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评价某某优秀的学生时,常常喜欢用“响鼓不用重锤”的话来打比方, 意思就是说他学习主动,不用老师逼, 自己也会把学习成绩提上来。这话粗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细细一想,却也不尽然,因为用“锤”也要讲“力道”。一个班级中“响鼓”是少数的,大多数的“鼓”都是绷得不太严密的,这就需要老师用不同的力道去敲不同的“鼓”。这力道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轻则鼓疲,太重则鼓破,力道全在老师掌握。  相似文献   

2.
在某地一次教师座谈会上,一位领导同志就某些老师教案无特色,甚至完全照搬教参的现象,提出:教学不能搞现买现卖。教案是老师在消化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现状写成的,不能千篇一律,那种照葫芦画瓢的做法,实际是把自己当作转手倒卖的“二道贩子”而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强调老师要有上进心,要不断探索,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问题提出后,当即有老师辩解说:“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言外之意是太忙,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3.
“粜”与“卖”的意思是有区别的。“粜”有“卖”的意思,但粜专指卖出粮食(米),是和“籴”(买进粮食)相对而言的。“粜”在专指出售米的时侯有“卖”的意思,这是有条件限制的,不能讲“粜”就是卖。如果仅仅简单地而不是准确地理解“粜”的意思,把“粜”理解为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如……何”“奈……何”是表示处置意思的固定格式。“如太行王屋何”即“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办呢”,“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意为“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但是这种格式有时是表达思想感倩上“怎么对得起……呢”的意思的,如果不懂得这种用法,在理解上就会造  相似文献   

5.
在《游褒禅山记》中这样一句话: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这句话中的“志”是心意的意思,与上文“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志”指志向,意义有所不同。贵州人民出版社《古文选泽》将这句译为“如果尽了自己的志向却未能到达的话,  相似文献   

6.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前小序中“予自度此曲”句,标明本词是自己创制的曲调,即“自度曲”。“自度曲”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其文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对“自度曲”,后人有不同的注释。应邵注为:“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诗声也。”臣赞注为:“度曲,谓歌终更援其次,谓之度曲。《西京赋》曰:‘度曲未终,云起雪飞。’”颜师古认为:“度,音大谷反。”即读今“铎”字音。而臣赞引《西京赋》为注,他把“度”字解释为“过渡”的意思,于是可知他把“度”读作“杜”音。但应邵所注是…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学生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个观点虽然貌似正确,实则不刊之论,经不起推敲。”文中的“不刊之论”是望文生义的误用。还有一个成语“文不加点”也是经常被误用,如:“朱玉林的作文水平不高,经常是文不加点,词不达意。”“不刊之论”的误用,主要是由于对“不刊”的意思不了解,以为“不刊”是“不能刊登”或“不够刊登水平”的意思。实际上,“不刊”是不可删除的意思,指的是文章用词精当,难以删改。杨雄在《答刘歆书》中有这样一句:“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这里的“不刊”便是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意思。“文不加点”的误用,是由…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动作,可以同“打”字联起来。比方“打毛衣”,这不是跟毛衣过不去,非把它好好揍一顿不可;也不是打倒这毛衣,不是打烂它,打碎它,而是恰恰相反,要把毛线编织成毛衣。文绉绉的说法是:“编毛衣。”但人们宁可说“打毛衣”。“打草鞋”的“打”,同这类似,不是跟草鞋作对,而是用草“编成”鞋子。能不能依此类推?不能。人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除非你指的是编织毛线裤)。可见“打”字有点“神奇”味了。“打酱油”——这里面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制酱油,而是“买”的意思。凡是买液体的东西,常常…  相似文献   

9.
张其誉同志在《试释《孔雀东南飞》中的“自”》(见《江苏教育》一九八四年十一期)一文中认为,“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中的“自”是第三人称代词“其”,“自名秦罗敷”就是“她的名字叫秦罗敷”。我认为,这是欠妥当的,这里的“自”应是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可译为“自己”,“自名”既自称其名,有自许、自比的意思。“自名秦罗敷”即自己称自己是秦罗敷。读过汉乐府诗的人都知道,“秦罗敷”是汉乐府民歌中常用的美女共名。东家贤女“自名秦罗敷”,意在以秦罗敷自比,说明自己漂亮俊美。如果将“自名秦罗敷”译  相似文献   

10.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论积贮疏》一文中有“政治未毕通也”一句,课本注释为:“意思是,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教学参考书》译为:“政治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这两种说法都把“政治”当作和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差不多的一个词语,以致不能准确地把握文句的原意。  相似文献   

12.
对于作文方法 ,古代文论家们主张“以意运法” ,而反对“依法行文。”所谓“以意运法” ,是指写作文时只考虑把自己心头的意思恰当地表达出来 ,而不去想作文方法 ;随着意思的表达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用到某些作文方法的 ,就像“意思”自己会寻找方法一样。所谓“依法行文” ,是指写作文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而是想到作文方法 ,为了运用某种方法 ,对内容不惜削足适履 ,生拉硬扯 ,甚至胡编乱造。古人主张“以意运法” ,反对“依法行文”是非常正确的。有位语言文字学家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个事实 ,说一位不识几个字的农村妇女 ,…  相似文献   

13.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意思是说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有余奉献给社会。教师就是这样的一类人,把自己的所知所悟,与学生共享,达到共同进步。数学课堂上的“道”,既可以理解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教师传授知识过程所用的方法、途径。那么,  相似文献   

14.
<正> 《红楼梦》的“梦”是广义的“梦幻”的意思。由于当时文字狱的重压,不能直抒胸臆,故以“梦幻”的“满纸荒唐官”来寄寓自己的“一把辛酸泪”。而作者在小说中又写了许多真正的梦,这些形形色色的梦体现了作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特色,也表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本文试就《红楼梦》中对于梦的刻划描写,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释“得”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唇焦口燥呼不得”一句,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文是这样注释的:“意思是喊得口干也没有效果。”这样注释,既没有正确地体现出诗句原有的结构,也误解了本来的意思,所以,这样解释是不准确的。“呼不得”的“得”是助动词,是“能够”的意思,“呼不得”即“不能呼”。让我们简单说明“得”的语义和语法作用的衍变。“得”最初是动词,其基本意义是“获  相似文献   

16.
贵刊2006年第1期刊登了刘孟斌老师的《“少一人”少的是谁》一文,文中认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山东兄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少一人”少的是“作者自己”首先,“兄弟”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哥哥和弟弟”别无他义。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的意思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对“兄弟”的解释是: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而刘老师把古诗中的“兄弟”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把“招领启事”、“寻物启事”等误写成“招领启示”、“寻物启示”。这是由于不知道“启事”是什么意思造成的。古人所谓“启”是一种文体,它的意思是“陈述”,“启事”是陈述事情的书信。后来报纸上发表的公开信也叫“启事”,现指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而“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可见这两个词的意义大不相同。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8.
“比”     
“比”的写法很形象。瞧,多像两个并列的、挨得很近的人呀。“比”的意思很有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比”是指挨得很近。“鳞次栉(zhì)比”中的“比”是排列的意思,指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当然,小朋友现在学的、也是我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思是:两个东西在一起,相互比较、较量。如“比较、比赛、比美、评比”等等。“比”的故事可多啦。读了这些故事,你们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了《蘑菇该奖给谁》就会明白:小白兔跟骏马比跑步,虽然落在骏马后面,但是他敢和高手比,所以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跟比自…  相似文献   

19.
“执著”,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固著于事物而不离的意思。后来亦泛指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脱。“执着”,原是指用手拿着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表示“把XX看成什么”或“把XX作为什么”这个意思的“当Zuo”究竟应该写作“当做”,还是应该写作“当作”?多年来,这组异形词并行并用,各种辞书也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