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益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灵活运用战术在比赛中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通过对战术意识的认识与研究,提出了培养乒乓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一些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宇峰  张燕晓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251+172-251,17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对中国优秀男双选手马琳/陈的技战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马琳、陈在比赛中的发球抢攻、接发球及相持技术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男双成功的一些基本特征,客观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为今后乒乓球的双打训练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运动的战术,即乒乓球运动员为争取比赛胜利,综合运用技术、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发球抢攻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削中反攻战术,搓攻战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对于体育事业的重视是支持我们发展体育项目的基础,也充分的反映了我们对于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乒乓球双打战术的训练以及乒乓球双打战术的作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乒乓球作为我们的国球,具有很大的全民参与度和广泛的知名度,对于大部分的体育项目来说,可能我们的研究和分析不够,但是对于乒乓球来说,乒乓球是一个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配合才能完成,乒乓球有单打和双打之分,单打更是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持,而双打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的是团队的配合和彼此的默契,对于战术的需求更是非常大,战术的需求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指导,更加需要的是一个掌握全局的过程,需要我们投入足够大的精力和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决定了羽毛球的战术变化丰富。比赛中对手不同、特点各异,各种球路组织、战术运用更是变化多端。双打比赛不仅在于技术、体能和心理的较量,而且在于战术意识、战术应变的比拼。为此,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多年教学训练经验,对羽毛球双打战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羽毛球双打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乒乓球基本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F0003-F0003
中国乒乓球运动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水平,是我国“长盛不衰型”的竞技项目。作为体育竞技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它的成长为世人关注。乒乓球是我国国球,在中国有很大的群众基础,结合实际,阐述了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和乒乓球的基本战术。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具有独特的竞赛特征,从乒乓球竞赛构成因素、乒乓球竞技能力结构特征、乒乓球比赛负荷测定指标等三个方面对乒乓球竞赛特征做了解析。了解乒乓球的竞赛特征对于乒乓球的比赛和训练都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娜 《科教文汇》2009,(2):286-286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易受心理影响的运动,通常受场地和观众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和实践,针对乒乓球比赛前和比赛期间运动员较易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期间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具体调控方法,得出建议和结论以供在以后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情绪变化能极大地影响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分析了影响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焦虑情绪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调节办法。  相似文献   

10.
杨伟鑫 《内江科技》2012,(12):178+13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通过对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等在乒乓球比赛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乒乓球比赛的制胜规律。在乒乓球激烈的对抗中,运动员根据自身打法和技术特点,合理有针对性地运用三十六计中的计谋,会对比赛胜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6月5日晚,2017年世乒赛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落下帷幕。中国乒乓球队表现强势,包揽了男女单打和双打4项冠军,延续着在乒坛的统治地位。本届世乒赛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受国人关注的一届世乒赛,无论是临阵换帅风波,还是日本小将的冲击,都让本届世乒赛话题性十足。不过,倘若回归到比赛本身,让人印象深刻的仍然是选手们的精彩对决。在许多人来,小小的乒乓球最大的奥妙就是它的旋转,最吸引人的也是它的旋转,最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上海体育学院研发的"乒乓球采集系统",对2008~2015年世界乒乓球三大赛男女单打决赛的40场比赛录像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深入研究比赛中技术失误的情况,揭示乒乓球运动的一般规律,对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水平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乒乓球的战术行为博弈分析的理论体系,阐述了乒乓球的战术行为博弈论、构成要素、和博弈类属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乒乓球战术行为博弈论是关于合理使用的乒乓球战术行为的理论体系,是如何在乒乓球比赛取胜、提高胜算、获取博弈优胜者理论的做法研究。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参与者、行动、信息、战略、支付、结果和平衡等相关元素构成。在比赛中,博弈类属是对战双方的博弈,虽然完美但不完全信息博弈,比赛的结果受到规则的影响比较大。乒乓球战术行为博弈模型有两个战略,包括战略式和拓展式。对此,本文针对乒乓球战术行为博弈分析的理论体系建构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是球迷     
我爱乒乓球,乒乓球也爱我,爸爸说我是乒乓球迷,迷到什么程度呢? 废寝 我总会关注报纸上有无乒乓球比赛的消息,只要哪天有,就会特别留意。  相似文献   

15.
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对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是在科学认识和比赛检验的理论操作系统中完成的.在乒乓球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6.
翁琼  程丽芬 《知识窗》2012,(1X):74-75
乒乓球比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因此,乒乓球运动员既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拟就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还要具备最佳的竞技状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辽宁省体校乒乓球运动员30名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如何通过适当的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等问题。建议赛前进行模拟训练,为比赛作好心理准备,赛后作好心理活动的总结,注意积累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18.
比赛法在乒乓球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乒乓球课运动量偏小,练习基本技术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问题,从所任一、二年级七个乒乓球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有组织地进行每课约40分钟的升降级比赛(二年级)和小组循环赛(一年级),以寻求较好的比赛和教学方法。经与其他五个班级比较,该两个班在学习基本技术的自觉积极性、目的性方面更强,技术练习的质量更趋向于实战。在约四十分钟的比赛中,运动量明显较之其它班级更大,比赛的能力要强于其它班级。比赛法较好的解决了有计划的安排比赛,以求达到有组织、有目的地提高乒乓球课的后半部分教学质量的问题。同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了良好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9.
浅谈拳击实战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拳击比赛中,场上情况千变万化,因此战术的运用在拳击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胜负结果取决于双方技术、战术、一心理、身体素质等因素,这四者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战术的运用就是对一名拳击运动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战术打法运用的质量将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就拳击比赛中根据不同类型对手所采用什么样的战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胡建秋 《科教文汇》2011,(13):145-146
国际乒联决定自2009年1月开始"进入无机"时代,它的出现使我国竞技乒乓球在国际乒坛的比赛成绩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海外兵团"对我国竞技乒乓球运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又客观上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乒乓球技战术的创新,乒乓球无机胶水的使用必将使乒乓球运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