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职业教育服务制造强国建设方面有八个方面亮点。一、更加强调同步发展对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指南》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打造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国之"工匠",是否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关键。目前,制造业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产教融合不深入、工程实践教育弱化,人才评价使用不完善等与制造强国建设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育人体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201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承担起技术技能积累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担当,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才为本"战略指导思想,这也是五项基本指导方针之一。《中国制造2025》纲要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为此,举国上下必须要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必须走人才引领、培养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从现在开始,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在《中国制造2025》中,核心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面对着如此宏伟的蓝图和详细的规划;面对着中国制造这艘大船正当乘风破浪驶上新的风口;面对着世界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职工、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科技工程人员,准备好了吗?从本期开始,《中国职工教育》杂志将推出"2025、你如何面对"专栏。热诚欢迎广大职工、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围绕造就"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劳动者大军参与讨论。我们也将关注和报道《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展情况,介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先进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人才的支撑。同样,我国也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定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取得的成就、问题及未来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制造2025"开启高端智能化制造时代,全面提升我国经济体的供给侧要素,尤其对技能型人力资本提出调整性需求,并落实到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层面。"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应世界新工业化进程而提出的产业振兴战略计划,指出高新科技的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两方面的变革诉求。文章以温特制生产组织方式的分析为切入口,探究"中国制造2025"对技能人才的职业流动要求及其职业能力需求取向。"中国制造2025"使技能人才的职业发生变化,依据产业升级调整和产业链价值创造取向,"信息产业+制造产业+服务产业"对技能人才的专业与职业的重构——制造业技能人才面临升级与分流两方面职业流动,温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对传统制造业技能人才提出两方面的职业能力需求:一是契合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的职业能力,二是应对产业融合与职业衍生的职业能力,据此,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2025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明确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最新要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急需基于中国制造2025探索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国内市场核心竞争力。因此,该研究首先明确中国制造2025对中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二者的内在联系,其次分析新时代中职学校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终基于中国制造2025优化完善中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策略,为中职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事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贯彻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国外人才和智力保障,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际人才智力资源流动规律,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国外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0.
学术前沿     
《职教论坛》2016,(4):54-58
<正>"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李政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33期中撰文,探讨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风向,并分别从人才观、专业观、德育观、能力观、教学观、战略观和课程观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理念。作者认为,从外部动力来看,《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2025》将带来全新的制造业时代,对高等教育而言,集中反映在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上。本文基于《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动化专业的内涵与特色,提出了改革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希望引起广大同业人员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在深刻变化。面向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期,发布《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既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统筹部署,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行动安排,更是相关高校培养制造业人才的方针指引,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南》提出七项主要任务和两项重点人才工程。围绕《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随着《中国制造2025》贯彻实施,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质量素质作为制造业人才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是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的综合表现。制造业全员质量素质的高低,关系着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建设成效和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在不久前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正在"由大变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面对世界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巨大转变中,中国工人准备好了吗?"中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唐守忠用他的特殊"绝活"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小勇 《职教通讯》2017,(23):36-38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振兴的战略规划,是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在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人才,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其重点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和落地,高职院校正对原有的制造类专业进行转型和升级,以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模式;而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完善原有制造类专业内涵,重构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扩充职业院校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文章在分析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内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受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影响,我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力图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然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受到相关技能人才匮乏的制约。智能制造具有生产的整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对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上体现为专业知识的宽泛性,操作技能的高端性,能力素养的创新性。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需要基于知识+技能+素养的框架,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一是区分课程体系侧重点,做好课程整合与分层;二是明确课程价值取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构建课程开发技术路线,知识、技能、素养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口惠而实至     
<正>机器人、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等正在引发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而制造业升级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决定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李玉赋曾在《求是》撰文指出,我国2亿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总体不高、结构不合理,技术工人总量不足。这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关,比如技能形成缺乏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我国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的改变使一些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机器人代替人后,使高职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文章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了适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是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的重要举措。笔者有幸参与了该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以下仅就个人的理解谈一下学习体会。一、关于《指南》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