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中都有一份憧憬、一幅蓝图、一个梦想,这就是追求理想的语文教育.我不知道李卫东老师追求的是怎样的语文教育,没见过他心中的那幅美丽的图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带着实现自己心中渴望与期盼来作"与学生一起读评写"这个课题的,这个课题是他实践自己心中教育理想的实验田.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真实的语文教学故事,来呈现这个课题的一个片段,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站在黑板前,面向全体同学,被他座位所在一行的学生,一个个轮流来刮一下鼻子…….这是老师安排的.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课后,这个被"臊"者,逐一追辅课上刮他鼻子的同学,伸手也刮一下鼻子,并且理直气壮地说:"还我……".其中有告到老师那儿去的,他在老师面前也没有让步:"老师,还我……"这是一件真事.学生向老师讨帐了.当听到"老师,还我"的呼唤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他要求还他什么呢?仅仅是举手之劳刮一  相似文献   

3.
校园逸趣     
快吐出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化学分子式,然后问学生:“约翰,你来说,这是什么的分子式?”“是……是……”约翰嘟噜着,“它其实就在我的嘴边……”“那还不赶快吐出来,要知道那是盐酸。”历史考试历史考试时,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这个学生都答不出来。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老师最后问他:“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老师气急败坏地喊道:“克里斯朵夫·哥伦布!”这个学生拔腿就往外走,老师惊奇地把他叫住:“喂,你为什么要走啊?”“对不起,您不是叫下一个考生吗?”拜访耶稣老师在课堂上打了一会儿瞌睡,当他醒来时,他哄骗学生说:“我做了…  相似文献   

4.
水晶鞋之梦     
这个周末,秦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记下来。秦老师特别强调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的每个步骤都写清楚,因为这个单元的语文训练的重点,就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每次秦老师布置完作业,马小跳都有问题要问:“什么事情才算孝敬父母的事情?”“比如给父母做一顿饭,再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再比如……”哈,给父母洗脚,很好玩的。秦老师往下再说了些什么,马小跳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已经定了写“洗脚”。马小跳回到家里,就大声宣布,他今天要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太好啦!”马天笑先生说,“我正想有人给我…  相似文献   

5.
升入初中后不久,我就参加了两次语文考试,第一次得了62分,刚刚及格,第二次得了55分,竟"沦落"到了补考的地步. 语文老师找我"谈话"了:学语文绝对不只是为了认识几个字、弄明白几个词,学语文还为了读懂文章、会写文章……再说,你的方法也不对头,学语文离不开多读多写.给你几本刊物看看……有什么问题只管来找我. 第一次去找老师是在"谈话"后的一个星期.因为两次考试失分最多的都是作文,所以我专门阅读了老师推荐给我的刊物中有关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出的观点是"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我觉得这是在"鼓励"学生抄袭.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一位老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进行授课,临危受命,我承担了他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刚接手班级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班级里总有七八名学生交不上作业,其中尤以吕明臻(化名)为首的四个人更是只字不写。回到办公室,跟其他老师交流起这个情况,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四大金刚’啊,惯犯了……”  相似文献   

7.
程言峰 《师道》2006,(1):36-36
今天的事情令我非常震惊:在进行全班的作业检查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竟然是我班的班长!很少量的一点抄写,班长竟然没有完成,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在检查到他时,他似乎很镇静地对我说:“老师,我记错了作业内容,你看,我也做了,只是和您的要求不一样。”说着拿出作业本给我看——显然,那是前几天布置过的作业。拿这个来搪塞我?!一种失望和恨铁不成钢的悲伤情绪涌上我的心头……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我心绪不宁,在没有找到最佳教育途径之前我只有不露声色地让他坐了下来……我反复地告诫着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在英国学校考察期间见到这样两个情景:学生写作业时,千姿百态,有的用左手写,有的歪着头写,有的趴在桌上写;一个学生鞋带松了,他走到老师面前,把脚伸给老师,老师帮他把鞋带系上……学校校长和随行专家告诉我说,英国的教师和家长特别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需要。学生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和  相似文献   

9.
“高投入,低产出”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我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三到六年级的819名学生中,有73%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老师天天让大家写生字、抄词语,作业量特别大;课文其实大家都读得懂,可课上被老师那么多问题一问,好像什么都不懂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而数学就不同了:作业少,每道题目只要做一遍就可以了;数学比语文学起来轻松多了,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根本不要再花什么时间……与数学相比,客观现实也让我们语文老师汗颜:数学每周只有四、五节课,而语文的课时数却将近是数学的两倍,该抄的抄了,该写的写…  相似文献   

10.
王小萍 《教书育人》2012,(26):18-19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进301班上课,一进教室就感觉这个班的学生非常活跃。布置作业后,我巡视了一遍,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做语文作业。我认为这伤害了我作为一个新接班老师的尊严,就说":请同学们先做数学作业,其他的收起来,不然……"学生显然领会了我话里的意思,都规规矩矩地做起我布置的作业来。唯有刚  相似文献   

11.
“画”作业     
初当教师,很想在自己带的班里最先折腾出个教育改革什么的。于是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点子。有一天,学生居然也给我出了一个点子。“老师,我们的语文作业也该改革一下了。”我觉得挺新鲜,低头问这个一年级的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改革’吗 ?”“就是变得不一样。”他回答的倒是简单,可我却着实想了几天。  因为自己也是刚从学校毕业,语文作业对我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大不了就是生字、解词、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以及老师的一个个勾勾、叉叉。现在想“改革”,改成什么样呢 ?  一节语文课给我提了个醒。  这天,正巧学生字“写…  相似文献   

12.
学完了一组写人的文章,决定让孩子们练练笔。于是布置一项作业:写一个人。收上作业本一看,十有六七的孩子选择写我这个语文老师。那好,就看看这帮孩子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吧!  相似文献   

13.
惊慌·惊愕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里写的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文老师讲课中出现了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老师,最后还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  相似文献   

14.
来信来论     
"您不给‘优’他就不写作业了"今天课上,我把批改完的作业本交给科代表,科代表问:"老师,孙言海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我随口答道:"一般。"谁知科代表惊讶地说:"老师,这几天孙言海写作业可认真了,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每一个字,天天写到深夜,目的就是要一个‘优’。老师,您就给他一个‘优’吧!您不给‘优’他就不写作业了。"科代表的话犹如一记重锤击醒了我,使我猛然意识到我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我一直认认真真地给学生评改作业,质量高的就给个"优",质量差一点的给个"良好",太差的给个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高考作文从题目作文,到供料作文,再到近几年的话题作文,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给了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的舞台,给了学生写作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围绕话题,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必再像以前在立意上为了揣摩主流意识,违心地编造谎言;不会再因为某个文体自己不擅长而迟迟下不了笔;不会为了考试而背几篇反复修改的范文,一旦偏差太大就只有交白卷;不会为了考试的某种文体而硬套那八股文式的结构……语文老师可以理直气壮地抓素质教育,评卷老师也不必再把主要精力浪费在辨假打假上了.这些,都让语文老师们感到由衷的高兴,突然觉得如释重负,话题作文真是进步多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积累,建好语文学习百宝箱教语文的老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厚积而薄发。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无法下笔如有神的,这就好比电脑的内存…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语文考试中发生的小事件。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试卷上有一个问题,问: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写着: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问答呀!而当考卷发下来时,他的试卷上有一个明显的“X”记号,因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水”。听完了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业,自古有之,几乎与教学活动同期出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写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这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如果对其深入思考,这里面大有学问。语文作业之道究竟是什么呢?一、现在孩子都在写些什么语文作业  相似文献   

19.
毕玉林 《考试周刊》2012,(86):15-16
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到文本中“来”,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回”,即过于关注语言的内容而忘记语言形式。有专家给当下语文教学下结论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多以“得意”为主,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相似文献   

20.
外圆内方     
上午最后一节是我的数学课,预备铃响了之后,我像往常一样,拿起课本进教室。走到班级门口,发现情况有些异样,语文老师与班主任都站在教室门口,语文老师正朝着教室里情绪激动地说着什么,班主任则愁眉苦脸地站在那里,显得无可奈何。我走进教室,才发现原来惹语文老师生气的是袁方,那个瘦长的大男孩,面对语文老师的喋喋不休,他突然蹦出一句:“你不值得我尊重!”我一下子愣住了,语文老师则气得发抖,她几乎是嚷道:“作业不做,老师连说都说不得了?你还算是一个学生吗?”这是一个让我措不及防的场景,也是在学校里老师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场景之一。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