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缩略语是一种便捷的简化语言形式,在日常表达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语言学界对此现象也很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可以说缩略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缩略语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使缩略语的运用方面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字母缩略语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包括汉语中出现了自产的外文字母缩略语、纯粹的外文字母缩略语的灵活运用、含有汉语语素的字母缩略语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语和谐音的字母缩略语等。在承认这些新特点给现代汉语带来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同时,语言学界也要正视其带来的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良倾向,以必要性、明确性和针对性为原则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3.
缩略语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现代汉语中的突出现象,也是交际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用语。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反映在语言中,就要求人们以最大的传输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传输最大的信息量,由此缩略语应运而生。缩略语在交际语言中的广泛使用也造成了一些缩略语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因此应确立一些原则来指导缩略语的规范使用,使之发挥它的有利功效,以适应不断加快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缩略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体育词汇中也存在大量缩略语。本文对英汉体育词汇的缩略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的一些主要构成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代我国新闻传媒中字母缩略语的使用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字母缩略语具有数量多、范围广、系列化、能产性等四个特点,并出现诸多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新闻传媒应当在国家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控制字母缩略语的数量,规范字母缩略语使用的场合,杜绝用字母缩略语代替本民族事物,统一字母缩略语的注释方式。  相似文献   

6.
英汉数字缩略语的语用修辞功能对比及翻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汉语言中的数字缩略语大量涌现,在大众媒体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语言研究者们已开始关注这种语言使用上的经济现象,但针对英汉数字缩略语的对比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英汉数字缩略语的结构对比,及其语用修辞功能分析,简要阐述了数字缩略语的汉英互译方法及对语言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洁  曹丽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17-119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使人们对情感隐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英汉两种文化的角度来支持隐喻的现代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8.
缩略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汉语中的缩略现象由来已久,也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目前现有的研究,多是关于缩略的分类,或是从意义上、修辞上探究缩略的构造原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缩略的并不多。若从认知相似性的视角对缩略进行深入考察,或可加深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宋美凤 《成才之路》2010,(10):I0017-I0018
中学生处在语言学习阶段,规范的语言表达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缩略语使用的角度,从表意明确、词形单一、注意使用范围、约定俗成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学生对缩略话使用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12,(71):23-2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饶宏泉 《学语文》2007,(1):43-44
缩略构成的单位,称为缩略语。汉语自古而今都存在缩略语,这是语言运用产生的必然结果。语言学界对缩略语研究向来比较重视,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各种类型的辞书也竟相收录,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缩略语词典。可见,缩略语的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会碰到缩略语的使用问题,本文拟对缩略语的缩略方式、特点、缩略心理和缩略规范等问题略加介绍和分析,希望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英汉缩略语对比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略语以简洁著称,符合语言的省力经济原则。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缩略语,且使用范围日趋广泛。隶属不同语系,英汉缩略语在各自构成方式和缩略结果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柳学永 《考试周刊》2009,(32):32-33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汉语中的“眼”的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了两种语言在“眼”的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英汉“眼”的表达之间相似性大于差异性。这是因为英汉人体隐喻同样源于身体经验.具有共同的生理、心理基础,即认知的普遍性。同时,英汉人体隐喻在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各种语言中缩略语的数量都有了飞快的增长。在经济原则的驱动下,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比较喜欢运用缩略语。这也体现了缩略语的重要语用价值。即缩略语的交际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和语言学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性别歧视问题在语言学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研究往往集中在社会语言学框架内,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其相关理论也被应用到了语言性别歧视研究中。认知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方式,笔者将从认知隐喻的视角来探讨英汉语言中广泛存在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分别列举了三个典型的隐喻域并从象似性和文化范式视角对其进行解读,试图挖掘出语言性别歧视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6.
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英汉缩略语构成能力以及现实中发展、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文章认为,无论是从构词能力还是绝对数量的增长,以及抽样文本中缩略语相对数量的对比,都显示英语缩略语的拓展性要比汉语强,饱和度要比汉语高.文章还从不同层面分析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对正确使用汉语缩略语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动词在语法语义结构上具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英汉动词互译时,要结合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英汉动词互译原则,既注重传统语言学视角下的词类转换,又要开拓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词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缩略语是各种语言中共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为了便于使用,人们尽可能使语言简便,因此近年来缩略语在各种语言中迅猛发展,俄汉语当然也不例外。俄汉缩略语的构成是有一定原由的,文章主要从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两大方面来分析它们的构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分析了英汉指示的异同。英汉两种语言里指示的基本层次的典型成员都是时间、方位、人称指示;非典型成员都是社会和语篇指示。两种语言的下位层次的指示在典型代表和非典型代表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诠释语用学现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一词多性、一词既多义又多性是这门语言的普遍现象,而对多义性及多功能性的了解在学习和研究这门语言过程中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从认知视角来诠释英语词汇多义性及多功能性,并对其演变的成因加以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