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球劈腿功     
想在网球界立足,不单要技术好、心态好,身体好,看看大牌们练就的劈腿功,就知道成绩的背后,是大腿韧带的足够坚韧和有弹性。这虽称不上什么盖世神功,但也算一门常人难学的技术了。  相似文献   

2.
一、释意所谓功态养生法,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将自身置于功中状态。那么,什么是功态呢?功态是多种养生功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由于功态是这些养生法的高级阶段,因此,修炼者必须经过相当过程后才能达到这个  相似文献   

3.
由于武术套路是由许多单个动作组成的,方向多变,路线复杂,并要神形兼备,所以很多教师感到武术“难教”,学生感到武术“难学”,学会后又“忘得快”。为了克服“难教、难学”和“忘得快”的现象,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笔者积30年教学经验,从示范角度出发,打破一般项目的常规教法,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效果。 1.异速示范法:这是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及不同的时机确定的不同速度的示范方法。例如:第1节课可采用正规  相似文献   

4.
这是Kris Brenner女士在向你介绍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站桩功及习 练体会。这位在中国追求中国功夫已达五年之久的美国武术迷的体会是:如果练太极拳的人是一棵树,那么,站桩功就像在为这棵树浇水,以便使根扎得更深。若想真正练好太极拳,并且得到深厚的内功,你就必须得练站桩,以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凌召 《武当》2016,(4):12-14
中华武学博精深,南北宗派数万千。融贯汇聚化流通,万法归一旷古今。功技涵容十二劲,千拳万路气为先。化武演道于一体,内外诸派皆罕见。祖师劲法传至今,世人鲜有窥其真。阐明道理揆用意,树茂枝圆根必深。自古武道皆惊天,多少功家达此境。唯有流通真秘术,功技演道妙如神。莫言真宗多浩渺,余注纸墨飞云烟。九州环宇寻至真,今把秘诀说与君。  相似文献   

6.
巧拿是一种非常巧妙奇微的实用武技,非经长时间的练习和揣摩,是很难体悟到真窍妙义。拳语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百招巧为先,劲力在其间。巧拿特别注重练功、练劲,指爪功是巧拿的必修功法,指功主练手指尖的戳点功夫,爪功主练手指腹的扣抓功夫。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现在竞技武术关键症结就是缺乏武术的“真”。“真”是武术的生命线,是武术的本源。武术的“真”需要在技击中去追求,需要在实践当中去体现。由此,改变现在的武术竞赛模式,会使武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再次焕发青春。  相似文献   

8.
楚建锋  李照山 《精武》2006,(7):39-39
所谓功态养生法,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将自身置于功中状态。那么,什么是功态呢?功态是多种养生功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由于功态是这些养生法的高级阶段,因此,修炼者必须经过相当过程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而笔者所指的功态养生法,则是一种易学易练、人人可行的养生之法。  相似文献   

9.
刘铁成  张蔚 《武当》2013,(7):9-11
《玄都玉女图》的修持,是按照传统的三昧真参法来演化行真。三昧真参法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宗传诵持、行功、演真之必修,是修持之主线。即以文观意,以音弘法,以形鉴真,得此三者之妙,则可入大乘之门。三昧真参法与密乘之三密相应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密相应演宗密教,曰身语意三密相应于佛。九脉合真而后,学术合流,而统称之曰三昧真参法,  相似文献   

10.
穆克利 《精武》2008,(7):19-19
学习太极拳首先应当明白道理。否则盲人摸象,难以练出太极真功。  相似文献   

11.
我年已八十有二,在长期推拿临床实践中总结有八种手法,即按(也是同道们常说的"点穴")、拿、滚、摩、抹、摇、揉、拽等八法,而八法之一的"拽",即"点穴"与气血的关系。人们一向认为少林为外家拳,武当为内家拳。又认为外家拳以刚为主,内家拳以柔为主。岂不知少林中的功法之一——点穴功却以柔克刚。由此可见,少林亦有柔术。"点穴"功法难学、难练,其功理奥妙,所以,流传至今,练习点穴功的人或会点穴功的人实在太少了。点穴的理论与其功法,不但是制服对手的武功,也是治疗疾病的疗法。从医武结合的观点来讲,它可以解人之危。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高中毕业生。去年高校考试落榜后,从老家辽宁到了河南郑州市,想去少林寺学点真功  相似文献   

13.
李剑方 《武当》2006,(2):11-13
太极真功到底是一种什么功夫,有志于此者不可不详察焉。笔者有幸先后跟随数位大师习练各式内功拳,虽自知驽钝,功浅识微,但有幸亲眼得见并领略过先辈大师炉火纯青的太极真功,对此梦寐以求,并常常揣摩其中奥妙,有时似乎偶有所得。太极功夫博大精深,形意悉备,难以尽言。领会前人真知灼见, 结合自己点滴体会,我以为,就太极功夫的练用内涵及特点而言,最能代表太极功夫的主要是三种功夫, 即松柔功夫、知觉功夫和内劲功夫,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杜子宇 《武当》2013,(10):16-18
李派太极拳的修炼以人合天为宗旨,以人天相应为法统,故以动静兼炼、性命双修为法体,是以拳功相融、性命归一为真功。静以修性,动以修命,性命互济而益生延年,成才成器而器成道用,善美人生。  相似文献   

15.
武当武术的三大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瑰宝,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产生于道教长期追求长生久视的修炼活动中,历经千百年风风雨雨,凝结着无数先贤大德心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兼内外之功融养生与技击为一炉"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她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以养生、修身、防身为目的,以静功、动功相结合的一种内功外拳为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以提升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年轻体育教师业务能力为重点,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引领年轻的体育教师练好真功,学好真功,强化自身素质;用好真功,提高教学技能。一、牢固树立年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思想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明确个人发展思路,制订阶段发展目标,引导年轻体育教师进行成长前的自我觉醒。在培养过程中个,应搭建平台,鼓励年轻体育教师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两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杜丽娘和林黛玉,她们共同追求着“至真之情”,渴望着“至真人性”,表现了冲破封建桎梏的中国古代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和生命意识的浮动。显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反封建礼教、追求真正爱情的道路上,从女性本我意识的觉醒到自我意识的觉悟,从女性人性价值的体认到人格价值的体认。  相似文献   

18.
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公共课,其承担着大学生的体质体能训练与人文精神培养等诸多责任。其中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往往被表述为一种真、善、美的传统价值理想的追求。为实现这一精神追求,现代体育教育有必要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人日常实用的茶文化思想中汲取有助于大学体育教育顺利开展的精神理念,将中国茶文化思想中怡、清、和、真的理念精华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最近,北京恢复工间操,这是促进高中学生做好课间操的良好契机.个人认为第八套广播体操编排较为合理.现在的各种课间操、广播体操多数较复杂、难教、难学、节奏变化过于频繁,锻炼效果也不佳,进入大学,走向社会就基本扔掉了,不利于终身练习.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首届甲A职业联赛,终以大连队、广州队和上海队名列三甲而落下大幕。 一时间,轰轰烈烈的’94甲A鏖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这三甲教头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三教头”有何真功绝技带队打出了如此优异成绩? 请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