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单位"     
易中天 《文化博览》2006,(12):36-37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粮";如果在国营企业里工作,便有"铁饭碗";如果在三资企业工作,则有"金饭碗";如  相似文献   

2.
除了本职工作外,我还兼职保险业务经理。在业余时间,经常一个人外出跑业务。上个周末,我乘公交车拜访客户,由于自己一时粗心,文件包被盗了,那里面装着我的所有客户资料、有关文件和我的名片。正当我懊悔气恼的时候,突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不好意思!你的包在我手里。这个包对我没有任何用处,我想对你很重要。我很想还给你。可是现在的社会讲究经济效益,坦白地说,我希望得到你的补偿。如果你愿意的话,需付款500元,请斟酌考虑一下。具体交易办法下次告诉你!"我看着短信内容,自己思忖一番,给小偷回复这样一条短信:"正如您说的那样,这个包对我很重要。我很想赎回它,我想我们是否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您知道,您的工作充满了各种风险,稍有不慎可能遇到意外。如果您愿意,您可以投保我们公司最新推出的意外伤害保险,这样您就可以放心工作了!顺便告诉您,意外伤害保险每单最低投保1500元。我很愿意为您服务!"发出短信之后,我等了一会儿,对方回复了短信:"谢谢你的关心!我想了一下,工作确实充满了风  相似文献   

3.
漂泊 《职业圈》2011,(22):90-9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说得过于绝对,它与当今企业实际的管理要求相脱节。如果哪个老板“用人不疑”,企业肯定要被整得一塌糊涂,如果哪个老板“疑人不用”,那么,在他公司里除了他自己,再也找不到让他不疑的人,那样,公司里的人都得走掉。凡是说“用人不疑,  相似文献   

4.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说得过于绝对,它与当今企业实际的管理要求相脱节。如果哪个老板“用人不疑”,企业肯定要被整得一塌糊涂,如果哪个老板“疑人不用”,那么,在他公司里除了他自己,再也找不到让他不疑的人,那样,公司里的人都得走掉。凡是说“用人不疑,  相似文献   

5.
漂泊 《职业圈》2011,(21):90-9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说得过于绝对,它与当今企业实际的管理要求相脱节。如果哪个老板“用人不疑”,企业肯定要被整得一塌糊涂,如果哪个老板“疑人不用”,那么,在他公司里除了他自己,再也找不到让他不疑的人,那样,公司里的人都得走掉。凡是说“用人不疑,  相似文献   

6.
我们回头见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医生曾经告诉我说,如果我去您那儿吃煎饼,您会很高兴。我非常想去您那里做客,但是没有时间,一会儿是化疗,一会儿是放疗……也许,您可以来看我——如果这样,我会很高兴的……"这是一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孩子写给总统普京的一封信。这个孩子名叫季姆卡,他因患有严重的白血病而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后来,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医生不得不建议把他送到莫斯科接受治疗。因为季姆卡不愿意前往莫斯科治疗,医生们于是骗他说:"在莫斯科可以到普京总统那儿去吃煎饼。"就这样,有关普京总统会请吃煎饼的想法在季姆卡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到了莫斯科一家医院后,季姆卡很快就给普京总统写下了上面那封信。信发出后不久,季姆卡收到了一张贺卡和一辆遥控小  相似文献   

7.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做这件事情,要为你赚钱,并且能够做大,但仅仅是为了赚钱是不够的。价值观可以使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特别重要。像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肯定愿意跟一个好人打交道。如果这个人不好,他再有钱,再有才华你也不敢重用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让老百姓感到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委托给你,这样事情才能够做大。比如你办了一个印刷厂,造出来的纸可以传播文化,但是产生的污水却污染江河,这样的老板价值观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做好事的同时又做坏事,这是让我们深恶痛绝的事情,所以正确的价值观让你行走的时候就多一份阳光。  相似文献   

8.
俞敏洪 《职业圈》2012,(19):45-45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你做这件事情,要为你赚钱,并且能够做大,但仅仅是为了赚钱是不够的。价值观可以使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特别重要。像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肯定愿意跟一个好人打交道。如果这个人不好,他再有钱,再有才华你也不敢重用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让老百姓感到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委托给你,这样事情才能够做大。比如你办了一个印刷厂,造出来的纸可以传播文化,但是产生的污水却污染江河,这样的老板价值观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做好事的同时又做坏事,这是让我们深恶痛绝的事情,所以正确的价值观让你行走的时候就多一份阳光。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的纽约,有一家“独一无二时装店”,生意十分兴隆。店老板在销售各种款式的男女服装的同时,还在店里开辟了一个创作“作品”的“艺术角”,供人们对那些没有图案的新衣服进行创作和艺术加工之用。顾客如果愿意,可以用几美元选购一件白色圆领衫,然后免费使用“艺术角”里的绘画工具和不褪色的颜料,在圆领衫上随意画上图案,过一把“绘画瘾”。倘若有必要,想请作画人为自己设计绘制图案,每件只需交付七八美元的绘画费。一些顾客最欣赏“自然创作”,因为它可以让人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创作”的过程也十分有趣:先将颜料涂抹在一个特制的转盘…  相似文献   

10.
清水闲草     
荇菜 很多年没有见到荇菜了。 本来,荇菜是水乡的普通水草,也是农民眼中的闲草,在过去的乡村河流里,它们随处可见。然而,这几年我找遍了偌大的故园乡野,却没有发现哪个河流、池塘、湖泊还有荇菜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黄斌 《职业圈》2014,(19):52-53
在欧美,如果哪个好莱坞明星或者亿万富豪想买个私人岛屿,他脑中首先出现的很可能是法哈德·维拉迪先生那憨厚的笑容。因为四十余年来,全球私人岛屿交易的一半以上都出自他手,从电影明星梅尔·吉布森到伊朗王子沙拉姆都是他的客户。  相似文献   

12.
老艺术家吴冠中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虚谷活到现在,他很想请这位清代画家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中也借主人公之口说:"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  相似文献   

13.
“晴朗的一天,大人们都去山上劳作,只剩下两个孩子在院中玩耍。偌大的宅子里一个人都没有,静得人。 突然,不知是宅子的哪个厅房里传皋了“沙沙”的扫帚声。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浩浩荡荡,惊涛拍岸,中国社会心浮气躁,物欲横流的当下,探讨文化、切磋文化、交流文化、追寻文化,是现代企业的应势之举.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企业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如果没有文化,企业就是乌合之众--各行其是;如果没有文化,企业就会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如果没有文化,企业就会成为地主老财--只富不贵;如果没有文化,企业就会患"扁平足"--走不快,也走不远;如果没有文化,企业就会"折翅"--飞不起来,也飞不高.  相似文献   

15.
如果要问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富?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美国、日本或瑞士。其实最有钱的是中东沙漠小国卡塔尔。美国《金融杂志》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卡塔尔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90149美元,雄居全球第一!近日它又因奇迹般地获得了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引起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同住"地球村",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存、休戚相关,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共同面临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独自应对,也没有谁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作为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脾气无用论     
上帝造好人类之后,开始保持沉默。世间似乎没有任何渠道传过来上帝对人的评价。上帝可能不愿意说,也许说不过来,人太多。如果上帝观人之成败并做一小结的话,或许说,人之败不在文化深浅,用功深浅,智力深浅,一半败在自己的脾气上。现代人强调学历,忽略修养。一个人即使念100个大学,学到的也仅仅是工具而非人生,西方王室成员确有念十五个大学的,他们没事干。工具如李逵之板斧,大姑娘之绣花针,是人力人意的巨化细化。工具不是人。  相似文献   

18.
闲话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而且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事实上,举凡一切与“大事”无关的“小事”,与“公事”无关的“私事”,与“正事”无关的“闲事”,以及一切不愿意、不能够,或者不值得摆在桌面上公然进行的议论和批评,都可以成为“闲话”,或被视为“闲话”。不过,说得多的,还是他人的私事,和对他人的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5,(6)
在中国这个拥有3亿多手机用户的 大国,开通彩铃业务的用户尚不足10 %。以近邻韩国为例,彩铃业务已经吸 引了70%的手机用户。如果中国50% 的手机用户都愿意给彩铃捧场,参照 广东移动平均每月5元服务费再加上2  相似文献   

20.
隆冬季节让很多出门在外的朋友感觉痛苦不堪,如果有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发热产品随时温暖自己多好。其实,这种可随身携带并随时启动加热的“速效热宝”早已问世,但却始终没有火起来,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