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下简称“原词”)是一首好词。自从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作《咏梅》词后,人们便对原词持否定态度。这里,我提出不同意见,并求教于其他同志。陆游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和金国对峙时期,在南宋小朝廷内部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中,陆游属于主战  相似文献   

2.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创作咏梅诗词达一百多首,赞赏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是他的咏梅佳作。词分上下两片。  相似文献   

3.
陆游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相当多的诗歌作品。历来对陆游诗歌的研究不胜枚举。陆游在作诗之余,写下了一百多首小词。这些词内容丰富,抒发了真挚的性情,却为人所重视的程度不够,对陆游词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从陆游作词的态度,对其中属于豪放一派的词作,写作特点及咏梅词重点作了讨论和阐述。无论是以柔情写哀情的豪放词创作,直抒胸臆的作词手法,还是孤芳自赏的梅的意象,都构成了陆游词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一首《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是一位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主战派,但却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在这首词里,通过梅花来咏赞诗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唐圭璋评曰:"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出。"起句写梅  相似文献   

5.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夜游宫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扫胡尘”、“靖国难”是他生平理想所在。他主张抗战,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最终罢官,但报国的信念始终不渝。这首词,寄寓着诗人心忧国事壮志难酬的感怀。  相似文献   

7.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创作咏梅诗词达一百多首,赞赏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就是他的咏梅佳作。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梅花生长的环境、情态。天涯路上小驿站外,谓之偏僻;“断桥”流水,谓之凄冷;寂寞独开,谓之孤独。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放,这就从侧面衬托了她的不幸。然而,更不幸的是,黄昏降临,风雨侵袭,倍觉愁情缱绻,遭遇难胜。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古  相似文献   

8.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以其傲霜斗雪的凛然风骨和芳香四溢的可人气质为世人称颂。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雅士写诗著文尽情歌颂,又有多少侠客隐士以梅花自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写了一百六十多首咏梅诗,而且还写了五首咏梅词。他的诗词不仅生动地刻画了梅花绚丽多姿的形象,还托物喻人,借物抒情。上阙集中写了梅花的恶劣的生存环境。“驿外”,是说梅花开在远离喧嚣的荒凉之处;“断桥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些学者认为陆游《卜算子·咏梅》是一首为小妾杨氏而作的"恋情"词的说法,借助于相关材料作进一步分析辩驳,认为此词应是一首表现陆游高尚情操和爱国思想的"言志"之作,而非为"恋情"而作。  相似文献   

10.
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代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和布衣文人姜夔爱梅成癖,创作了许多咏梅诗词。他们的这种爱梅情结是与所处时代环境及其生平际遇和抱负息息相关的。两人的咏梅词都普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均重神韵而轻形质。但由于个人境遇和艺术主张的不同,他们的咏梅词在语言特色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选了毛泽东同志1961年12月所作的《卜算子·咏梅》一首词。这首词立意高超,不同凡响,从本质上揭示了梅花不畏严寒、报道春来的特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凡读过毛泽东同志诗词的人,都知道这首词有个短小的序,即“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不知什么原因,编者选入教材时,把“序”给删去了。序是词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根据需要而为之,并非多余。毛泽东同志的词,虽然和陆游的词同题同调,但格调却完全不同。毛泽东同志的词,表达的是乐观、豪迈的浪漫主义情怀,而陆游的词反映的则是孤芳自赏与凄凉的心境…  相似文献   

12.
大家一定不会不熟悉毛泽东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这首词中,“梅花”,有着不畏严寒.不怕艰难,傲视冰雪的雄姿,又有着谦逊自处,不计个人名利,胸怀坦荡的美德,它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首词,前边有个小引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是我国南来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咏梅》,尽管表露了一个爱国者在当时忧国忧君的心情,但那种处境孤独,心情寂寞,孤芳自赏的情调,毕竟为我们所…  相似文献   

13.
陆游作为一个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他的九千二百多首诗,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可在宋代乃至中国诗歌史上名列前茅;他又是个词人,词的数量虽少(一百三十首左右),然“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刘克庄语),在南宋,人称他的词几可与辛稼轩并驾.然而,人们似乎很少注意到,陆游其实还是个成就杰出的散文家,其散文绝不在所谓的“唐宋八大家”之下,完全可与“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四家媲美.本文拟先对陆游散文的成就与风格特色分文体形式作阐述,然后看其在南宋文坛上的地位,并同时与二苏、王、曾四家作概略比较,以确立陆游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陆游这位南宋时期的爱国主义文学家,一生主张抗击侵略,维护民族统一,爱国主义思想在他的言行里一直是贯穿始终,他给后人留下了九千多首诗,一百四十多首词,不仅是一位历史上卓著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就是在骈文,散文和史学著作方面也有卓著的成就,因为在他的诗篇里爱国主义思想一直都是占主基调,所以前人对此多有论述。本文则偏重于他的关于爱情方面的诗词。  相似文献   

15.
文本不过是个例子。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时,我相机出示陆游的词作《卜算子 咏梅》,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味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一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是世人皆知的名作。在《放翁词》中,陆游还有两首调寄《朝中措》的咏梅词。在《剑南诗稿》中,单是以咏梅、探梅、观梅、别梅等等为标题的诗作竟有一百五十首左右。当然,这还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在其他诗作中提及梅花的更是不  相似文献   

17.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的一面大旗,没有了他,南宋一百余年坛黯然失色。政治失意,报国无门,促成了他词作的悲歌慷慨;闲居农村,寄情山水,又使他创作了一些模山范水的词章。《沁园春》便是这样一首写景之作。  相似文献   

19.
《卜算子·咏梅》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第一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1961年12月读了北宋诗人陆游的《咏梅》词后“反其意而用之”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一改陆游借梅自比、孤芳自赏的消极情调,以革命家的广阔胸怀、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塑造了坚强挺拔而又谦虚自处的梅花形象,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豪迈的鼓舞。六年级下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自主运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仔细品评,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体会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  相似文献   

20.
驿②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④任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导读]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此咏梅词托物言志,梅是作者品格和志向的化身。梅在寂寞中还要经受凄风苦雨的摧残,虽不愿争春,却受到嫉恨。但梅并不畏惧,而是一任群芳的妒忌。即使化为泥土,仍然散发芳香。因此我们可以把这首词看作是品行高洁的爱国者的内心独白。词的上阕写梅的处境。作者所歌咏的梅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驿外断桥边”就是她生长的地方。“驿”是驿站,驿站本来就远离城市,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