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读题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效果讲,标题应是新闻的灵魂。制作一则好的标题,无疑会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面对海量的信息,读者往往要通过对标题的选择来选择新闻。这样,只有形象、生动的标题,才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注意力,起到好的传播效果。这也就是本文所谓“读题时代”的阐释。一、标题制作:大标题化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各类报纸适应这一要求,在制作标题时走向了大标题化。大标题化的表现之一是大标题的广泛应用。大标题又称通栏题、横…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新闻的“文眼”。标题“有神”、“传神”,才能显出文章的“精神”,才能很好地实现新闻价值。因此,作为语言的艺术,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重视。在新闻的大干世界里,军事新闻由于报道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在标题制作常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语言艺术和魅力。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增色添彩,令人过目不忘;而一个淡而无味的标题,常使人视而不见。可见,标题制作是新闻工作者“十八般武艺”中重要一环,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 目前,虽然县市台已逐步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但整体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是“套路式”标题多。如会议报道的标题,往往是《我市召开某某会议》;领导活动报道的标题也是《某某参加某某活动》;工作经验性消息常常是《某某局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等等。这样的标题尽管也揭示了新闻主题,但千篇一律,令人厌烦。二是“仿古式”标题多。如写医生就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大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络标题制作的报纸化现象有待改变。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可以看作是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和开发的过程。在网络新闻中,如何真止适应网络本身的传播特点来发布新闻,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从标题的功能,及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来分析,探索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刘畅  彭磊 《新闻前哨》2021,(3):59-6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眼睛”大不大、亮不亮,直接关系到新闻的吸引力。随着主流党报的传播半径向屏端、指端延展,如何制作优秀的新媒体标题,成为党报新闻工作者直面的一道新课题。一、主流党报新媒体标题应具备的特点。1.以实为要,简洁明了,便于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采集、制作和传播的理念依托,这些原则对于新闻工作者报道什么新闻,以及怎样报道新闻起着决定性作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闻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其中对新闻真实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阐释,尤为精彩,给予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标题除了具备一般文体标题的提示功能外,还具备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信息概括功能,即提取新闻的主要信息构成标题,从而有利于受众接受,掌握新闻的信息主题。同时为了表达传播者对新闻内容的价值评判、提示新闻的重要程度,新闻工作者在拟制标题的时候,常常美化调剂版面,使标  相似文献   

8.
傅克强 《新闻前哨》2012,(10):81-82
如何使新闻作品的标题,具有能够勾住读者的眼球.并煽起其内心冲动的要素——可读性呢?这是标题制作艺术的关键所在。一、标题的可读性与新闻事实标题是新闻的组成部分.是对新闻的概括、提示或评价,是新闻内容最凝炼、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因而它必须以新闻内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并担负起传递新闻的重要使命。以最恰当的形式、最恰当的语言,将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提炼成标题.是体现新闻编辑业务素质必不可少的功力。  相似文献   

9.
张勇 《新闻爱好者》2010,(10):64-65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眉目,新闻是否具有特色,往往决定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制作既规范又具有特色的新闻标题,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制作出吸引读者的标题,应从"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挚情怀"、"修辞五彩缤纷"、"句式多种多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采集、制作和传播的理念依托,这些原则对于新闻工作者报道什么新闻,以及怎样报道新闻起着决定性作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闻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其中对新闻真实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阐释,尤为精彩,给予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1.
老新闻工作者龚志聪的《毛泽东新闻标题研究》一文是他最近研究的新成果。毛泽东同志一生撰写了不少新闻作品,许多篇目为大家所熟知。然而,专门研究毛泽东制作标题的方法和技巧,还是很少见的,读了此篇文章,会对我们如何作好新闻标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老新闻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彭朝丞和他的老伴儿王秀芬,调动他们一生积累写成的《标题的制作艺术》,经新华出版社出版并列为“新华新闻传播书系”的重要书  相似文献   

13.
杨嘉宁 《传媒》2019,(10):88-90
大数据技术为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可视化新闻报道形式已赢得受众的广泛青睐。本文从当今数据新闻的突破性进展和存在的根本问题两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分析大数据技术在独家报道和深入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当代新闻工作者应具备何种职业素养,促进大数据与新式新闻业紧密结合,最终对如何提升大数据新闻的新闻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我国数据新闻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刘世伟 《记者摇篮》2004,(5):21-21,31
一篇好的新闻,标题制作很关键。给新闻制作标题就好比“画龙点睛”。新闻按发生的地区和影响的范围可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而时事新闻则包括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的事实报道。时事新闻这种特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新闻的“眼睛”——标题必须精当。  相似文献   

15.
蒋颖 《新闻界》2003,(6):59-60
“文好题一半”这句老话的意义在当今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分量日益加重。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信息的浓缩,更是新闻的门户和眼睛。为了快速抓住读者眼球,为了更多地提供信息,编辑不仅突出标题来强化新闻信息,而且大量地直接运用标题新闻的形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大且流动疾速,读者更注重阅读标题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更倾向于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这就从形式上预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传媒竞争日趋激烈,新闻标题越来越凸显特定报纸的独有形象,并由此影响着读者对特定报纸的偏好和忠诚度,因此,报纸编辑们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标题的创新。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考察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要求,按照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及表达方式,建立信息—修辞四方格,对标题制作的"内容""形式"做一体化考量,借以帮助评论作者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制作不同类型的评论标题。  相似文献   

17.
丁波 《记者摇篮》2000,(9):22-2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既是新闻内容的精华所在,也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导读者阅读稿件的重要手段。在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的标题较难制作,固定不变的议程模式,内容涉及广泛的会议报告,常常使记者、编辑在制作标题时绞尽脑汁,难于创新。特别是每年一次的“两会”报道,程式化、老一套的标题充斥版面,  相似文献   

18.
短新闻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堪称新闻军团中的"轻骑兵",新闻群芳谱中的美艳奇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在信息如潮的时代,新、短、快、活的短新闻不仅是受众的需要,是当今媒体改革的重点,更是时代的呼唤,倡导新闻工作者写好短新闻意义重大。短新闻已然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9.
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社会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新闻队伍中的反映。它不仅腐蚀新闻队伍,毁了人才,而且严重损害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声誉,破坏着新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这股涌动在当今新闻界的浊流,危害如此之大,却又屡禁不止。其形式大多表现为个人行为和隐性行为,且已形成一定的层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0.
题好一半文,乃文人们共同的感受。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乃新闻界同仁的公认。由此可见标题的重要。新闻抢不抢眼,标题很关键。没有抢眼的标题,再好的新闻也抢不了读者的眼。 制题如同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的文字游戏。油然而生的点睛术,来自对新闻事实、新闻意境、报道意旨的深思熟虑。否则,就不可能制作出好的标题。制作标题的方法很多,如对偶、抒情、描摹、比拟、排比、悬念、引语、对比、叙述、设问等,但这些都是机械的操作方法,容易误导人们去刻意雕琢,难以出新。要使标题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必须从标题制作的三大工艺上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