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方 《高中生》2010,(30):49-49
进入高三前,小张为自己订下了一个目标:高三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一个重点本科。他还向父母拍胸作了保证。然而,高三的学习刚开始两个星期,小张就发现自己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
随想录     
《新作文》2006,(Z1)
NO.1 思想的矛盾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不经意翻阅着杂志,看到一个征文启事,突然心血来潮地想试一试。于是我就开始奋笔疾书,可是谁知等到写好一半以后却觉得实在没有必要,有那时间还不如自己看一会儿书呢!于是就这样,又有一篇还未成型的稿子被压在箱底。其实我总觉得有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可是又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思想上很是矛盾。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高考一结束,意味着我又要带着学生进入令自己郁闷、烦躁、有时觉得无计可施却又要用尽浑身解数的高三复习阶段。高三了,我想教师们采用最多并且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就是大量讲述和习题套卷训练。再带高三,我思考着做些改变,我想在这篇论文中结合名师丰富有效的高三复习指导方法,加上自己前面几次带高三学生语文复习的浅薄经验,探讨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堂的有效性。大量讲述、大量训练的基本模式取消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长此以往师生投入多,产出却少,得不偿失;学习效率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继而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学生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最终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个案基本情况男,18岁,住校,高三复读班学生,成绩中上。1.心理咨询的起因案主学习一直非常努力,但是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却非常糟糕。他回家后想好好放松身心,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复习,但是父母又因为他的高考失败、复读令家人丢脸等发生口角,于是他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心情,心情极度郁闷就提前回到学校。  相似文献   

5.
心灵阳台     
《新高考》2011,(1):63-64
如果:你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我有一大堆解不开的迷,所以想向你求教。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段,我迷惘了,感觉自己没有前途。现实中的差距让我觉得眼前就是"万丈深渊"。想放弃却又不能放弃,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就是不想让我的父亲失望。父亲为我付出了太多,我不忍心用退学来回报他,所以即使勉强也要坚持下去。人们都说,不管怎样付出总会有回报。  相似文献   

6.
爱情信箱     
青青你好: 我第一次写信给你,希望能被抽中。我今年20岁,叫芳薇。我目前正在恋爱,但我对男友的心态却老是捉摸不定。如果把自己变成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友,又怕对方觉得我没有性格。如果我做出一个有主见的样子,又怕他觉得我太大女子主义。我非常喜欢他,很想做个十全十美的女友。但又不知怎样才能牢牢抓住他的心。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芳薇  相似文献   

7.
王老师有两个学生,大毛很聪明,老师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小毛很笨,老师教他的东西他总是学不会记不住。有一天,老师出个题目考他们: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他们中间最少要放多少面镜子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脸?大毛开动脑筋,一边想呀想呀,一边比比划划,想了半天,又比划了半天,最后答案还是没有出来,他一会儿觉得要两面,一会儿又觉得要四面,到底是两面还是四面?他也说不准。小毛在一边不想也不比划,他一下子就有了答案,他说:“一面镜子也不要。”老师问他:“是这样的吗?”小毛说:“当然是。老师你看,你面向东,我面向西,我们不是不用镜子就看…  相似文献   

8.
最近,很多同学都在跟我倾诉同一个烦恼:学习遇到瓶颈,成绩怎么都提高不上去,特别焦虑。高三的赵同学说,自己几次做模拟考试的卷子总分都是570分以上,可是想提到600分,却怎么用功都提不上去。从10月份开始,他连续努力了三个月都毫无进展。沫沫说,自己读高二时成绩突飞猛进,从全班末尾到了全班前10名,老师和父母都特别开心,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罗西 《家长》2003,(Z2)
我有两个孩子,我希望大女儿黄点蓝是个服装设计师,小儿子黄点兵是个室内设计师,一对子女合起来,就是一个“好”字。我太太在一旁冷笑:“想得倒美!”确实,这只是一种幻想而已。但这不是说,孩子的未来不可以设计。你看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功夫小子释小龙从小就被他做武术教练的父亲设计成未来的成龙,现在,他已是影视武打明星,星途灿烂。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的未来,是绝对可以设计的。但是,孩子的主动权在哪里呢?黄点蓝一会儿说要当一个漂亮的科学家,一会儿又觉得做个钢琴家比较有意思,她总在不断变换自己的个人理想;4岁的黄…  相似文献   

10.
一个秋日,狐狸找到一个葡萄园,园子里的葡萄熟得透出紫色的亮光,让人垂涎欲滴。狐狸非常想吃,无奈洞口太小,自己又太胖,钻不进去。它把自己饿了几天,才得以进园。它一会儿从下吃到上,一会儿从上吃到下,开心极了。不知不觉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当它吃完葡萄想钻出园子时,却发现自己又胖得出不去了。它只好又把自己饿了几天,才得以离开葡萄园。  相似文献   

11.
雅雅是个漂亮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她自己都觉得有点不一样了——迷迷蒙蒙中一会儿觉得自己是动画片中的小公主,一会儿又觉得什么地方藏着一个大帅哥。班里的男生,雅雅一会儿喜欢一个,今天为高大伟岸的大班长倾倒,明天又为舞蹈队的酷哥流泪。雅雅觉得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古老的城堡里,住着一个白胡子的老魔法师。这几天他正在练一种使汤更鲜美的咒语。一天,他正在练,一不小心他把咒语念错了,锅里那本来美味的汤转眼间就变成了又黑又难闻的墨水了,这可怎么办呀?魔法师可傻眼了,怎样才能把墨水一样的汤再变回来呢?该念哪句咒语才管用呢?魔法师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最后他心想:我可以把所有的咒语都念一遍,直到它再变成一锅美味的汤。想着想着,他便念了起来。几个小时过去了,魔法师念了好多的咒语,那锅里的汤也随着咒语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绿,一会儿变蓝,可魔法师都不觉得满意,当后来念到一个咒语…  相似文献   

13.
好孤独     
沉重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我知道爸爸妈妈上班去了,现在家里又剩下我一个人了。放寒假以来几乎天天都这样,有什么办法呢?早晨的阳光给我增添了不少亲切感。我独自捧着书本在床上读着,阳光一会儿被遮住,一会儿又重现出来。我的心也一会儿昏暗,一会儿明亮,太阳似乎是支配我心情的指挥棒。不多一会儿,该做的都做了,我又觉得无聊起来。于是便尽量想出些怪点子来:故意把一盆水打翻,然后再用拖布把它弄干净;翻出一个布娃娃,把它当作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狠狠地批评它,后来觉得它挺可怜的,就不再数落它了。有时想到同学家去玩,找一个人聊聊,可一想…  相似文献   

14.
正雅雅是个漂亮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不一样了——迷迷蒙蒙中一会儿觉得自己是动画片中的小公主,一会儿又觉得什么地方藏着一个大帅哥。班里的男生,雅雅一会儿喜欢一个,今天为高大伟岸的大班长倾倒,明天又为舞蹈队的酷哥流泪。雅雅觉得自己很花心,可又无法让自己不胡思乱想。雅雅把心事对好朋友露露说了,露露激动地抱着雅雅,说:"告诉你,我也喜欢胡思乱想。昨天,为了都敏俊,我买了一大堆他的画片,妈妈把我骂了一个……"雅雅和露露是怎么了?是得病了吗?是真的"爱上"谁了吗?都﹃﹃﹃  相似文献   

15.
老米最近看了《哈利·波特和阿兹卡班的囚徒》后,一下子对所有跟魔幻和科幻沾边的东西都来了兴趣,他不惜血本,买了一堆DVD,连熬了几个晚上,红着眼睛看完了这些宝贝。之后,他就开始进入了一种亦幻亦真的半梦半醒状态。老米一会儿觉得自己是蜘蛛侠,一会儿又想象自己成了施瓦星格形象的终结者;他一会儿是主持正义的超人,一会儿又成了无情的外太空杀手……老米僵着关节,用机器人似的动作在办公室里走了几个来回,并面无表情地盯得其他同事心里直发毛。大家都很担心,同时准备随时逃命,因为老米的眼神实在算不得是正常的,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里面…  相似文献   

16.
好运设计     
要是今生遗憾太多,在背运的当儿,你独自呆一会儿,不妨随心所欲地设想一下自己的来世。干嘛不想想呢?我就常常这样去想。我想,倘有来世,我先要占住几项先天的优越: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譬如说一个人很笨,这该怨他自己吗?然而由此所导致的一切后果却完全要由他自己负  相似文献   

17.
儿子今年6岁。一个星期天 ,他要我们同他一块制作一个泥工作品 ,我们问他想制作什么 ,他说 :“做一个小刺猬吧!”我们与他一起到田野里挖回了红粘土 ,由他自己和好泥后开始制作 ,因是第一次泥工制作 ,孩子不知如何下手 ,我们便问他 :“刺猬看上去是什么形状的?”他想了一会儿做了一个梭形的身子 ,我们说 :“刺猬那么瘦长吗?”他于是改成了一个圆球状的身子 ,我们帮他改进成了半椭圆体 ,然后让他自己去做 ,一刻钟功夫 ,当儿子请我们观看他的作品时 ,我们吃了一惊 ,儿子的制作超出我们的想象 ,小刺猬形象很生动 ,眼睛是用小手指戳成的 ,背…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的早晨,含含的妈妈急着出门办事,可5岁的含含就是不起床,一会儿要妈妈给穿衣服,一会儿又要妈妈给拿《启蒙》。妈妈觉得很奇怪,含含最近怎么了,原来自己能做的事情,现在却都要大人帮忙。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岁,会突然出现“行为能力的倒退”,原本很多事情已经自己会做的孩子又变成了凡事依赖大人的小宝宝,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突然间退步了很多。这种行为能力倒退的现象在五六岁的孩子当中是比较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通常,五六岁的孩子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表明自己已经长大,是“大人”了,老师和家长也会拿这个标准去要求、衡量他。但事…  相似文献   

19.
我做什么事都要说“等一会儿”。这不,今天爸爸又让我写作业,他说了3遍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写。写着写着我就开起了小差,我想:如果能有个等一会儿的国家,里面的人做什么事都要等一会儿,那我就不会挨骂了,该多好啊!我想着想着,忽然,从天花板里钻出一个身体很胖、眼睛小小的小人。我吓了一跳!忙问:“你是谁?从哪里来的?”他朝我摇摇手说:“等一会儿,我先在你床上睡一会儿。”说着,他竟然真的睡着了。过了好长时间,我实在忍不住了,叫醒他,胆怯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慢吞吞地说:“我叫‘等死人’,从‘等一会儿国’来。”“‘等死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个很了不起的历史学家,叫司马光。司马光六岁那年,一天,他和姐姐在父亲书房的外屋玩。过了一会儿,他想吃零食,便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几个核桃,砸开硬壳,吃起里边的核桃仁来。他刚嚼了几下,只觉得嘴里苦涩得很,便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