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香菱学诗》,应以小说的“三要素”为线索,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小说,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整体感知后,再选择一个切入点落实文体知识.其教学步骤主要包括:诗意导入、整体感知、讨论赏析、延伸阅读等.学生通过体验式阅读,体会香菱学诗的情感体验,找出塑造人物的方法,归纳香菱这个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阆苑仙葩,这部曹雪芹先生以毕生心血凝聚而成的巨著是一部经得住反复咀嚼和认真品味的作品。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节选的这一部分给读者感觉最深的就是黛玉和香菱两个人的教学互动,因此这篇课文被很多老师解读为教与学的典范,从而引申思考作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各个要素,如阅读积累、言为心声和写作实践等。本文另辟蹊径,从这篇课文中的人物刻画部分入手,品味小说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分析文学大家是怎么用寥寥无几的行为动作和语言生动地刻画人物角色的。  相似文献   

3.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
一篇小说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赏析一篇小说或引导学生理解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必须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我在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小说时,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了探索,总结出这两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下面我就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管之见。一、人物形象在对比中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成功地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深刻地批判了辛亥…  相似文献   

5.
一、多读: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认真仔细地阅读不但能从中识字、解词、学会用词,而且还能学习其写作方法,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我的“长生果”》中,作者叶文玲的800字小说发表后,她高兴地说:“假如我不是读了那几百部小说,决不会有这800字。”《红楼梦》中香菱跟黛玉学写诗时,黛玉对她说: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描写香菱拜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为师,学习写诗。林黛玉推荐了一些名作,叫她熟读,并以“月”为题要她试作一首诗。香菱接连写了二首,众人都说不好。后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大家都赞其新巧且有意趣。 读者读了这段描写,恐怕会发出疑问:梦中真能作诗吗?也许这是作家的杜撰吧?且慢!我们还可举出一个创作中真实的例子来。近代美国作家史蒂文森(R·L·Stevens on)的著名小说《吉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传奇》,作者就说是梦里人物帮了他的大忙。这篇小说他构思已久,但一直不满  相似文献   

7.
《香菱学诗》截取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从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也使得香菱学诗的复杂意义日趋同质化。论文将香菱、黛玉等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对中国古代真实存在过的诗人如王维、李白、陆游等人诗文的评价,看作小说文本与其他经典文本,小说文本与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关系与动态过程,认为虽然像林黛玉这样的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她对艺术的品鉴力却是真实的,从虚构的小说人物口里说出的对诗艺的创作与品鉴,值得我们思考、讨论,以期伸展对于小说的语文教学可能,将更多的问题探讨带入课堂讨论,以及课前课后的思考,也期待以此对《红楼梦》的研究有所补阙。  相似文献   

8.
【自读导言】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解说: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栏目主持徐永平【自读程序】1…  相似文献   

9.
从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来看,教师对初中语文进行教学创新尝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使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知识. 一、利用导语激趣的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我在教学语文版九年级(上)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时,引用古典《红楼梦》里香菱的一段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竞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同时结合香菱对该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评价,使学生急于探究香菱形容的情境,从而使得通过学生对该诗的探究,强化学生对该诗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该诗所描摹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袁聪娣 《现代语文》2008,(5):102-103
《香菱学诗》是曹雪芹的长篇巨著《红楼梦》中的一个极富文学性与幽默性的故事片段,该片段也入选了人教版九年级(上)的语文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除了理解小说的主旨、了解人物的性格、品味小说的语言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因为这一片段与其说是香菱学习写诗的过程,还不如说是曹雪芹自己学习写作经验的总结。而诗、文本是一家,所以香菱学诗的许多方法可以借鉴到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作文指导的方法,应用于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1.
选入初中课本的小说教材,一般篇幅较长,怎样做到长文短教?传统的小说教学基本上为情节教学所垄断,怎样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它的审美特性如何在教学中得到体现?笔者通过思考和尝试,以为“选点突破”不失为一条捷径。义务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该单元的结构本身极富特色。前三课为白话小说,《狼》是文言小说。从篇幅上看,有选自长篇的《分马》,有短篇《社戏》,有微型小  相似文献   

12.
范文精读课:《林黛玉进贾府》之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思考: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上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结合文中的环境、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仔细研读课文,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学习。本堂课即是以林黛玉性格分析为范例,让学生集中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这对其他人物及下一篇小说的学习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著名的文言小说。小说讲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描写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这些人物生动传神,妙不可言。作者在塑造众多人物形象中,很善于绘“痴”:痴人、痴鬼、痴妖等等,各种各样活跃于纸上,传神于读者,令人过目难忘。虽说是一个“痴”,作者却用了不同的笔墨,  相似文献   

14.
小说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因小说的篇幅一般都较长,而教时安排都在三个课时左右,因此在阅读教学时,往往会因教时的限制而走马观花,难抓要义,收效甚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巧妙切入,引领学生去学习,去探究。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笔者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抓住一个“变”字为突破口切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分析人物之变,探究小说主题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故乡》中塑造了三个代表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闰土,代表辛亥革命后的破产的农民形象;杨二嫂,代表辛亥革命后的城…  相似文献   

15.
香菱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悲剧人物,留给后世读者深沉的思考和广泛的探究。《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刻画人物匠心独运,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一课,设置了这样一道研讨与练习题: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你觉得其中哪些内容对你的阅读或写作有启发?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体会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对学生提高写作,学习古诗词确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卫立华 《语文知识》2014,(12):76-77
最近,笔者观摩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改观摩课,课题为《变色龙》。教者以“变”为中心,组织了与《皇帝的新装》的比较教学。在这节课里,笔者感受到三个特点鲜明的“变”。 第一“变”:教学内容的连接。在这节课里,教者在引导学生梳理《变色龙》之“变”的现象与本质之后,要求学生以“变”来审视《皇帝的新装》这个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寻找文中涉及“变”与“不变”的人物并挖掘他们“变”与“不变”的社会原因。这种教学将语文课程学习内容前后连接起来,起到助推学生深度阅读文本的作用,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抓手。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香菱是特殊而重要的一位。可以认为香菱是宝玉之外另一块“补天之石”,应从文本意蕴、文本结构、作者创作等方面来论述、把握这一人物。  相似文献   

19.
“怎么搞的,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真笨!”在课堂上,常常见到有的老师这样吹胡子瞪眼地训斥学生。这使我想起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循循善诱教香菱学诗的故事。 小说《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里写道,香菱向林黛玉学习作了两首《咏月》诗,第一首只是凑和了一些与月亮有关的事物,但林黛玉只是说“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所以“词句不雅”,仍然鼓励说“意思却有”,“只管放开胆子去做”。第二首诗,香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老师说,古时候,有学问的伟大人物都被尊称为“子”,像孔子、老子、韩非子等。这一说,便引来了我们的突发奇想。郑思磊先举手:“桌子、椅子都带‘子’字,都是伟大人物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