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界本应就是解放思想的排头兵,理当做改革开放的鼓动者。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全党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做出了贡献。30年后,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全国新闻界号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发挥了媒体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践标准》)一文20周年,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7月出版了《走向思想解放之路》(以下简称《思想解放》)一书,并且入选为中宣部纪念《实践标准》一文发表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30种重点图书之一。读践标准》一文的主要作者、现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的胡福明教授为《思想解放》一书提供了许多不曾公开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没有这些珍贵的资料,这部书将会逊色许多。近些年来,有关纪念《实践标准》一文发表20周年的书籍与文章…  相似文献   

3.
据回忆文章介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胡福明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前,编辑考虑为了增加文章的分量,发表时不署作者本人名字,征得胡同意,发表时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为什么署“本报特约评论员”就能增加文章分量。扩大影响力呢?评论员是写评论文章的行家里手,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多是集体策划,多人参与集思广益写成的。  相似文献   

4.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下称《实》文),我写的讨论真理标准的文章也有好多篇、好几万字,而且都被收入《放言集》和《鱼雁集》出版。因此,我已没有多少想说的话了。可是,《新闻战线》编辑部组织开展新闻界与改革开放征文并向我约稿,使我萌发了写这篇回顾与思考的愿望。没有经过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大跃进和文革锤炼、  相似文献   

5.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为署名,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以下简称"实文")这篇文章的发表,无异于在"万马齐喑"的中国响彻了一声春雷,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6.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此为开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在邓小平等同志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的。通过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这场讨论的重要性,会议公报  相似文献   

7.
王强华 《新闻战线》2023,(10):53-56
<正>题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文作者参与并见证刊发此文,回首往事,以示纪念。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对于一个有着5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4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然而,正是在这短短的45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使国家发生了亘古未有、  相似文献   

8.
报纸评论要抓普遍性迫切性根本性的问题参加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体会王强华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  相似文献   

9.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犹如在中国思想界的天空,进发出震颤大地的雷电,划破了当时思想禁锢、遍地禁区的暗夜,在精神荒野上投射了一道灼热的光芒,从而迎来新中国第一次由思想解放而开启的社会全面变革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继续解放思想永葆蓬勃生机———写在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之际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20年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起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出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一天,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此文,从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如果说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军的嘹亮号角,那么,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便是这进军号角的前奏曲。依据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我们的党和国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的实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党的马克思主义恩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从…  相似文献   

12.
创办新华出版社及出版第一本时事政治图书1979年5月8日,新华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俗讲话)(见图1).这些稿件是在真理标准讨论展开后,新华社国内部地方组组织社科院哲学所一些专家撰写的解读文章,经新华社地方广播播发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此书出版发行后,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全国累计印刷发行530万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冲击波全方位地改变了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中国广播》杂志自在其中。1978年11月,中央电台推出广播讲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当年的12月23日,中央电台全文播发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4.
郭磊  王润泽 《青年记者》2009,(13):25-2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及所引发的大讨论,堪称中国新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曾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王强华是这一事件的亲历者,他结合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分析了媒体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先说爱情1977年夏天,我写出了《班主任》,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沉痛诉求,作品在当年《人民文学》杂志11月号刊发后,引出了一个纷纷以小说形式表达清算"文革"恶果的潮流。1978年5月,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使这个潮流获得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符码:"伤痕文学"。《班主任》、《伤痕》以及这个文学潮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16.
追寻王茂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680多个人名,其中惟一的中国人只有王茂荫,而且是在注释中提到的。这是怎样一个人,他有着什么样的思想和事迹?中国的一位学者在1978年得知此事后,沿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这条注释,开始了漫漫的追求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场大争论开始的。这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思想解放不可能一次完成,改革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思想解放的结果。改革的过程就是思想不断冲破传统牢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始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要做到实事求是,如果遇到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必然要解放思想.并通过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来衡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荣珍 《档案》2008,(6):11-14
1978年至1979年全国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意义深远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促进改革开放进程向前发展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扫清了思想障碍,为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讨论的时间初起于“左”倾思想导致的思想混乱时期,能否明辨是非,恢复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次全国大讨论中,甘肃省委表态较早,旗帜鲜明地支持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评论员的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甘肃省委又在1979年集中全省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使得全省干部群众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是非,  相似文献   

20.
德,人之本,政之根,国之基。“德者,得也。”辛弃疾有词曰:“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从《论语》《史记》到唐诗宋词,从《新青年》《大公报》《新华日报》到《中国的西北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东方风来满眼春》,千百年来,这些道德文章深刻影响了千百万人,有力推动了历史进程。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