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新闻靠跑”、“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写好新闻不容置疑的经验之谈。但是,“跑”只是深入一线的一个过程,一种下湖撒网的劳动,或者说采访所需的时间。一般说来,劳动的时间与收获应成正比,然而“跑”新闻则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采访的对象是“人”。百人百“心”(心窍、水平),百人百“姓”(性格),“跑”新闻者能够得到多少“活鱼”,重要的就靠其撒网、收网的方式、方法等灵活而过硬的技术了。因此,如何“跑”新闻值得探讨。 采访时难以获取所需要的材料——要学“绕” 记者渴望获取某种素材,但是被采访者或因诺言在先,或因其…  相似文献   

3.
记者没有万能的钥匙,他并不能打开所有的门。由于地位身份限制,由于时间空间阻隔,由于政治经济因素,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他会干着急而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4.
5.
6.
记采访时,他说的话采访对象听不懂,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接上期) 排除干扰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因素 在采访对象心理场中,记者形象是环境("E")构成的主件,但并非其全部构件,影响其心理的环境因素可谓林林总总.在某种情况下,有些因素有可能代替记者形象而成为影响其心理场的环境主导.比如,某受访者碰到了一件非常不顺心而又不愿声张的事,哪怕来采访的是金牌记者,也会成为其心理区域"应回避的目标".因此,要提高采访效率,还必须关注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彭燮 《新闻天地》2001,(10):59-59
如果你不是一个很精打细算的人,那你一定会问:采访也有成本吗?当然啦,采访就是一个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程,不然哪会有稿费?有失才有得嘛。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廖接到任务,要到一个菜农家去采访他的种菜经验。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她的花费情况是: 1.出门打车15元。(天气酷热无比,采访地点又没有公车直达,只好打车) 2.车上打了一个电话给采访对象,计2元。(在办公室忘记了一点事,只好再打电话) 3.购买矿泉水一瓶,计2元。(采访的地点在田间地头,肯  相似文献   

10.
兀立 《新闻三昧》2005,(6):56-56
重头新闻、重点报道,作一个好的标题,能起到“题好一半”的作用。但这次,汇报周玉明对张云泉的报道,写的长篇报告学(上下、4月7日8日分两天登完),为何起了《天生的信访局长》这样一个标题呢?遗憾,很遗憾。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6,(4):I0001-I0001
2006年,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向我们肆虐袭来。7、8月来,巴渝大地烈焰似火、酷暑炙烤,不少地方溪河断流、禾苗焦死、草木枯萎、山火频发,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上蔡之行,距今快30年了。那是我很难忘的一次采访。此后多年,我结下了浓浓的“上蔡情结”;上蔡人也把我这个普通的记,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王颖 《新闻传播》2013,(2):43+45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再好的新闻策划也离不开采访,再好的新闻写作,也是在采访完成之后的行为。只有把采访工作做好、做透、做足,才可能有好的、优秀的新闻作品产生。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张健 《新闻窗》2007,(3):57-57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十分必要,而采访中的某些环节同样不可忽视,也是决定新闻成败与否的关键,比如倾听。现今许多缺少经验的年轻记者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在采访中,提问需要动脑筋,记录需要找诀窍,坐而听讲还不简单吗?”实践证明,倾听并不简单,它是新闻采访技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刘邦举 《新闻窗》2005,(1):30-32
去年7月初,我因工作变动,又回到贵州日报记者部,刚到部里,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采访本,其中1条一年前记下的新闻线索跳入眼帘:惠水县羡塘乡对外出务工农民的管理,鼓励他们做到“五个一”,即:“结识一位老板,引进一个项目,学会一门技术,带回一条致富信息,娶回一名外地媳妇。”那么,一年多了,现在究竟如何了呢?向部领导汇报后,我下到惠水县,约起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的谢学斌,  相似文献   

20.
晨涛 《新闻记者》2000,(4):19-19
说到“三同”,人们并不陌生,就 是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并非过时,而且还应让这种作风在新闻界发扬光大。这里,我想结合我自己和我们沧州晚报的实践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党历来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呢?我说这里边没有窍门儿可言,“诀窍儿”只有一条,就是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体察民情,只有这样才能为之代言。 我过去当一般记者时有个习惯,外出采访每到一地,先不急于找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