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音乐学是研究音乐与其所处文化环境共生的科学。它的研究目的首先是要阐明各民族、各地区音乐发展的规律,从各民族、各地区的现实音乐状况出发,探索它的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等问题,从而达到对人类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认知。传统音乐的实地调查作为音乐学研究(案头工作)的第一步,要求研究者在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上更趋科学和系统,从而能够更加自觉、更加成熟地走向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音乐生活。  相似文献   

2.
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要是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同时二者还在相互影响,最后形成一致归属。本文在对于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中,研究发展为全人类音乐舞蹈,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多元化,进而对于社会大众在音乐文化中的形式,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增加对于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陈信 《培训与研究》2006,23(4):116-118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是后来的民族音乐学,及今天的“Enthnomusicology”一词译成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学,或者干脆叫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争论, 都是与这一学科自始至今研究对象的不断变化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仅对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演变作历史性的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蔡加友 《文教资料》2009,(31):76-78
民族音乐学真正进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学界对民族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不统一.但是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思维、一种思想已经被我国广大学者所接受。民族音乐学所具有的方法论属性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独特的研究视角,很多研究者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作者结合中国文化深邃的内涵.谈谈运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来考察和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时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5.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音乐学在民族学人类学的影响下,从开始的比较音乐学到后来的民族音乐在经历了学科诞生和发展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研究对象不断地生发变化,从开始的非欧音乐到全人类各民族的音乐,民欲音乐,大众音乐等等,本文在各家各派的认识和现实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作了思考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柳青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3):83-84,86
对城市音乐进行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体现出了现代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人文特征。该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并把握城市音乐文化的特征以及现代世界音乐的多元性、流动性,从而建立起多元音乐文化相对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的分支,是对具体文化背景下音乐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始于19世纪,历史较短,是随民歌的收集发展起来的。一些民族音乐学论著大多是围绕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音乐活动展开,研究视角比较微观,大多没有从宏观角度去研讨,对民族音乐学这样年轻的领域进行总结性、综合性的论著更是非常少。《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这本书恰是一本总结性的著述。在该书中,作者将对某一问题发表过观点、提出过看法的所有民族音乐学家全部列出,并对其一一介绍,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便可和世界上诸多民族音乐学家进行交流。对于其中的很多问题,作者采用的是启发式笔法,就  相似文献   

8.
音乐学是对音乐的学术性研究,它是人类认识音乐艺术的一种方法论,由此产生的知识领域大致分为"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三个部分。综合性普通高校设置音乐学学科比专业艺术(音乐)学院更具优势。笔者就此对普通高校的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合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民族音乐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在当代,民族音乐学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族音乐学对于我我国当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我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思考,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0.
民族音乐学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探究其真正的内涵是专家学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音乐学术界中,对于当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强调在研究中的历时性作用,以及之后在各个领域中的拓展。当代民族音乐学对中国文化的弘扬有推动作用,能让世界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本文主要对当代民族音乐学进行深入研究,表达其现有状态,并对其今后发展趋势进行构想。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以及在欧洲、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大学当中,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已渐趋成熟;音乐理论家和音乐学家也在采用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视角来观察西方音乐;《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的出版标志着民族音乐学的"长大成人"。该著作的新版对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巴厘岛、西格C版乐录系统、甲克虫乐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乐器图解法、录音设备、纪录影片等内容做了增补与变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逐步的发展与壮大,作为民族音乐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的丧葬音乐研究也在当代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中逐步的兴盛起来,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的趋势也是日渐明显。侗族丧葬音乐作为中国丧葬音乐的一个分支,在当地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探析黎平县永从侗族丧葬仪式及音乐功能,对民族音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音乐学(或称音乐人类学)作为一门音乐学科,在我国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名称上经历了种种变化。各阶段研究目的既有联系,也有差异,文章旨在对民族音乐学发展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社团的研究宗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4.
音乐民族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类学及民族志学的影响,经历了一段从描述到阐释的过程。而作为民族音乐学众多研究方法的一种,音乐民族志既是理性的,也是描述性的。本文以《民族音乐学导论》中收录安东尼·西格的《音乐民族志》为例来梳理音乐民族志的发展脉络从而探求音乐民族志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作为民族音乐学者如何书写音乐民族志。  相似文献   

15.
区域音乐是传统音乐研究的根本,同时也是民族音乐学的一项重要分支。目前,学术界已经涌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音乐的发展。区域音乐具有不同的属性,如次生性、原生性和新生行等,同时也具有不同的音乐内容。为了深入研究民族音乐学,可立足于区域音乐进行分析,进而更加深刻的认知其地方属性。本文立足于民族音乐学视野,从区域音乐的内涵为着眼点。详细分析了区域音乐的音乐景观和文化分类等,旨在彰显其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促进区域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王耀华先生"文化脉络中音乐研究"的学术基理、"以人为本"的民族音乐学本质;重点讨论了王耀华作为民族音乐学家"在过去中研究音乐"的视角、"求同求异"的曲调源流考辩方法、开放多维的学术胸怀;认为其从"心"开始的本土传统音乐研究与扩展"同心圆"的跨文化音乐研究是双向激荡、互为启发的,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整合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方民族音乐学家曾将地域的特殊性作为民族音乐学的质的规定性。通过分析,此说不足以成立。在学科的逻辑起点上,他们犯了以结果代起点的错误,将方法论的具体使用的所见视域代替了整个学科的视域,从而缩小了学科的视域。民族音乐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对音乐作外围研究。它要追究的是音乐何以如此的深层原因。在这种意义上,民族音乐学是一门音乐文化阐释学,它采用还原的方法,尽可能在当时语境中解释音乐,复活音乐。  相似文献   

18.
主位—客位和局内人—局外人的"双视角"研究方法在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界发端,后来流传到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并在整个世界的民族音乐学领域内被广泛使用。该研究方法指的是在面对具体的音乐事象时,不但要以"局内人","主位"的身份深入文化内部感受该音乐文化。同时还要以"局外人"、"客位"的身份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下面,本文将从何谓"双视角"研究法、"双视角"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定义、"双视角"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应用、"双视角"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意义四个方面来介绍民族音乐学中的"双视角"研究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起源的多元化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音乐,音乐作为一种具有语言文化表达能力和某些共性特质的"通用语"工具,能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发现世界音乐的多样性。笔者已阅读内特尔《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第一部分世界的各种音乐内容,发现内特尔提倡运用从普遍主义(客位)到主位,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观察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运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以及资料分析的实技方法,来研究音乐及其音乐承载的文化意义。由此,笔者挑选书中部分内容作进一步解读,以多元文化为视角对音乐的多样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以地方少数民族音乐历史、发展趋势等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音乐学科。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全方位地掌握民族音乐的各项专业技能。本文从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点入手,具体探讨了高师民族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实践,以期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