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诚然,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爱好与钻研是从兴趣开始的。要使语文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去探讨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要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本试从四个方面浅述如何激发与培养中师生对《现代汉语知识》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也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成功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现代教学研究者推行的教学方法都把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放在首位,语文也不例外。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积极思维和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重要前提。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努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相似文献   

4.
陆小萍 《广西教育》2009,(28):34-34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要让体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陆小萍 《广西教育》2009,(29):34-34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要让体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的政治、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的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目前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使学生“见其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所以,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对政治课教学尤为重要。我根据中专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英语,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相似文献   

9.
兴趣萌生灵感,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宋代著名学者程顾说过“教人而未意趣,必不乐学”。没有丝毫的兴趣而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作文写作兴趣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石永芳 《中小学电教》2011,(11):120-120
<正>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是提高他们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兴趣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任何事物只有内因发生了作用,外因才会发生变化。调动了学生内心渴望学好英  相似文献   

11.
程军远 《现代教育》2003,(12):60-61
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也就有利于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对不感兴趣的东西,除非有较强的决心和较大的毅力。一般来说,是很难学的。即古人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要上好体育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我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于英语基础普遍差的技校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朱熹也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激发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也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更是学生体验知识的快乐,享受成功喜悦的佳径。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语文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尧 《现代语文》2005,(2):99-100
古人说:“教人而不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意趣盎然,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仅此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教学艺术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来传授知识,构成学生的“趣味中心”的,而教师的仪表、体态、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因素,同样有助于“趣味中心”的形成,成为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古人亦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更加轻松,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王忠林 《甘肃教育》2009,(23):63-63
乐学就是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越学越有味,乐在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何以乐之,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能否乐学、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教的课有兴趣,才会乐意学习,教与学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愿。然而,大多数教师面对的现实却并非如此。老师教得不好,课堂上枯燥乏味,实质上就是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激发出学习兴趣,结果如古人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相似文献   

18.
梅花 《小学生》2011,(4):47-4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人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记忆的迅速而且牢固。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乃乐学的源泉,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到乐教与乐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呢?在日常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史淑军 《学苑教育》2012,(21):87-87
朱熹说:“教人不见意趣,心不乐学。”大量实践证明,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有效的内在动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会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头疼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没有必趣。为什么没有必趣?“画不好”长期以来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到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学校考核美术教师也是看你培养了几个“画画”好的学生,或看你办一次画展,“画画”大赛获奖多少,形成了一个“定式”.美术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在小学低段学生兴趣很浓,到了高段兴趣减弱。中学就没有几个“喜欢”上美术课,我的同事问我“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综合评价学生用鼓励的方法去欣赏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