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我国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部分章节改编而成。全文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肖。作者采用“背面铺粉法”,泼墨如雨地描写洪教头的言行,反衬出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于永正、孙双金、窦桂梅三位名师依据小说的文体特征,抓关键句段品悟林冲性格特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师生,解读出不一样的林冲。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我国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部分章节改编而成。全文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肖。  相似文献   

3.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经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故事.故事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线索,揭示林冲充满矛盾的性格.“棒打”是课文的题眼,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林冲的内心,挖掘林冲性格的矛盾点,体会这个复杂的人物的形象,解读自己内心的好汉.  相似文献   

4.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根据《水浒传》中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内容删改而成。  相似文献   

5.
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眼是“打”。这“打”体现的是一生充满矛盾的林冲的性格的缩影。作为教者,只有走到林冲的心里,方能“打”出味道,“打”出力量,“打”出性格,进而“打”出教学的风格。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生读课题。很有味道)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生: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柴进。生: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师:他们在打架,是…  相似文献   

6.
《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水浒传》,主要讲述林冲发配沧州途中在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并打败他这件事。文章语言明快简洁,人物刻画出神入化,寥寥几笔就显现出林冲武艺高强、谦虚忍让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品读这样的文本材料,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7.
林冲是《水浒》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引导学生解读出的林冲形象也各有千秋。同课异构,从对人物个性的不同把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教者不同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经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故事。故事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线索,揭示林冲充满矛盾的性格。"棒打"是课文的题眼,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林冲的内心,挖掘林冲性格的矛盾点,体会这个复杂的人物的形象,解读自己内心的好汉。一、引发冲突,设置话题语文阅读课是一个三方对话的交流场,教师和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展开思维碰撞,这个过程需要设置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认真预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生动的故事选自哪一部名著呢?  相似文献   

10.
张康桥(小学语文教师):关于“童年的语文”是一种个人的想法。简单地说,游戏、幸福构成了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由思抵达诗意栖居”的状态呢?我想以《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为例,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魏智渊(高中语文教师):古人讲量体裁衣,所以文本解读应该适度。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当然可以分析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特别是林冲,如果结合整本《水浒传》来看的话,太重要了,也太有价值了。林冲之所以上梁山是因为想做良官而不能。但是就节选部分而言,如此研究有何意义?所以重心应该放在言语的训练而…  相似文献   

11.
尹春香 《课外阅读》2011,(12):325-325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本篇课文中的词语,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读一读《水浒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介绍了基于叙事性故事的教学策略,即把握叙事特点、主题,立足语言并进行有机拓展。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第十九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期间,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苏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并作了讲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教师可从表现人物、内在逻辑、协调统一、推动情节四个方面来对语言描写的作用进行探究,领悟《水浒传》的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听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全场皆惊。惊的是于老师细读文本工夫之高深。  相似文献   

16.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打败洪教头,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常聚焦主要人物,抓住动作、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在赞同之余,有一些建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一、人物无关主与次,存在自有作为处《林冲棒打洪教头》涉及三个人物,林冲、洪教头、柴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林冲、洪教头两个人物的分析,而对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苏教版第九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便是选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如何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整部经典的  相似文献   

19.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对林冲的语言描写寥寥无几,仅22个字。但他的语言,言简意丰,浓缩着他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感受"豹子头"林冲的言语智慧,洞察他的性格特点,能够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名著《水浒传》,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毕肖。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谦逊忍让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正如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所评":水浒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