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敬尧 《精武》2010,(4):79-79
我生于1933年3月,受家父喜武的影响,童年我就开始习武。1942年家父盟兄李鲍武先生教我鸳鸯拳。第二年我念书时,学校的校役刘玉美先生教我陈香出洞拳,1944年家父又请孙禄堂先生的弟子于振洲先生教我形意拳。上世纪50年代初,家师领我到师伯张董僧门下学形意拳和八卦掌(张董僧先生系赵展元先生亲传徒孙,八卦掌名家刘凤春先生弟子)。因我要到北京读书,二位恩师在我临行前嘱咐我,到北京一定要拜访一下"神拳"王芗斋先生。  相似文献   

2.
丁卫 《收藏界》2011,(12):136-136
在孟喜元先生的中国书画大师人物画系列中,我最喜欢这幅陈少梅。画中的陈少梅神采清逸,不卑不亢,尽现诗书清华之气。  相似文献   

3.
1989年末,经基础民先生介绍认识了集邮家陈明昌先生。在交往中,他知道我爱好篆刻,嘱我为他刻两方石章。前读《上海集邮》,方知陈先生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13,(6):126-126
4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民族文化宫主办;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中国嘉华(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收藏界》杂志社、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新华网收藏频道协办的题为“传承民族文化·描绘美丽中华”的名家后人笔墨菁华系列书画展在民族文化宫拉开序幕。首届邀请的是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的后人——书法艺术名家罗杨先生,现代国画巨匠陈少梅先生的后人——著名国画家陈长智、林庆萍伉俪,当日在民族文化宫展出他们的作品;同时展出一些罗哲文先生、陈少梅先生鲜为人知的文物资料及影像资料。罗杨先生、陈长智先生及林庆萍女士现场为来宾题字,留下墨宝。  相似文献   

5.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0,(7):110-111
得以结识孙先生,是通过我的一个朋友,也是乒乓世界杂志的英文翻译兼编辑——陈克强先生。起因是我对他谈起想找一位纯粹业余的两面拉弧圈的男爱好者作示范,陈先生向我推荐了孙玉刚先生。  相似文献   

6.
道一居士 《武当》2010,(4):45-45
2009年《武当》第11期里,刊载有一篇介绍《内景图》的文章。据介绍说,此图为木刻版,收藏于北京白云观。1995年,友人朱道琼先生曾将此图图样寄给我一份,让我研讨并收藏。此前,我于1991年从兰州李少波先生处,还得到过《内经图》及《内经图释义》文本,说此图为碑刻,也收藏于北京白云观。  相似文献   

7.
余祥生 《收藏界》2011,(2):102-102
李烈初先生在《文房用品偶得》一文中对金农砚铭断句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载《收藏界》2010年第11期),但我觉得阐释意犹未尽,故陈浅见于后,以求教于李先生及诸同好。  相似文献   

8.
北京钓友陈先生问:以粮食为原料的钓饵,有的称软饵,有的称硬饵,请问还有哪些不同形式的钓饵,如何制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程元江 《精武》2008,(7):58-58
我是《精武》的老读者,从《精武》杂志创刊至今,我每期必看必读。陈平秋先生的多篇文章在《精武》杂志上发表后,我对余拳、苏派功夫着迷了,但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陈先生讲的余拳、苏派的故事,很是惊、悬、奇、疑。  相似文献   

10.
金煜 《收藏界》2012,(8):104
2005年6月30日,启功先生在北京仙逝,闻此噩耗顿有失去一长者、良师之痛,当我速速赶至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时,先生的亲属、朋友、学生们已在肃穆的灵堂中开始吊唁了。我与妻子献上小花圈,  相似文献   

11.
在我收藏的奥运邮品中,有一枚明信片,虽然它算不上珍贵,但肯定比较少见。这是北京孔令金先生实寄给我的《北京2008年奥申委会徽》邮资明信片(如右图),左边写着:"2001.7.13.22:08分,奥委会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0,(5):155-155
徐展堂先生钧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天轮地换之际,衷心祝愿先生新年新春愉快,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我和先生因收藏结缘,神交近十五年。蒙先生雅怀,屈尊担任《收藏》杂志名誉社长,数次邀请我去香港、北京聚会,与国内外文博界、收藏界大家交友叙谈,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先生的功德于《收藏》盖莫大焉。  相似文献   

13.
《航空模型》2014,(4):39-39
惊悉陈肇和老师去世,我心里非常难过!如果能早些知道他痛重,一定会去医院看望,现在却只能在告别仪式上向他告别了。1955年,15岁的我就被保送上了北京航空工业学校,暑假参加航模比赛时认识了陈肇和老师。  相似文献   

14.
陈中也是河南焦作人,是和贺聪敏一拨儿被陈立人教练挑进路拳道队的。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我正在业余体校练篮球,陈教练让我们打篮球实战,然后就挑上了我。后来又到郑州测试,200米一圈,跑了10圈,还考弹跳什么的,然后就跟着陈教练来北京了。”来北京时?..  相似文献   

15.
林泉宝 《武当》2007,(11):30-31
李师融先生的《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台北逸文武学书馆2007年6月初版,简称《源流阐秘》)已在国内发行。师融先生在7月初即赠我一册,精读后,深感该书切合当前形势需要,尊重历史,为太极拳的正本清源,恢复明代太极拳史,重新奠定太极拳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地位,深入揭穿“清初陈王廷首创太极拳”(简称“陈王廷创拳说”)的骗局,做出了积极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马虹 《精武》2007,(4):24-25
1974年和1975年冬天,陈照奎老师都在郑州我师弟张志俊家内部传拳。教拳之余,就教推手。回忆起来,他当时传授的陈氏推手锻炼方法非常丰富,大体上有十种之多,如单推手(其中又分三种)、挽花、合步、顺步、大(?)、进一退一、进三退三、圆形推手、烂踩花、散推等。其中,圆形推手最令人感兴趣。后来,根据北京刘晚苍先生介绍,知道吴氏太极拳也有圆形推手。但将两者比较起来,其步法、手法、技法都不相同,陈氏所传圆形推手的实战价值尤为突出。今特将陈照奎先生所传授的圆形推手及其技击法,以图文加以介绍,以飨推手爱好者。  相似文献   

17.
互动空间     
湖南长沙陈先生:《体育博览》看了很多年,专业的体育资讯,内容全面。美中不足的就是局限性太强。现在杂志改版后我也看了几期,《运动健康》基本已经贴近读者的生活,与时代接轨,希望再接再励。北京小超:我是一个户外运动的爱好者,看过《运动健康》。图片一般,栏目给人比较散比较死板的感觉,我的意见是能不能每期有一个重点专栏,或者围绕一个运动项目做一个策划?如果针对这方面的话题,我想每期推出的时候都会有吸引人的亮点。天津缨子杂志封面和内容是个永远也扯不清的话题,个人的感觉不能代表大众。不过我很喜欢《运动健康》的新风格,已经开…  相似文献   

18.
赵岳 《集邮博览》2015,(1):10-11
12月6日深夜,我接到一位邮友从香港打来的电话,说北京的赵人龙先生过世了,这时从微信的朋友圈内我也看到了北京市东城区集邮协会和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联合发出的悼念文章。很快我的脑海中急速划过了几帧画面,转瞬间思绪也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那是2004年,嘉德秋拍在上海巡展。丁劲松先生打电话问我,下午有没有时间陪他去金茂大酒店看一个展览。记得是去"林崧邮品收藏"的预展现场看一枚邮票,  相似文献   

19.
罗名花 《武当》2003,(1):29-31
前言陈式新架太极拳说,始于唐豪先生。1930年,他在陈氏族人陈子明的陪同下去陈家沟访问,撰写了“太极拳的发展及其源流”一文。其中讲:陈沟新架十三势的编者是陈氏十四世陈有本,他和陈长兴同辈。  相似文献   

20.
周到 《乒乓世界》2006,(4):20-22
3月10日、飞机抵达北京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坐着出租车回家,我突然感觉身心俱疲。二十几个小时前。我在厦门,作为现场唯一的记者,亲眼目睹了刘国梁宣布对爱将陈圮的处罚,亲耳听到眼睛肿肿的陈圮念自己的检讨书,亲手把这一新闻从厦门传送到每一位关心中国乒乓球队的球迷们面前。我想。这一刻是陈圮的历史,同时也成为了我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