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工程教育模式(CDIO)下的“通信原理”授课体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操作能力的受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该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观的树立、分阶段课程授课法的实施及课程考核评估方案的设置。CDIO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依托四川大学化学专业实验室综合训练教学平台的大型仪器资源,开设了理论教学和应用实践实验紧密结合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课程,邀请中科院专家作为理论课程授课教师,着重讲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前沿应用理论,综合训练教学平台仪器实验教辅人员则主要培训学生掌握相关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实践应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交叉领域的科研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流程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目前石油地质实验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实验内容设置上要突出层次性和递进性,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通过石油与天然气课程实验项目的实例分析,对实验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做了积极的探索,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上实验课程的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草业科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课堂理论课授课效果,从分析其开课背景及学情特点入手,提出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化的改革思路。在明确实施改革目标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授课方案,辅以多媒体、网络、课程实习作为支撑,进而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检验授课效果,从而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真正达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作为重要目标。观察、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生物教师的基本授课手段。学生通过实验,学到了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培养了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实验素质。生物实验室作为生物教学的专用场所,是生物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条件性资源,是实施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验能力培养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提出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通过改革仪器分析理论授课方式—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设置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四步"教学新模式,实现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学生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教师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同时,提高仪器分析授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使授课教师向既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又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转变。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导论及实验课程目的是教授生命科学知识,学习实验技术,培养科研兴趣,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关知识信息。授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实际;实验课程依托"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软、硬件资源;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辅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将该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8.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重要的、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因此课程设置要求理论和实验紧密衔接。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是电工电子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继电控制内容,在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应加入对应的实验环节。本文通过设计三相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实现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并总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环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环境监测及其实验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本科生获得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科研兴趣的重要途径。环境监测实验是连接环境监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验证环境监测理论的主要载体,又是为环境监测实践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由于课时压缩,致使高校实验教学的课容量受到很大限制,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项目、安排授课内容,建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进行把关,是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实验设置,并就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时少和内容多是当今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突出的矛盾。专题讨论式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以电工技术课程部分内容为基础,提出了进行专题讨论式授课选取专题的注意事项。结合案例分析,介绍了电工技术课程中几个专题教学的过程及效果。专题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