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腐蚀"是原电池原理的实际应用部分.以该主题为背景,以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为认知脚手架,建立金属腐蚀与原电池模型之间的关联,学习从模型的两个维度(装置和原理)分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应用模型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收录机"技能培训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步骤,可取得良好效果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打好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培训学生维修技术,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知识教学主要以培养"知识人"、"认知体"或"认知主体"为取向,而基本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教学中确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既适应了新型实践形态对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了知识学与教的生活意义,也有助于克服学生的认知"失灵"问题.实现该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学科知识教学目标,从知识学与用统一的角度展开教学过程,评价体...  相似文献   

5.
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于空间方位和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提出在英语教学中,从认知的角度阐释隐喻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典故等的关系,可以加深学生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研究小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非认知因素方面,整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自立等方面,但同时合作学习的成效与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相联系,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尚没有表现出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模型认知"能力其及水平层次,应用Rasch模型开发和优化了测量工具.根据大样本测试数据对中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平均水平较弱,高一学生与高二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皆与高三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认知冲突既能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催生出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为进一步学习蓄积了良好的准备态势.认知冲突源于相宜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9.
推理或推断能力被称为"认知技能",本文通过对低年段大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推理或推断性问题束手无策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三步法"策略以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悠久的发展史上,类比推理方法(注:以下简称为"类推法")被誉为科学活动中"伟大的引路人"、"人类认知的核心".而通过数学类推法可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寻求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亦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与之相对应的,2003年4月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把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作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