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6日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后,《河南日报》娱乐新闻版策划先行,先后在两周内连续推出了27篇新闻报道、专栏、评论和背景资料,客观公正地展现了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全过程,让中国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奥斯卡。这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尽管同时期省会其他报纸的娱乐版面也对奥斯卡进行了重点报道,但《河南日报》的报道却是其中最具规模、最有章法、分寸把握最好的。策划,使《河南日报》在与都市报的“奥斯卡”竞争中脱颖而出,打了一场有备而来的漂亮仗。作为这次策划的参与者,回顾“奥斯卡”报道经历,感觉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
所谓针对性强的好报道,就是准确摸清受众所需所想,有的放矢地组织和采写出来的报道。荣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的《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载《前进报》2000年9月4日)一稿,就是一篇针对性强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信阳日报加强新闻策划,不仅提高了报纸的社会效益,而且也提高了报纸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信阳日报的实践,就如何进行策划,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选题要准——围绕最佳“结合点”进行策划。作为党报,要弘扬主旋律,及时准确地报道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方针、政策;同时要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也就是围绕“上头”的要求和“下头”的需要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行选题策划,既让党委政府满意,又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去年,信阳撤地设市后,新的市委、市政府把1998年定为“务实年”,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在群众中树立新的形象。而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正是群众所希望的,也是群众最关注的,信阳日报抓住这一主题,除及时报道会议的主要精神外,会后重点将贯彻落实务实工作作风的精神作为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策划,在一版显著位置连续发表《不尚空谈干实事》、《真心实意想干事》、《勤奋学习能干事》、《义无反顾敢干事》、《实  相似文献   

4.
孔祥福  严华 《新闻前哨》2006,(10):44-45
2006年2月底以来,《楚天金报》连续推出了几组值得关注的热点民生新闻:《乙醇汽油用得好吗》、《“一炉烧饼”引发的反思》、《关注老通城命运》、《餐饮发票,说声要你不容易》、《关注武汉驾培市场》、《香辣虾火爆的背后》、《玫瑰陷阱到底有多深》、《少用塑料袋重提菜篮子》、《武汉气象观测站无奈搬家》、《土味野味,一个美丽的概念》、《菜场的秤怎么了》等等。这些报道大多引起较强的社会反响,有的被省委及武汉市委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并批示;有的被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专题表扬;有的被评为一季度湖北新闻宣传好稿;有的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促进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的还演化成一场公益活动,正持续广泛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恩施晚报》本着"担当责任,关注民生"的办报思想,在民生报道方面认真策划,拓宽渠道,努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自2008年开始,《恩施晚报》已连续5年发起"帮困难群众过年"活动,搭建平台,让市民与困难群众牵手,让记者走进社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年的燃眉之急。笔者从本组报道的新闻线索来源、调查采访过程、报道方式、解决问题途径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简析如何提升  相似文献   

6.
谈"策划"     
仁义 《传媒》2002,(11):1
“策划”,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筹划、谋划。 现在,在新闻界,“策划”一词非常时髦。不仅发行要策划,广告要策划,经营活动要策划,版面栏目要策划,而且新闻也要策划。比如,策划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会议报道等,策划道报中的大战役、小战役等。 如果策划得好,报纸符合宣传方针,符合管理规定,发行上去了,广告上去了,经营搞好了,质量  相似文献   

7.
5月20日至6月4日,短短半个月内《经济日报》集中推出了一组以“为农民增收想实招”为主题的系列报道,该组报道因精心策划,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这组报道是:《让多的好起来让好的多起来——湖南如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龙头带动中介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推动——吉林农民增收有道》、《农字号乡企在苏北崛起》、《淮阴强化服务手段 加快增收步伐》、《增收要有新思路》、《“三高农业”打开增收致富门》、《小小西红柿 红了一片天》等等。他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形式、不同手段,为的是一个目的——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若文 《今传媒》2005,(10):32-33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大型媒体以及省级诸多媒体,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报道。与以往相比,其着重点有了明显的拓展,报道策划理念也随之刷新了。报道着重点的拓展由“白领”拓展到“蓝领”:展现了现代工人的崭新形象。“蓝领”在报道中的频频出现,是各大媒体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鼓与呼中引人瞩目的一点。在这方面,相继推出了“从搬道工人到铁路信息自动控制领域专家”的罗东元,“驾驶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纺织设备”的电器…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新疆日报》已刊发新闻评论、辅导材料、动态消息、理论文章、人物专访、新闻故事(图片)、典型报道等150余篇(幅),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宣传好,要使宣传报道独具特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建设”、“规范”与“鞭挞”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运用好公民道德建设宣传的“度量 将“建设”作为宣传重点.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之 “度”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这家企业,对报纸来说,要强化深度报道,提高办报质量,同样需要策划好点子。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由此可见,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应。 从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情况来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赢得5块“金牌”,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精心策划。《经济日报》报道为什么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也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篇”和二版开设的  相似文献   

11.
处于报社前沿阵地的记者,要想真正落实好报社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思想,提高稿件质量,必须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以深度报道选题为龙头,可对宣传报道时效性的进一步提高,报道覆盖面的进一步拓展,报道深度的进一步增长,进而起到对重点工作的配合和促进作用。吃透“宏观、微观”精神定准舆论的“引导点”深度报道的策划,就是根据阶段性中心工作或针对某一重大事件,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大规模、连续性、集中性重点报道。适时地组织深度报道选题,聚集了舆论强势,就会引发“立体效应”。而吃透精神,确定好宣传基调,超前策划,是策划好重点报道选题最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深圳、广州两地的报纸经过精心策划,内容全面刷新,面貌焕然一新,报道策划及版面设计上出现不少亮点,值得品评。 新世纪第一天和第二天,《深圳商报》在封面版用大幅照片压题的方式,连续推出了《我们幸运——我们跨越两千年》和《我们欢乐——我们开创新的世纪》两篇“祝福新世纪”的编辑部文章;1月1日至3日,《深圳商报》连续三天用近百版篇幅推出“经济100年”系列特刊,通过“百年大事”、“百年发明”、“百年民生”三个主题,回顾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的重大事件、重大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虽是“旧闻”,却不失新意,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史料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31日,《解放军报》“读者之友”专版刊出署名“边关”的来信。并陆续配发一组讨论边关兵如何在边关收获爱情的稿件。“边关系列报道”引起了众多关注,在中国军网国防论坛上的点击率连续数周排名第一,在社内好稿评选中屡屡获奖,成为军事新闻策划报道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公布和两会的召开,从2月开始,各地媒体集中推出了一系列有关新农村的报道策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报道由此进入高潮。本刊约请部分报纸就各自的报道策划进行整理总结,希望能对下一阶段建设新农村的报道有所助益。从“小”字做起,以小见大案例一:“小”变化从2月底到3月初,《浙江日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连续刊发5篇反映浙江正在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农村“千万工程”系列报道:《村里的垃圾“天天清”》《兰溪农民的“厕所革命”》《灶变干净人变轻松山变翠绿》《“乱石房”变成了“花园村”》等,分别反映了…  相似文献   

15.
正如建房子要设计,写文章要构思一样,电视系列报道更是离不开精心安排、巧妙策划。 电视系列报道是借助最先进的传媒手段,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空连续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电视系列报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构成方式:第一,由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各集的内容不一定相关,但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如1996年我们湖北电视台“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系列报道。另一类就是以一个或几个人物的经历贯穿始终,各部门之间的内容可以互不相关。如1996年我们拍摄的电视系列报道《泰国行》。 电视系列报道具有题材重大,反映深刻,涉及、影响面广,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等特点,能够产生非同凡响的轰动效应。这对电视记者有巨大的诱惑力,而驾驭电视系列报道又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无疑对电视记者又有极大的冲击力和挑战性。要驾驭好电视系列报道,首先就要从策划着手。  相似文献   

16.
范帆 《青年记者》2008,(8):90-91
2007年11月16日19时29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以《闲物送人,爱心涌动》为题报道了牡丹晚报发起的“闲物送人”活动。报道选取了菏泽市牡丹区低保户李翠华在牡丹晚报“闲物送人”爱心捐赠接收站内免费领取过冬棉衣被的画面,对菏泽市“闲物送人”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接受闲物用以帮助困难群众的主旨等给予报道。此外,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也在黄金时段报道了“闲物送人”活动。  相似文献   

17.
《美术报》自1993年10月创刊以来,先后成功地举办厂“中国和亚太地区”、“跨世纪美术之星”等全国性的少儿书画大赛。从去年开始,《美术报》“美术教育”专栏还分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与学校、企业和社会联手,从少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启迪心智、培育爱心的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连续进行了一系列少儿美术活动的创意、策划和报道,丰富了版面内容,传播了教育理念,扩大了社会影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关注社会动态,找准创意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创意、往往能使一次极为平常的少儿美术活动中色,使之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2001年  相似文献   

18.
策划的基本含义为“计划、打算”。策划运用于新闻,是根据新闻规律,对新闻报道运作的各个环节,即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所作的具体、细致的设计,旨在优化传播效果。《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张建伟曾说过,在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去寻找什么重要新闻,而要努力使新闻重要起来。”策划就是一个使新闻重要起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精品策划三题王永福王洪鹤“策划”一说,据认为源于《孙子兵法》中的“谋攻”。借用到新闻领域,其实也就是运筹、谋略、设计、构想、制定方案之类的意思。实践证明,抓住策划,精品就有了抓手,策划得好,精品就呼之欲出。综合策划: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是培育精品...  相似文献   

20.
策划,原作“策画”,语出《后汉书·晚器传》“是以功终申,策画复得”。起初“策划”一词的名声并不好。“策划于密室之内”一度让人不寒而栗。改革开放以后,广告业率先把“策划”一词从政治谋略学里借用出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策划”被导除到新闻战线,逐步渗透到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当中。本文试图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新闻策划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此就教于方家。新闻策划的分类及其特性策划,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计划。新闻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2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