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试图对发展后的字形和字义做出新的诠释,以其使新的形义关系得到统一。然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一"部字的大部分形体与原始的构已经不能吻合,其构形笔意主要表现为实物之象、自然景貌、行为动作、人体部位、抽象符号等。其构型笔意相当多变,很难按照一个统一的义群去归类,作为一个部首,它仅仅起着检字之作用,在现行汉字体系中,它已失去了"以形示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好书推荐     
《新课程研究》2013,(10):93
《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一书是金文伟、曾红、温莉三位高校汉语教师以七年心血,在小学实践中多次修改而完成。全书73.6万字,依据汉字科学分析了语文课标规定的3500个常用字的193个部首和2210多个字,注重发挥部首在构字中的重要作用,以达到以简驭繁之识字高《汉字教学常用字形义解析》金文伟曾红温莉编著中国财富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科学讲解汉字的字理——科学识字教学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小学语文》2010,(10):11-13
汉字是表意文字,早期的汉字大多是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的;因此,汉字的形体中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寓于汉字字形中的意义信息,对汉字形体的构造具有可解释性。根据词义设计的汉字构形意图,我们称作构意,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简称字理。  相似文献   

4.
“字形”、“字构”、“字用”是汉字研究的三个平面。由于汉字具有顽强表意性.因此.“字用”邵记录职能不仅是造字的重要依据,也是制约和影响汉字形体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从记录职能未变、记录职能缩简、记录职能扩大和记录职能转移几个角度分析.可见记录职能对汉字形体结构变化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字中有很多构件相同而组合位置不同的成对汉字。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大部分已看不出联系,但探究本义,大都可以找到它们音形义之间的某些关联。大致可以分为古为同一字、形体相对称音义相通、形体相关意义相通、音义相通、意义相通等几种情况。由于构字部件的有限性与字形的发展演变,也有一部分字只是字形上的偶合,主要包括造字偶合、演变偶合。  相似文献   

6.
喃字是仿汉字而造的民族古文字,或直接借用汉字来记录京族语言中的单词,或借用汉字的字形构件自创组合新的字。在自创组合字中,有一种字是以一个汉字的形体记录京族语词的音,用另一个汉字直接显示该组合字所要记录的义。可称之为音义型字。《京族喃字史歌集》有155个音义型字。具体可分为:1.标准的音义型字,即表音构件和示义构件一目了然;2.表音构件兼示词义,示义构件仅作陪衬;3.表音构件有省变;4.示义构件有省变;5.表音和示义构件都有省变。《京族喃字史歌集》中的音义型喃字是一种构字部件借自汉字,却是自创组合、自主表词的一种文字,因而独具特点、较有创意。  相似文献   

7.
在小语识字教学中,强调以字形为中心,分析字形占有重要的地位。汉字形体繁多、结构复杂,有些字笔画较多,不容易记住它们的字形,从这点来看,字形教学就是学生识字的难点。当然,不管汉字怎么复杂,仍然有规律可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掌握字形的心理特点,进行字形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辨认所学的字,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方块字,每一个字是一个形体,各不相同。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起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应教给学生识字工具。即教好汉语拼音,使其掌握学习字音的工具;教好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及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使其掌握学习字形的工具;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字典,使其掌握理解定义的工具。下面着重谈谈利用构字部件,如何提高识字效果。一、汉字的形体包括三个方面1.零件:就是汉字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形体单位,常见的基本笔画有28种,最主要的有8种。即点、磺、竖、撇、捺、折、提、钩。2.部件:就是组成字的…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一种象似性极高的文字,从产生时期的象其形到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象其意,始终都映照着汉人对客观世界经验结构的心理感知。汉字修辞利用汉字形体结构进行修辞活动,其修辞形式在对汉字部件的拆合、笔画的增减、字形的借用、连用和变动中映射出人们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心理认知以及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六书"汉字理论是古文字的造字类型的分析原则,也是古代汉字教学的重要参考,现代汉字虽然形体上多演变为记号字,传统"六书"汉字理论对汉语教学有一定影响。本文以HSK甲级字中的部分现代汉字为参考,还原古文字形体,利用"六书"理论建构汉字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学习者在直观感知汉字形义关系,提高汉字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形求义,是字义探求的重要手段。因此,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字形的表意方式,将直接影响字义研究的科学性。关于字形表意方式,可以探究的内容很多,但笔者以为有一种情况尤其傅得注意,那便是表意字素的意义变异。 所谓字素,即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而表意字素,是为方便叙述的一种概括说法,实际包括象形字的象形符号、指事字的构件、会意字的部件及形声字的意符这四种汉字构字中  相似文献   

12.
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不仅是基础,还是重点。汉字从形体构成来说有独体字、合体字之分,因此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也要兼顾独体字和合体字的特点。从基本笔画入手,探讨了笔画、笔顺、构字部件的教学方法,引入"六书"理论,注重独体字做偏旁的表意特征,加强合体字立体结构意识的建构,注重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非二合结构。历时汉字构形属性的测查数据显示:强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上扬,而弱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下挫,这既体现在新造字形对强势结构的选择,也体现在旧有字形顺应强势结构而发生的形体改造。各强势结构的共同指向是使系统中的字形结构有序化,在诸强势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汉字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系统化。义音结构和二合结构这两种强势结构的协同作用,进一步生发出以左形右声为主的"形体—功能"匹配模式,汉字系统进一步精密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文字可分为象形字、引得字和记号字三种类型。汉字中的所谓记号字,其实大部分可以归入形体和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两方面之间有着一定现实性联系的宽式象形字、宽式形声字等。它们可以统称为引得字。与记号字相比,引得字概念强调汉字的理据性。包括记号字、引得字和古代"六书"在内的"全八书"是覆盖古今全部汉字的一种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从汉字字义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使学生理解字的构形、读音、表意的道理。即以字理为中心,使字的音、形、义统一。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字的音、形、义,还会理解汉字的造形原理,使之掌握得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16.
汉字笔划繁多,字形复杂,音义多变。这对一个初学识字的耕读小学学生来讲,困难是比较大的。教师如何根据汉字特点,充分利用它的构字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是提高耕读小学识字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汉字构字规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一是字形的外部结构;一是字形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魑魅魍魉"四字,在古书中有过不同的写法,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定形为以"鬼"为形符的字,原因是当初人们对其所指各有不同的主观认识,因此字形和今天的不同。从这几个字的形体变易可以推知汉字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汉字在形声化的过程中形符的添加与取舍都和人们对这个汉字所指事物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也与词汇双音化过程中用词者希望组成一词的两字形体上相协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中文教学的现状与需要,依据汉字学“元点理论”,梳理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汉字学经典成果,考察常用汉字的生成表意全程,发现:汉字表意是基于词义理解、生活经验和行文条例的“据义表意”,“以意表词”是基于生活经验和行文条例的“意向义迁”、构意居间关联象(字形)和义(义核)、行文条例对应着思维认知规律、会意字与意音字由自语素物化而来的字素拼合而成并通过字素连读表达构意。这些发现,揭举了汉族生活经验和汉语行文条例对汉字研究和中文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有望推进科学汉字观的建立、促进汉语语言学和汉语文字学研究及其成果在中文教学领域“求得对立的统一”,利于促成当下通过“形”“义”开展的汉字教学,因为“意”的补足而实现“形音义象融合”并有效提升字词一体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字本义是造字时字形所蕴涵的意义,它包括构形义和记词义。构形义是汉字字形组合构形的意义;记词义是汉字字形所记录的观念或语词的意义,就是一般所说的词本义。汉字的构形义与记词义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构形义等同记词义,一种是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构形义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有形可象的字。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无形可象的字。把构形义当作记词义以及用词义引申关系来说明构形义和记词义的关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按照《说文》之序,结合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对《说文》重文中的籀文、或体以及字头小篆作了字形比较,明晰了各字形的构形方式。可知,籀文和或体在形体和构形方式的不同特点:(1)在形体上,小篆或体的字形线条较匀称,籀文则略显肥圆;小篆或体比籀文更加简明、齐整,有的是对籀文直接或间接的省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2)在构形方式上,小篆或体把一些以象形、会意构形的籀文字形通过增加部件或更换部件转换为形声字。通过比较籀文和小篆或体,可清晰地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