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文教学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学生引进到自由的写作境界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写作状态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幸福,领悟写作的技巧。要真正进入这样的境界,作为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自由作文,课堂作文也可以搞一点"私人化"写作;趣味作文,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由"写作;单元作文,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考试作文,以特别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进入状态;文学创作,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在大部分学生感到作文练习乏味,缺少激情,无内容可写;许多语文教师则"怕教作文,怕改作文"。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比较轻松地教作文,学生又怎样才能愉快地写作文呢?一、"百宝箱"助学生积累小学生生活圈子小,社会阅历不丰富,写作素材来源有限。要弥补写作材料的不足,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百宝箱"。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不断拓宽阅读面,积累语言材料;不但要让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多练笔,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了。自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情感目标,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必然途经。本文就此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然而,不少同学却惧怕作文。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要改革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制定科学、系统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指导要有创新性;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把作文看成了是在写作理论指导下的具体操作而并非是学生的心智劳动创造的成果,学生创造的灵性被扼杀。因此新时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要求是:教师首先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自己;要把作文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知识,注重体验生活;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放作文教学的可循之路有:开放选材,变无"米"为有"米";"指导"开放,弃同求异;评改开放,让呆板变活泼。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每次作文时都想写、愿写、乐写,就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小学生习作,如果能调动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位专家如是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燃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多翻一些"花样"。  相似文献   

8.
李春凤 《考试周刊》2012,(52):51-52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把学生作文由被动引上主动,首先要使学生明白作文的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再次命题要学以致用;第四要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最后,评价作文的标准要恰当。  相似文献   

11.
作文一直是师生都不愿涉足的荒漠,要突破作文教学瓶颈,使之成为春意盎然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要设法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拥有写作的"源头活水",彻底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困境。多媒体网络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进行创作提供了快捷的服务。让作文教学与网络来一次"亲密接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营造广阔的写作空间,加强师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学生怕写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教师要把握小学作文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梯度训练;积极创设写作情境,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素材,激活写作情感;指导融于鼓励之中,以教师外因促进学生内因,帮助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以来,作文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树立对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乐于写作,会写作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在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即聊、诱、赏。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把眼光放到社会中,走向开放的天地,以开放的视角写自己所见,抒自己之情,谈自己所感,那就要教师在作文中进行开放性教学。作文开放性教学,就是要建立开放型、发展式、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一、要丰富课外生活,扩大阅读,引导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二、写作中要营造氛围,自由作文,解除禁锢。讲究命题的开放性,讲究作文形式的多样性;三、评议时"呵护"亮点,培养兴趣,引导迁移,逐步把学生的写作活动引向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贾调苹 《考试周刊》2012,(43):55-55
低年级作文教学主要以看图说话为主,高年级作文以写为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多练习写以外,笔者认为还要训练学生多说。因为说是写的基础,"口头作文"是写作的桥梁,要在说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说中探索写作门径,在说中提高写作水平。因此,笔者在教学低年级口头作文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营造口头作文的良好氛围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口头作文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民初"苏南五中"盛绩的缔造者童伯章校长积极倡导作文教学改革,大胆尝试"下水作文"法,采用一题多作的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童伯章一题三作,对于现今"下水作文"有很多借鉴意义,可以解开教师下水写作的身份、学生作文表述的角度、写作文体等等的"结",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自由写作境界。  相似文献   

17.
邓勤茂 《文教资料》2011,(32):72-73
当前,学生怕写作文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既有学生的因素,又有教师的因素。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坚持"二多":一是师生多阅读、勤写作;二是指导学生多与外界沟通,包括跟师长沟通、与同学沟通和与网络沟通等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谢育生 《学子》2012,(10):34-34
一、激发兴趣,才能"放飞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愿写、乐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作文教学既要遵循教材的写作要求,又不能死搬硬套,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写。学生的素质有区别,对于写作的要求也要给予区别对待,才不会使有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在每次作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选...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为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可谓煞费苦心。然而,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厌学作文,毫无写作兴趣。要把"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我想写",就得充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一、激发成功动机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上有一种强烈的成功需要,因此,激发写作上的成功动机,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怎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呢?  相似文献   

20.
蔺慧丽 《学周刊C版》2014,(10):158-159
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也曾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是古人对读书与写作经验的总结。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素材积累"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即便是信息发达的今天,它仍然是指导作文的金玉良言。写作素材的贫乏,使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无话可说;写作素材陈旧,使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时至今日,仍然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顽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