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施音乐新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作为目标提出,  相似文献   

2.
徐虹 《河南教育》2005,(4):40-40
音乐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奠定终身热爱音乐的基础作为目标提出,可见音乐兴趣对于音乐学习是多么重要。音乐兴趣,是指人在积极接触和认识音乐时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产生强烈、明确的指向性和探究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因此,音乐兴趣应该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  相似文献   

3.
梁侠宾 《广西教育》2007,(12A):47-47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课标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初中音乐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如下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导课堂教学、积极组织音乐类艺术实践活动、大力发展课外音乐兴趣小组。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作为目标提出,可见音乐兴趣对于音乐学习是多么重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本文以纸杯为例,阐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纸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并热爱音乐。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及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把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要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所特有的魅力,以生动贴切的讲解和主动规范的唱奏示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来巩固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程度。然而,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够合理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红 《云南教育》2001,(19):39-40
音乐课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音乐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对声响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利用音乐作品中强弱分明、缓急交错的节奏,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欣赏…  相似文献   

12.
评价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环节,每个学生本身的差异性决定音乐考试内容的多维化,音乐形式的特点决定音乐的评价形式应向多样化迈进。评价方式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能否持续的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寻找更适合当代学生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新课标中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作为目标提出,可见音乐兴趣对于音乐学习是  相似文献   

14.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音乐唱歌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巩晨 《考试周刊》2013,(36):186-18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音乐课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特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却是随着年段的提高而下降。笔者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不喜欢"音乐课"。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一、构建和谐的乐园,滋生创新的温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88):165-166
作为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合唱训练在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健康成长。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进行合唱训练,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执教者课后思考:1.用宽松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融入学习氛围。2.有效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3.发挥小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4.采用激励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自我实现的肯定。■评介者总体感受:1.把学生融入音乐活动中去学习音乐,这对“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很有好处。2.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着眼点,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符合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3.注意了“课标”提到的“提倡学科综合”。本课既有音乐与舞蹈、表演等姊妹艺术的综合,还有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比如要求说完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