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N1 N2”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我们主要分析偏正结构内部的两种歧义格式:S1“N1 N2”(玩具工厂)和S2“N1′ N2′”(华侨商店)。S1中N1既可以表示N2的用途,也可以表示N2的材料。S2中N-′既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事者,又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与对象。特定的句式及内部组成部分都是制约歧义产生的重要因素,根据句式变换和语义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分化为必然产生歧义的格式与单义句式。  相似文献   

2.
人们用作交际工具的语言有两种形式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交际中 ,信息便是通过这两种语言形式传递的。一般说来 ,在特定的语境下句子都有明确的含义 ,但由于时间、场合、环境、上下文等因素的变化 ,同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可以有两种甚至多种解释 ,从而产生歧义 ,这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就是通常所说的歧义句。歧义句会给阅读和理解增添许多麻烦。要正确地掌握歧义句 ,就要在口语中注意同音异义词的变化 ,在书面语中注意区分由义群组合、一词多义、短语多义等造成的语意变化。下面例举几种主要的歧义句。  一、由一词多义造成的歧…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指语言表达形式和意义的不对应,即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多种意义,一般是一个形式兼负两种意义.歧义有的是由于词的多义造成的,例如:他的包袱太重;也有的是由于组合而产生的,例如:关心连队的战士.  相似文献   

4.
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的短语常常会产生歧义。语义上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短语叫做歧义短语(或多义短语)。消除歧义(简称“除歧”)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必须首先弄清造成歧义的原因。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来划分,歧义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一词多义而造成的歧义短语。如:(1)向华北东北调拨粮食  相似文献   

5.
“动词+形容词+名词”(V+A+N)是一个有歧义的句法格式,它的句法层次可以是“V+(A+N)”,也可以是“(V+A)+N”,在两种组合层次中,句法结构表达的意义不同。“节律常规”即汉语音节组配的倾向性,它对“V+A+N”格式的歧义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从“V+A+N”这一句法格式出发,讨论了韵律因素对歧义格式和歧义度的一般影响。  相似文献   

6.
句子总是运用在特定的语境里,应该只有一个意思。如果一个句子在上下之中有多种意思,使听读误解,这种现象就称为歧义现象。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多又词或多义短语使用不当,有的是句子中词语的不同组合层次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轻重音的阅读所造成。消除歧义的办法有:使用停顿,更换或增删词语,变换句式或语序。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能进入“N1 ( 的 ) N2 ”格式并造成歧义的 N的小类进行了考察 ,然后从词汇意义、句法关系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N1 N2 ”和“N1 的 N2 ”这两种格式不同的歧义类别 ,指出各种歧义类别产生的条件及形成的原因 ,并分别给出了各自的分化方法或分化格式。 (对因语义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 ,本文将分化的单义格式列表加以形象说明。)文章最后对“N1 N2 ”和“N1 的 N2 ”两种格式在歧义的类别 ,N1 与 N2 的小类、结构关系、语义关系上的不同作了一个归纳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同一语言形式(词或者句子)如果表示了多种意义,就是多义现象。多义现象如果在语言交际中得不到限制,就会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例1:王老师已经通知了。“王老师”既可以理解为施事:王老师已经通知了别人;又可以理解为受事:别人已经通知王老师了。  相似文献   

9.
§○引言 0.1 本文讨论现代汉语书面语里偏正结构歧义的主要类型以及产生歧义的基本结构原因。偏正结构包括两大类:定心式偏正结构和状心式偏正结构。它是现代汉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基本结构格式,又是内部结构层  相似文献   

10.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3):93-95,111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除了 N1,N2 最/也 V N3”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N1既可以是V的施事者,又可以是V的受事。在制约格式歧义的因素中,N1、V共同视为一个制约格式歧义的变项,N3为另一个变项。根据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法,我们把这一歧义格式分化为必然歧义格式和两种单义格式,并对各变项的语义特征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乐"调"辨析     
针对基本乐理中“调”概念多义、歧义的现象进行梳理与辨析,认为“五四”前后西乐东渐的中西乐理“混合”是导致“调”概念多义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D.Bolinger对歧义的定义是:“歧义是一个表层结构的句子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深层结构。”英语中有许多歧义现象。这些“歧义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敌人。”因此,研究歧义现象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诈、翻译有着实际的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英语中常见的一些语言歧义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方法作一初步探讨。将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一、词汇歧义导致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同音异义.一词多义及词类不同。例如:Heraisedthesheep.(他饲养那只羊。/他扶起那只羊。)Tomturnedoutanimops…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英语中的歧义(。mbigUity)现象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歧义现象不仅对语言的理解、交际、写作、翻译等有着实际的意义,而且对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歧义造成误解,成为语言交往中的障碍。美国语言学家W*lainEmpson曾说过“歧义是我们必须戒备的敌人。”(Ambiguityistheenemywemustwatch.)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一词多义;词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庐江方言中“把”字和“给”字作为动词、介词的不同用法,揭示了它们间的关系,最后对“把”字句的歧义进行了简单辨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名词+名词结构是一个具有潜在歧义的抽象格式,从歧义产生的原因上看,该歧义格式有词汇歧义、语法组合歧义和语义组合歧义三类,该歧义结构的意义优先理解与名词的依附性、名词的语义特征、常规语义组配、词序、象似性、使用频率和背景知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语义性病句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两类。一、表意不明表意不明,即语意表达不清楚,不明白,主要指有歧义。其常见类型有:(一)多音词引起歧义(1)这人真的好说话。(2)他背着儿子常常到老师家学下棋。例⑴中的“好”,读“hǎo”指“易于、便于”,读“hào”指“喜好、爱好”;例⑵中的“背”,读“bēi”指“用背驮”,读“bèi”指“隐瞒”。(二)同音词引起歧义(1)这孩子期中考试成绩还可以。(2)这孩子期终考试成绩还可以。例(1)、例(2)中的“期中”与“期终”系同音词,听起来有歧义,而书面语则不会。(三)重音不同引起歧义(1)一个季度就生产了3500…  相似文献   

17.
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一个歧义结构与另一个歧义结构组合的情况.本文考察了4个歧义因素:词语多义,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关系不同.4个歧义因素的组合矩阵有16种可能性.分析了16种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可能性的歧义情况.由分析得到结论,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组合有3种结果:歧义倍加,歧义部分消除,歧义完全消除.导致这三种结果的原因是:语义的全面相容性,语法的全面可组合性;语义的部分相容性,语法的部分可组合性.语义或语法的全面制约性.  相似文献   

18.
句法的多义在汉语中不是偶然的现象,只是有些多义结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造成歧义。本文认为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结构层次不同。(2)结构关系不同。(3)语义关系不同。根据句法结构歧义现象产生的因素,可以采用层次分析、结构关系分析及变换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句法结构,从而消除句式内部隐含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句法歧义是指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句子存在着一种以上的解释。这是一种较常见,同时又较复杂的歧义现象。句法歧义包括表层结构歧义和深层结构歧义。在前一种情况里,句子中相邻的构成成分(词或短语),在语义允许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的句法关系进行多种组合,传达多种不同的意思。这些组合在语法和语义上都是正确的、可接受的。在如何消除表层结构歧义的研究方面,语言学家们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结构主义学派首创了“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ConstituentAnalysis,简称IC分析术);转换一生成学旅提出了“树形图解法…  相似文献   

20.
从两个真歧义句的组合谈起,借以抽象出“vp ap的np”格式,该格式可以有若干种定界模式,可以举出包括以上两个真歧义句的许多实例;同时介绍了Farley算法的基本操作,构造了一个初步的CFG文法,尝试讨论了歧义的消解策略,并试图通过对以上两个真歧义句的Farley算法的演示表明该算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实例的分析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