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全反射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各种书籍说法各异。归结起来有如下三种叙述:1.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界面时,使光全部反射回到原媒质的现象,叫做全反射。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并且入射角≥临界角。2.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到两种媒  相似文献   

2.
从全反射现象谈光导纤维兰州铁路机械学校叶丽娜一、光导纤维传光的原理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遇到两个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若改变光线的入射角,总会找到某一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全部消失,光线被全部反射回原来的光密介质中,这...  相似文献   

3.
一般情况下,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当光通过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时,入射光就分为折射光和反射光两部分,它们的方向由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决定.然而,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就不再有折射光线,入射光全部被反射了,这就是全反射现象.那么,全反射现象如何解释呢?笔者就此作一讨论.一、全反射现象的理论分析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振动是电磁振动,光波是某一波段的电磁波.因此,光通过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时,其性质必须由电磁场理论来分析.电磁波是横波,它的电场强度E…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1.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的折射的本质是光在不同介质中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所遵循的规律——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内容为: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④当光线垂直射向  相似文献   

6.
文中用费马原理给出了光沿主截面入射时,非寻常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方向,证明了当光轴与法线之间夹角为φ时,入射光的入射角i与非寻常光之折射角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本中是这样定义全反射和临界角的:当光线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逐渐增大入射角,会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亮度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在入射角增大的过程中,“刚刚能够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叫做全反射的临界角”,这时的折射角等于90°。笔者认为这样定义全反射和临界角欠妥,而应当参照《光学》(姜建武、王耀堂、闫自治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全反射现象一节的内容来定义,并且应明确指…  相似文献   

8.
1.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判断光路光的折射规律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相似文献   

9.
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巧记方法:两种介质、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相似文献   

10.
一折射规律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巧记方法:两种介质、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相似文献   

11.
光导纤维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能传导光的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直径只有几微米到100微米左右,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当光线射到光导纤维的端面上时,光线就折射进入光导纤维内,经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从外套散逸,故光能损耗极小. 如图1,一透明塑料棒的折射率为n,光线由棒的一个端面射入,当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光将全部从另一端面射出.当入射角为i时,光在棒的内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则能保证光在棒的内侧面都能发生全反射. 由图可知,光在左端面折射时的折射角  相似文献   

12.
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的能流并不是在介质界面上只进行了全反射。而是穿入光疏介质一定深度后实现全反射的,从几何光学观点来看,入射光束不是直接在入射点处全反射的,而是稍微进入第二光疏介质后再反回光密介质,也就是说入射光在界面发生了一微小横向位移才返回光密介质。如图(一)所示。(图  相似文献   

13.
一、画折射光线 我们“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人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介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具体大多少、小多少,由于我们目前的知识还储备不够,在作图中也就只能作好大致的折射光路图。  相似文献   

14.
一、画折射光线我们"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具体大多少、小多少,由于我们目前的知识还储备不够,在作图中也就只能作好大致的折射光路图。  相似文献   

15.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但在特殊情况下,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全反射也要受到限制,本文利用薄膜干涉理论讨论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米/秒.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着_.  相似文献   

17.
<正>考点一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是相对应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3.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不一定小于入射角。例1 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  相似文献   

18.
折射率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物理量,也是考查的热点和难点.复习应使学生加深对折射率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形成以折射率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我在复习折射率时注意了以下三个加强.1折射率概念的加强 在加强折射率概念教学中注意了如下几点. (1)折射率和折射定律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的数学表达式都为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但绝对折射率强调光必须从真空(或空气)射到介质中,若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γ,则n=表示这种介质的光学特性.而折射定律表明光从一种介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全反射时的表面现象,从表面波的透入深度、相速、波长以及能流等方面论述了表面皮的特性;从而说明表面波虽亦是进入光疏介质中的波场,但跟进入光疏介质中的折射波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只有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有表面波存在,但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在光疏介质界面上所存在的波场并非表面波。  相似文献   

20.
在柏油马路上开车时,经常会看到马路前方好像有一摊水把其附近的物体反射到我们眼睛里而成倒像。为了解释该现象,我们利用激光分别对水面、粗糙桌面和实地马路表面的反射进行了观测,发现无论入射角多大,水面反射后的光斑都是单一清晰明亮的;而粗糙的桌面和马路表面在入射角相对较小时只能发生漫反射,仅当入射角接近90°掠入射时,粗糙反射面顶部构成一个有效的平面使部分光像水面反射一样形成一清晰明亮的反射光斑,可以肯定马路成像的杌理是光在马路表面掠入射时的正常反射,不是蜃景方式的全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