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显然,德育在地理新课程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其列为了首要的、突出的目标.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其列为了首要的、突出的目标。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地理教育的三维结构模式,将地理教育的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地理教育要促进学生知、能、情的全面发展.其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合格人才,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更是学校、家庭、社区全面育人的标准.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教育是由认知教育(智育)、德育、技能教育和美育等构成的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德育以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基础,以形成特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任务。德育必须寓于认知教育之中,成功的德育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德育的新视角中学物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德育的新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正如郝京华教…  相似文献   

6.
吕莹莹 《考试周刊》2009,(46):163-164
《历史课程标准》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并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难点。本文作者就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相对于硬邦邦的说教,学生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属于德育的范畴.物理课程为学生品德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开展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心理素质、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杨丽丽 《考试周刊》2014,(50):125-125
在高中教学中,虽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但是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政治课堂教学是一门德育课程,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理应得到加强。鉴于此,本文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为突破口,探讨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育价值,以期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列入课程标准中,使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教育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师在情感教育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地理教学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伟英 《生活教育》2014,(14):110-111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制定德育考核标准,实施德育目标教学,定期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举办专题演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七岁的中职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2009年秋季起,按照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本轮课程改革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重视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将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写进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大纲中,可看出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与实施阶段的对应问题成为中职德育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多方面探讨职业价值观教育在德育课堂中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放在首位,既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又发扬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德育的传统.把语文德育具体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是避免了对语文德育的窄化理解。解放以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下,把语文德育单纯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无视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使语文课程变成政治课程的附庸。事实上语文课程若失去了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初中政治教学是一门德育课程,要将特有的德育任务完成,课程教育就是其完成德育任务的主渠道。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则是把学生当成是道德思想建设的一大主体,强调以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强调"引导"与"教育"的结合,推动学生在价值观、态度、情感、认知、智力和知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和谐、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初中地理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日常的知识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地理教育既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品学兼优的有用之才,是地理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地理课堂教学永恒的旋律,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教育既是教育内容又是教育方法,应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情感教育仍是薄弱环节。因此,从教育内容、学生自身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角度反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历史教学三大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他的完成与否 ,关系着历史课的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本文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 ,以《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任务为参照 ,浅析这一目标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它的教学实施策略。一、中学历史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特征在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新课程理念下 ,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彰显 ,而作为主要承载这一功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 .地位的独立性《历史教学大纲》虽然也把思想教育作为历史…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新《标准》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比已往任何一个教学大纲,都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教学大纲一直试图仅仅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达到全面培养学科素养的目标,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而<标准>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一起纳入科学素养的范畴,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准>在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所呈现的课程目标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扭转了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历史教育要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这已经成为今天史学界和教育界的共识。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了生机和动力,使中学历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高考的需要,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点,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更体现了对学生一生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