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故事新编》以其经典型和独特性长期受到研究界的重视,新世纪以来,又出现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主要体现在思想内涵研究、诗学研究、文体研究和创作过程研究四个方面。其中,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本中的文化批判、反思启蒙神话和现代性思考等主题的阐释上;诗学研究则体现在对文本的语言、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等问题的论述上,其间对文本中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争论值得注意;文体研究上,除了原有的历史小说概念外,还引进了新历史小说,文化寓言,传奇小说,故事新编体小说等概念阐明其文本特征;创作过程研究主要是从《故事新编》发生的角度,探讨了其在鲁迅创作生命中的内在必然性以及各种外在因素对文本生成的影响。《故事新编》研究中也存在着对概念理解不够清晰,理论与文本契合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观已有《故事新编》的研究成果以及这部小说集本身,《故事新编》具有若干欧洲“梅尼普体”学的主要特征。二能够在不同历史时空达成内在相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所处的历史化语境均具有狂欢化特征;二是鲁迅可能从他所喜爱的梅尼普体小说中得到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3.
程鸣 《初中生》2007,(4):14-17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文学名著、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为蓝本,重新编造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它是小小说的一种特殊形式。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是这种文学体裁的发轫之作。近年来兴起的话题作文。因其开放性的命题特点,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为故事新编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新编的写法日趋流行。它的特点是:以原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环境的转换,对故事进行再创作,以收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所创造的跨越时空.杂陈古今的独特的历史叙事模式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古今杂糅杂陈、寓庄于谐的历史叙事之间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契合。或说,《故事新编》确实内在的影响了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整体思维流向,无论新历史主义本人承认与否,在他们的血管中。流淌着鲁迅的血脉,他们的小说本中。骨子里仍有《故事新编》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的书写模式是鲁迅继承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传统,在对日本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重写方式的吸呐和超越之中形成的;《故事新编》对历史的想象性书写,是鲁迅独特的历史观和个人的现实体验二者相互激荡的产物;《故事新编》的“油滑”笔调在鲁迅写作中意外出现并逐渐发扬光大,其形成不仅仅是偶然事件触发的结果,更是植根于鲁迅自由、从容的创作心态、一贯的“反文体”意识和“为人生”文艺思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明显不同于《呐喊》和《彷徨》,存在着“杂糅”、荒诞、“戏仿”等特点,鲁迅称之为“油滑”。然而总的看来,《故事新编》的创作有着鲁迅本人特定的创作心理、情感体验及源泉,明显是鲁迅创作风格的一次重大转变,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故事新编》中,作者依据史书,选取了一些古人古事,然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并“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使叙事语言和故事都显得滑稽可笑,这种风格,鲁迅称之为“油滑”。鲁迅运用“油滑”的手段在《故事新编》中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的主题:一方面是在《补天》、《奔月》、《铸剑》、《理水》以及《非攻》中基本上肯定了墨、禹、侠,从英雄人物的生存环境又揭示了英雄的孤独,进而批判了现实;另一方面则是在《采薇》、《出关》、《起死》中批判了儒与道的封建传统思想。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对英雄神圣自身的批判,达到了“反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故事新编》实乃一种互文体,它采用引用、重复、参考和戏仿的互文手法,从而呈现出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戏剧效果。文本通过对《故事新编》互文手法的解析来准确识别其文本中互异的成分,分析文本深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故事新编》文体文类的复杂性,与鲁迅自觉追求荒诞感的营造是分不开的。其荒诞感主要通过古今杂糅的时空塑造,否定式的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油滑”的笔法表现出来,我们从《起死》篇的个案分析中,可以见出荒诞书写的深层意蕴:对庄子“无是非观”思想的解构式审视;指刺现实并加以批判;对启蒙的反省和追问。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这三个特点为中考考生采用“故事新编”这种文体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故事新编是一种形式比较新颖、内容比较有趣、生命力很强的文学体裁。人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就是这种文学体裁的典范之作。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文学名著、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为蓝本,重新编述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故事新编的特点:1.一般把文学名著、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2.故事情节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是鲁迅受到表现主义深刻影响之下的产物.对待历史的高度主观化和广泛运用表现主义的叙事技巧,使<故事新编>渗透着强烈的主观表现意味,也寄寓着鲁迅针砭时弊,坚持文明批判的现实立场.<故事新编>鲜明的表现主义风格倾向,成了鲁迅后期小说的独特徽记.  相似文献   

12.
《百家公案》作为我国小说史上的第一部公案小说集,对其他明公案小说集具有重要影响。在题材上,该书有大量的故事直接被其他明公案小说集吸收;在文体方面,《百家公案》初步奠定了明公案小说文体的基础,并启发了传记体和书判体公案小说的成立。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艺术撷英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艺术上探讨了《聊斋志异》的两个特点,一个是笔法上的奇幻。作者采用奇笔目的是揭示表象下的本质,采用幻笔是表现作者的理想。而这种奇幻又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所以奇幻却可信。另一个是传心的细节。蒲氏善于选取那些能够表现丰富心理活动的细节。这些细节仅做动作的交待,却是人物个体的本质反映。同时也表明作者具有心理学家的学识与动力,因而细节无懈可击。  相似文献   

14.
《故事新编》具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与杂文的集合精神,具有海纳量的品格。《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一生探索的结晶,是充满了探索性的历史精神,也充满了历史与现时相交织的悖论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其作品因风格独特、清新自然而享誉文坛。其中,《大淖记事》主要描写大淖地区底层人物生活中的风俗习惯、喜怒哀乐,处处彰显他们在卑微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高贵和纯净。这正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者和谐共处的文化内涵,也使《大淖记事》在汪曾祺的创作过程和当代小说中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所志之怪大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之怪、死生之怪和神鬼之怪,其创作前提是“人鬼乃皆实有”。对“怪”的描述,有原始人类的工具崇拜心理,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但更多体现的是六朝人雍容宽厚的审美趣味和对个体生命的珍视。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角度审视,丹·布朗小说容纳的文化信息、文化层次、文化视域极其宽阔、丰富,堪称世界“文化小说”的杰作。他不惜笔墨叙述和解读这些文化,是因为真理寓于文化之中,人寓于文化之中,文化的起点是人,终点是真理,真理在文化中得以显现,所以他小说的文化时空拥有一致的文学意象:从人到真理。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剐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