014,(1):116-116
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目前,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考试。在考试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减轻考试压力?如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们是否应该综合而创新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呢?  相似文献   

18.
欧海棠 《辅导员》2010,(10):25-26
有许多家长向我反映,"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确确实实地能够使孩子对学习、做事产生兴趣,但维持不久。"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相似文献   

19.
袁华 《四川教育》2000,(11):37-37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教育的必然选择。对于学生来讲,其素质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考。本仅从习作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着眼,讨论一下作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手头的这本《做人靠能量,做事靠气场》,我读得很认真。一边读一边琢磨做人与事业成功之间的必然关系,感觉兴味无穷。人生于世,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快乐还是沮丧,成功还是失败,人的一生都逃不过一个话题--做人与做事。如何快乐做人?如何成功做事?要想掌握开启美满人生之门的金钥匙,关键之处在于能量的大小与气场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