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红高梁》这部小说,我自己是把它作为长篇来看待,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要写一个长篇。写完《红高梁》这个中篇之后,接下来的约稿就很多,我也就觉得余兴未尽还似乎可以接着写。(镐梁酒》《高梁殡》《狗道》《奇死》,就是在1985年、1986年这两年一鼓作气写的。这五部中篇是可以独立成篇的,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人物是连贯的。而且很多情节是交叉写的,时空打得很乱,画面切割得很碎。因为小说的叙事主人公实际上是“我”。小说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我奶奶、我爷爷、我父亲”这样一个复合的视角。为什么要采用这么一个视角?我想,这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  相似文献   

2.
“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写不出《激流三部曲》这样的作品。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的。我写的时候不是苦思苦想编造出来,我有生活、有感情要发泄,就自然地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我一直要求自己说真话,要求自己对读者负责,至今我还觉得自己过去有时做得不好。”“《家》里面高老太爷和觉新两个人是完全真实的,觉新就是写我大哥的。《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  相似文献   

3.
我今天学了第20课———《长城砖》。它讲述了一个故事:长城砖以前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可是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长城砖被人们送到美国的一座大城市去展览。它听到了人们对它的赞美,知道了自己真正的价值,懂得了一个人不能缺少自尊和自信。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缺少自信的人。我就是一个。在我第一次写作文的时候,觉得自己肯定写不好,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我一点也没有信心。可妈妈对我说:“写作文其实就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把你心里想的表达出来就好了。我相信我们的雨薇一定能写好。”听了妈妈的话我有…  相似文献   

4.
每当老师要同学们把记叙文写得生动感人的时候,总有同学说:“没什么好写的”,其意思是说,生活中的一些常事不值得写,要是有董存瑞、黄继光的事迹,我也能写得感人。可是,生活中炸碉堡、堵机枪的事情极少,而那些写常事能感人肺腑的文章却浩如烟海。但是只要你用心阅读,你就会发现,作者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细腻地描绘出来,这是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细节,是描写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它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中学生写记叙文,要写得生动感人,也必须写好细节。下面,我们来看看作家怎样运用细…  相似文献   

5.
区区 《中学生百科》2012,(18):46-48
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文章的呢?现在已经想不出到底是在哪个时间点,因为什么契机而让我喜欢上写东西。也许喜欢写作的人都会有那么种感觉,在自己脑海里,有一个故事或情节会一天天地自己长大,到了一个临界点,它好像会指挥自己把它写下来,变成文字。从小我就喜欢看书,从看童话小说、侦探小说,到有了自己喜欢的作家,开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小说家写小说,要在具体的情节中刻画人物、传达情感、呈现主旨,而细节描写几乎是小说刻画人物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细节才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才会形成鲜明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这样提及自己的创作:“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可见,他的写作不是先有主题再描写人物敷衍故事,而是先有与某种情绪冲动相伴而来的人物、情节,再构思结构、形成主题。这样,情绪、人物和情节作为作品中以激情和直觉方式最先出现的因素,就鲜明地表现了作家对事物的本能情感判断。而反复出现的类型人物和相似情节,一方面表明了作家人生探索的侧重点和路向,另一方面更是其深层心…  相似文献   

8.
青春是什么?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而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许多年前,我在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时候,心里澎湃的就是这样的感悟。那时候我常常跟着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热血沸腾,但是梦里又觉得自己已经把青春丢得远远的了,所以每个清晨都是惶恐的。身边的先生就安慰我,说何必这么伤怀呢,不然就别写了。我死命摇头——那样的话,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成长渗透着老师的心血,本次习作我们写一写曾给过自己帮助的老师。老师的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事,这些小事就像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引导着我们前进。要写好老师,我们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老师的爱护,从点滴的细节中体会到老师的关怀。这里的细节指的是把事情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绘具体。细节的描写要做到“细”、“真”、“精”。“细”,就是把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情节写具体些,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如同电视里的特写镜头。这样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习作范文《我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0.
详略,是谋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文章的主旨是否鲜明、突出,因此详略的精心安排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详”,就是用笔多,写得详密;所谓“略”,就是用笔少,写得粗略。茅盾先生曾说:“一篇作品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就是说,作品的人物、情节的描写,都不是随便增删的。也就是说,作家在处理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等等的时候,应当精心计划,该有的就必须有,该去的就必须去,该长的就必须长,该短的就必须短。这样的工作叫做‘剪  相似文献   

11.
细胞是构成人的机体的最小单位。作文也有“细胞” ,这就是“细节”。细节是组成情节的最小的基本单位。“什么叫细节呢 ?”有的同学会提出这个问题。文学作品中或记叙文中 ,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人物动作、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单位 ,就是细节。细节描写要服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用具体、生动、典型的形象反映人物事物的特征 ,增强艺术感染力。细节描写能推动情节发展 ,把人物写得丰满 ,增强文章的情趣。但不能为写细节而写细节 ,也不能堆砌细节。繁琐的细节往往淹没作品的主体 ,模糊作品的主题 ,这是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细节的真谛     
比如有人外八字,有人内八字,有人大舌头,有人好害羞,有人爱骂街,有人好吹牛。但是有这种习惯或特点的人不是一两个,所以写出来之后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很一般,不细节。当有的人写出医生在冬天给人看病的时候先要把听诊器用手温一温,然后再放到病人的胸膛上;还有某些人把厨刀借给他人总是把刀刃冲里---对着自己的时候,读者就已经很感动,觉得这就是细节了。  相似文献   

13.
细节是构成记叙性文章情节的基本单位,是情节的细胞与元件。一篇记叙文写好与坏,细节描写,特别是贯穿于情节中的人物活动的细节描写是关键环节。在记叙文写作中,如果把细节写好,就会使文章生动感人,深刻有力,能形象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题。那么,作为初中生,通过哪些途径能够提高自己细节描写的水平呢?首先,要在参加各种活动中,注意观察和发现细节。我们每天除了在教室上课学习以外,还要参加丰富多彩的多种课外活动。例如大型的运动会、各种形式的劳动、社会实践以及多种多样的参观访问等等。在参加活动之前,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李烂辉 《湖南教育》2002,(15):27-27
一、学会叙述情节。学生写记叙文最常见的问题是“空”,用说明代记叙,用议论代记叙,或者只有场面,只有一些若隐若现的人物。因此第一次训练就着重练习写好一个情节。要求只能写事,凡是和叙事无关的文字全部划掉,对那些具体地写出一个情节的文章要加以肯定。写情节,要反对凭空编造。有的学生认为写情节就要离奇,结果编造的情节违反生活规律,显得不真实,不令人信服。然而在反对编造时要鼓励想象。鼓励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之上,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象。二、学会把握细节。叙述需要一定的细节来补充,这样文章显得具体生动、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15.
:您怎样写好人物的?:作文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写毛超的时候,我要突出他的特点,脑子里一下会出现我生活中接触的那些废话蛮多的人,夸夸其谈的人,这时候我的想象会很丰富,很多东西会集中在他的身上。:怎样把文章写得生动精彩?:注重细节描写,在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给人物身上赋予他的特点。:“淘气包马小跳”的灵感来自何处?:“马小跳”是我以前教的一个学生的形象。实际上“马小跳”是我们班上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我经历了他整个小学的成长阶段,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当时的他跟“马小跳”几乎就是一…  相似文献   

16.
注意细节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为什么会具有艺术的魅力,读后使人久久不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写得有血有肉,不仅安排了足以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情节,而且细致描写了那些有助于塑造鲜明形象的细节,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真实可感。究竟什么是“细节”呢?细节,就是文学作品里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极细小的动作、景物或极细微的情节。  相似文献   

17.
生动形象 ,是记叙性文章中的一个较高的艺术因素。我们应在生动形象方面加强指导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一、细节描写的训练我们学生的作文之所以不感人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这里所说的细节 ,往往是生活中细小的事情 ,只要选取得较为典型 ,描写得较为细致 ,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就能使文章生动形象。但如果没有了它 ,文章就显得苍白 ,显得呆滞。例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中秋联欢晚会》的作文 ,第一次写只有 4 0 0多字 ,我问她为何不多写点 ,她说没东西可写了。真的没东西可写了 ?请看看文中击鼓传花这一节…  相似文献   

18.
不是东西     
1以前年轻的时候,写的小说里常常会有这样的对白。——你简直不是个东西。——我根本就不是东西,我是个人。写出来了,自己还觉得很  相似文献   

19.
“我倾心于人物”——谈曹禺剧作中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那末,曹禺作为二位戏剧大师,他在刻划人物时用了些什么“心思”呢?他那些不  相似文献   

20.
梦想•生活     
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拿起笔,写下心灵深处的文字,不知道为了啥,就是胡乱地书写,也算是倾泄吧,我觉得这是幸福。有时写着写着,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作家”,趴在桌上写的文字,就变成书上的铅字。我常常陶醉在这样的生活里,觉得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喜与忧。我梦想着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作家,写出自己,写出让人喜欢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