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学前教育简单数据俄罗斯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学前教育定义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基础之一”。托儿所和幼儿园为学前教育实施机构。托儿所面向2个月至3岁的儿童,幼儿园面向2岁至7岁的儿童。截至2008年年底,全俄共有0~7岁儿童1180.9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1~3岁儿童上幼儿园在挪威越来越普遍.在挪威,大量年幼儿童入园是对学前教育的巨大挑战.为了确保1~3岁儿童教育的质量,有必要重视对1~3岁儿童的研究.挪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可供中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琴 《学周刊C版》2014,(5):204-204
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启蒙.在大多数中国父母们的观念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要从小抓起,重视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学龄前儿童是学习东西最基础的阶段.是他们正接触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学前教育是指由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岁~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PISA2015中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时间对15岁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数据及成果进行综述,得出以下结论:早期身心发展处于弱势的儿童在日后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优异水平;学前教育持续时间是降低儿童未来学业不良可能性的有效方法,但接受2年与接受3年以上学前教育的学生之间学业成就不存在显著差异;弱势群体儿童至少接受2年学前教育可以增加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持续时间是影响儿童未来学业成就的首要因素;加快0-3岁早期教育体系发展,加大对弱势儿童的关注力度,防止因学前教育终止对儿童未来学业成就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去年3月,我们曾赴德国考察学前教育。考察期间,我们参观了11所学前教育机构。这11所学前教育机构均为混龄编班。据了解,德国绝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是混龄编班的。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混龄编班颇有特色。不仅0~6岁学前儿童混龄编班,而且有的儿童日间照管所(一种既招收0—6岁儿童,也招收已入学的小学生的教育机构,因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学前教育足指由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儿童,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前教育的形式.[1]非正规学前教育以无法获得正规教育的儿童为对象,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其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福利是儿童教育福利的起始点,国家和社会应为0~6岁学前儿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学前教育资源、机会和服务,以保障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国际学前教育福利经历了从补缺型到优质普惠型的发展历程,力求让不同儿童、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儿童福祉与发展成果。为助力“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学前教育福利也应走向追求儿童美好生活的优质普惠型福利,在积极转变学前教育福利观的基础上促进托幼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福利服务一体化,实现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正美 《山东教育》2004,(33):10-11
教育事业是根的事业。在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对象已从3~6岁延伸到0~3岁.0~3岁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3岁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因此,0~3岁儿童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方面都有特殊性和差异性,0~3岁儿童的教养工作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我园作为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合作项目实验基地之一,成立了学前教育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学前教育在新世纪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定规模的学前教育机构。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儿童接受教育的年龄提前了三岁。但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教师阴盛阳衰,全国90%以上的学前教育中是清一色的女教师,这样对于儿童身心发育非常不利,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是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巨大作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2000年9月1日,全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正式生效.将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3岁以上推到了0岁。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1~2005周期“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ECCD)合作项目工作会议,于2001年9月5日~9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到会并讲话。她指出该合作项目与国家“十五”发展规划是相一致的,其目标是:1.支持教育部开发关于儿童早期抚养和发展的国家政策;2.提高3岁以下儿童家庭和抚养者的育儿能力;3.加强对3~6岁儿童养育与发展的能力建设。朱司长指出:学前教育是一个奠基性的工程,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要从重视幼儿园的发展,转变为重视社区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13.
孙河川 《教育》2015,(8):78
2008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心理学大会上,全球心理学领域最热议的研究发现是"4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7岁,这为关键期下移奠定了理论基础。3岁左右是儿童看图、识字的关键期,3岁至4岁是儿童读图画故事书的关键期,4岁至6岁是儿童学习写字和数学概念的关键期,4岁至5岁是掌握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数学或数字概念的关键期。而儿童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期恰好处于学前教育阶段。那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  相似文献   

14.
赵寄石这20多年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涉及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从0~3岁儿童到3~6岁儿童,从城市学前教育到农村学前教育,从机构教育到家庭教育,从儿童教育到师范教育,从学前教育的宏观理论到微观理论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她关于幼儿园综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赵寄石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学术引路人,她倡导和实践的幼儿园综合教育是中国幼儿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法国学前教育现状发达的学前教育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法国,约有80%的2-5岁儿童就读于幼儿学校。法国义务教育前(六岁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入学率很高。2-5岁入学儿童的总比例从1960年到1992年间有很大发展,由50%增长到84%。自九十年代起,这...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的教育非常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环境育人是加拿大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前提是为适龄儿童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使儿童的潜能得以最大发挥.所以,加拿大的学前教育环境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域外探马     
沫薇 《华章》2004,(12)
芬兰96%的6岁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近年来,芬兰在全国广泛开展学龄前儿童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日前,芬兰政府向议会递交了一份有关儿童学前教育改革成果的报告。这份报告表明,芬兰自2001年8月1日起实行学龄前儿童免费学前教育以来效果显著。2003年,全国近96%的6岁  相似文献   

18.
智利是世界公认的拥有较高水准学前教育及看护政策的国家,其学前教育机构依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划分为五种类型;国家性课程指南面向0~6岁幼儿;注重对家长和社区人员作为教育者角色的培训;“智利与你共同成长”社会保护项目更是为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支持.借鉴智利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应优先保证5~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学前教育帮扶项目,通过建立学前教育交流网络等方式增强学前教育领域专家与家长的沟通,此外还应关注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的需求,全面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学前教育改革的动因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1870年,英国就开始实施了儿童5岁入学(在北爱尔兰则是4岁)的义务教育。由于5岁以下幼儿的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加上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儿童的照顾和照料主要是父母的责任,因此英国一直不重视发展5岁以下幼儿的学前教育。1997年以来英国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总数为85亿英磅的巨额资金、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改革。这次学前教育改革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研究政府的学前教育投入时,一般关注的是3-5岁儿童进入幼儿园阶段政府的投入。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通过《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等的导引,美国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直到2010年,中国政府才开始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政府将民办学前教育严格排除在投入对象之外。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针对性、稳定性、公平性、立法性是未来中国发展学前教育需要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