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甚至是生命。因此,认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社会及学校迫切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甚至是生命。因此,认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成为社会及学校迫切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近年来愈发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新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如何奠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明确其工作方向、发挥其作用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突显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新途径。开设健康课程、建立心理网站、开辟咨询途径、构建心理档案、提高师资素质等是在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科教兴同,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常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抑郁、焦虑、厌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应重视德育渗透工作,还更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社会交往的不和谐、情绪起伏波动大、迷恋网络导致心理障碍等。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应像重视德育工作一样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工作实践和德育课程建设体系,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一派大好的形势下,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已经悄悄地且刻不容缓地摆到了我们德育工作者的面前,那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元化社会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追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心理矛盾的复杂化,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克服传统的单一化,形式化,机械化的偏向,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本质上存在着有机联系,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深度,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等原因而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引发了党中央及各级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教育专家也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工作之列,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就该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有关专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德育理解模糊化、德育主体失落化、德育途径简单化、德育研究和政策导向滞后等问题.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德育基础研究,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为了弥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不足,人们在近几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新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与他们的身体发育、身体健康、精神面貌、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相关性极大。据北京精神卫生中心调查,发生学习困难的儿童有8%是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很多学生的行为问题并非是思想道德问题,大多数是心理因素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广大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运动对改善高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命本体、生命质量的关注.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再只是躯体没有疾病,而是以身心健康作为标准.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已为社会所广泛关注,从学校体育教育的层面看,开展健美操运动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秦韬  万鹏 《文教资料》2010,(16):184-18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出现了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可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结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经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问题等方面入手,彻底改善现有局面。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正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作为班主任,由于其工作的独特性,决定了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应该也能够发挥独特作用.本文在这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社会、学校与教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我国各地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快且取得一定的可喜成果.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不少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由于工作不断地推广与发展,学生家长与学生个人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标准,尤其是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更是急切地想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怎样去衡量孩子是否心理健康"等问题.本文对心理学者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心理健康标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入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人们在满足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余,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健康往往被人们所误解。健康是一个涵盖了多方面的概念。1989年WHO对健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标准,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由此可见,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的侵扰,更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在此四个标准之内,心理健康往往是最突出且易被忽略的问题。日前,高校各种自杀、他杀、道德低下等类似事件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重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让我们思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下面,将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安顺某高级中学98级(2001届,以下称98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前后两次调查,跟踪对比,发现该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在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5%左右的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教育的影响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为此,学校应重视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女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和家庭也应配合学校搞好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安顺某高级中学98级(2001届,以下称98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前后两次调查,跟踪对比,发现该年级学生心理发展在总体上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5%左右的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教育的影响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为此,学校应重视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女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和家庭也应配合学校搞好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2l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素质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要主动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各种途径为大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