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3,(5):25
引言"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可见,"文章"与"文采"自古即是相辅相成的。"文采"是中国文化的文脉,足中国文化的传统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到清末的桐城派,再到"五四"以后的胡适、周作人、鲁迅等人,都十分重视文章的文采,并且将"文采"融化到自己的文一章之中,创造和传承着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张超 《文化学刊》2015,(4):213-215
《谈虎集》收录周作人1919年至1927年所作散文132篇,"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本论文以周作人的《谈虎集》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酣畅淋漓的现实批判,从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创作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以期对这一问题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对周作人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的,但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这一事实以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周作人的散文极富哲理和韵味,往往借助表面的事物表达深层的含义和内容。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以周作人的美食散文为研究基础,发掘隐藏在美食背后的文人趣味、文人旨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周有光先生的《拾贝集》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此书作为"抄书体"的文体意义,认为其区别于钱锺书"抄书体"的学术抱负与周作人"抄书体"的文学实验,而是作为探求真相与普及常识的"思想"追求,并形成了鲜明的老人体与学人体相结合的文章特色。  相似文献   

5.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语言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它具有语言的历史性和当下性。晚清以白话报为主要阵营的白话文写作作为语文改革运动,在推动言文合一、扩大白话的使用范围方面,为"五四"新文学提供了语言基础。在白话文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规则崛起的背后,蕴含了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人对中国语言现代性进程所作的一系列理论建构和规范表述。白话文作为文学书写工具和文学表述方式,经过"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捶打和磨砺,最终代替古文,最终取得了公认的官方地位。  相似文献   

6.
细察孙郁的这部《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既非汪曾祺的个人传记,亦非高头讲章式的学术论著,而是一部以汪曾祺为聚焦点,进而将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展至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种文学传统进行细致深入的考察辨析的学术著作。之所以强调此作并非"高头讲章",乃是因为尽管整部著作的书写表达特别感性特别平易近人,迹近漂亮精致的美文,但其所应具有的学术深度却丝毫未减。关于此作的源起,孙郁在后记中有着明确的交代:"我在教书之余,陆续用了两年时间写作此书,总算告一段落了。编出目录后,才发现与预期的样子有别,然而,生出来的孩子也只能如此。这本书,是对自己年轻时期的记忆的一次回溯,自然也有内心的寄托在。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一代学人研究"民间"的热潮中,周作人显得更为清醒与客观,他以学术性与文学性双线并进的方式,辩证阐发了贵族精神与平民精神,精准区分了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从而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中建构起了民间理论研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民俗学、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研究的学科分化路径。但是,隐藏在其学术与文学追求背后改造国民性的良好愿景,也正由于其"唯理主义"的局限,难以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中心源泉",对民间文学进行大胆改造,从而使其民间文学实践流于失败。本文通过对周作人民间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从而追索20世纪民间研究为何呈现出理论繁荣,实践薄弱的局面,缺乏象《格林童话》这样的民间文学经典的规律性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一批马来西亚华侨生,第一次被成功地运用于学术之功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系傅伟勋,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界的提倡者。我们应该利用"文化中国"理念做足文章,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9.
《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写于江苏南京老虎桥监狱的一组杂诗。这组杂诗把周作人的儿童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位知堂老人而言,为儿童作诗的心愿终于在这样一个特殊境况下得以实现,他把儿童本位的主张和民俗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七言绝句中。本文将从周作人的民俗情结与童稚语言和谐趣内容两方面的结合入手,探讨周作人的民俗情结在《儿童杂事诗》中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故乡,文辞之邦,因而中国学术历来十分重视文采,文采是中国文化的文脉。大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学术论文开始逐步淡化"文采",崇尚"格式"。到了今天,则已完全不讲文采,只讲"格式"了。中国文化与学术的文采传统已有被中断的危险。此种形式的论文难以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作为一名学者,应用独特的富于个性化的理性探险和感性表述来展示其对人生和世界真理的生命证悟与探索,而论文的写作必然要写得生动辨洁、讲究文采斐然、文若春华。因为,文采永远是上乘学术论文所需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群体经验以颠覆或是重构的姿态浮出地表,中国的女性解放在五四时期形成了一种与中国传统女性观相对立甚至是敌对的现代性话语形态,言说着压抑、藏匿与抹杀中的历史无意识,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形成历史同构。周作人的女性观在现代性语境中的生发带有时代的印记,同样带有自身的时代性思考。本文尝试站在现代性的语境之下,从个体意识的觉醒、民族话语的体现和对家庭符码的解码性运作三个角度对周作人的女性观进行讨论,以窥见其女性观的时代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学术界尊称他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认为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先生在学术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与他治学的方法和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严谨踏实的治学方法和思想态度是他学术成就的根基所在。钱穆先生对于做学问有着很深的理解和感悟,他也将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总结出来传授给后人,从他一系列的治学和论学文章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做学问的方法与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涵溶性、多元性和整合性。中国知识分子浸渍在这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文化氛围中,其血液里、骨髓里都渗透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就是到了近现代,即使是出洋留学、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者,如严复、梁启超、李叔同、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又有谁能超脱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 到底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机制?要想从文化人格学角度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特点,似乎应从哲学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析现代学者所总结的古人以美文为文学的合理性;以汉代人以丽论文为例,一窥那个时代文学观念和对文章之美认识的演进过程;综述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以后对文章之美的理解和追求,论证传统文学观念形成和演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正史学篇"浙学"肇始于南宋,连绵不绝,直至明、清依然大放光彩。其时间跨度之久、涉及学术种类之广、参与学者之众,在几千年的中国学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浙东学派"最重要的成就是史学。本文针对"浙学"渐变"浙东史学"这一现象,对"浙东史学"尤其是其开创者黄宗羲的学术传统、治学方法及学术环境等方面进行多视角剖析,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18年到1919年发表的系列论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非孝批儒的代表作品,为我们检讨和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非孝批儒思潮,提供了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17.
二至七岁的儿童理性思维尚未生成,皮亚杰称之为"前运算阶段",此亦周作人所说"想象力发展的时代"。本文力图解开"想象"的奥秘,指出文学的、科学的与儿童的想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想象即类比(挪移),并有形象演绎过程,必有情感投入(移情),儿童因尚在"万物有灵"阶段,故想象最易汪洋无碍。成人的想象力正是儿童思维的延续。"分裂时期"是别林斯基在莎士比亚研究中提出的概念: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充满信赖的幸福感中惊醒,坠入迷茫、恐惧、无助的时期,大量青春期问题正是由此而来。许多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与"分裂时期"有关,最应表现这段人生的儿童文学反倒长期缺席。本文对这两个时期的儿童阅读和文学创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漫漫 《文化交流》2006,(6):31-3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界波涌浪激,多元并争,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舞台,更是气象万千。当时,在蔡元培先生“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北大网罗众家,荟萃精英,使得一大批学博功深的名流纷纷执教北大,被誉为“一钱(钱玄同)、二周(周树人、周作人)、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五马(马裕藻、马衡、马鉴、马准、马廉)等诸位教授,就是北大黄金岁月的经典组合,而且都是浙江人。令我们引以为荣的是“,五马”教授系浙江宁波人,他们是宁波鄞州邱隘盛垫村马海曙的五个儿子。一门“五马”在人文学术领域各领风骚,这在北大历史上是绝无仅…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