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典是当年清华名教授,出语新奇怪异。他曾说过:“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一次,有学生问道:“先生对写文章有何高见?”“问得好!”刘文典应声而答,然后朗声吐出五个字,“观世音菩萨。”众学子一听无不愕然,先生这不是答非所问?给我们念什么佛呀?  相似文献   

2.
曹爹爹     
曹爹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因为哕嗦而得名。他头顶无发.四周的头发都往一个方向梳,活像一个西瓜盖,蛮可爱。每次上课,他都会带上一个黑黑黄黄的被同学称为“古董”的茶杯.讲累了,便“咕嘟”一声喝一口。一次,他给我们上《陈涉世家》。讲得兴起,便走下讲台,讲陈涉开始是那么穷,穿的衣服都是……声音戛然而止,同学们大惊,均关切地盯着他。他快步走上讲台,放下书说:“我早上泡的衣服还放在那儿呢,我得先去处理掉!”然后就没影了。教室里开始爆炸。他突然又出现在门口,压低了声音说:“不准讲话.自己先预习!”然后又一阵风似的消失了。  相似文献   

3.
<正> 编辑部的哥哥姐姐: 你们好! 我有一个很讨厌的同桌,他是我们班的“差生”,每天都在讲脏话,臭话,讲一些伤人心的话,动不动就骂人,讲不过别人就打……我跟他说过好几次,可每次一开口,他就大声嚷嚷:“别人的事情你少管,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也曾经想过要求老师换位置,可我又不想班上其他人因为坐在他身  相似文献   

4.
猎狗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  相似文献   

5.
案例:“我把老师杀了!” 一堂语文课上。我们学到了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中的一篇短文:古时候,一个人背着大包袱骑着毛驴赶路,路边一个人问他:“你怎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那个人说:“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毛驴驮着我已经够累了,我怎么还能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这时,我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那人究竟傻不傻?没想到问题刚一提出,教室里就像开了锅,有的大声说那人傻。有的更大声说那人不傻,简直是在比声音大小。我灵机一动,既然孩子们有了说话的欲望,我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来一场辩论赛,也好进行口语训练。于是,认为傻的正方、认为不傻的反方各选出四名代表,上台进行争辩。争论非常激烈,有板有眼,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可能孩子太小,对道理说得不是很清楚,也对对方的说法不服气,所以谁都不服对方。我想:看来只能让事实说话了。于是,我让反方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小胖双手端着讲台上的一张独凳,他大声说:“嗨,不重!”接着,我将教学用的扩音器放在了那张独凳上,这时,孩子们都看到了他手有点打颤,脸也憋红了。  相似文献   

6.
一次上课,我在讲台上仔细讲解,并时刻观察着学生的反应。班内绝大部分学生反应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唯有吴明明老是低着头,不看黑板,也不回答问题。我悄悄地走到他身旁,发现他竟然在“专心地”看《红楼梦》!我一下子就火了,真想马上批评他一顿,但考虑到正在上课,怕影响其他同学,我压住了火。我把书从吴明明的手里轻轻拿过来,对他说:“好好听课吧!”然后我把书放到讲桌上接着讲课。  相似文献   

7.
徐岫茹 《宁夏教育》2006,(7):138-138
近日,一位家长谈到一件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我不想吃饭,只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  相似文献   

8.
好吃的面条     
妈妈今天不在家,我就自己煮面条吃。面条煮好后,我先给爸爸盛了一碗。爸爸又惊又喜,问:“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煮面条的?”他尝了一口,连声说:“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等你妈妈回来后也让她尝一尝。”我听了很高兴。  相似文献   

9.
宽容     
生物课上,我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谁先准备好就上黑板去写。谢星同学很快举手了,我示意他上去写,他却说:“我还没准备好。”“那你继续准备吧!”我说。接着就有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了。他急了:“老师,我准备好了。”于是我让他上去了,可他在讲台上磨磨蹭蹭,老是下不了笔。我又提示他,他才动手了。下边的学生跃跃欲试,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不是这样写。”“那里错了。”……我正要制止其他学生的议论,他猛一转身,双手擂在讲桌上,  相似文献   

10.
芦笋王子     
从前,有一位英俊的王子是个独养子,国王和王后特别宠他,对他提出的百般要求百依百顺,甚至无理要求也肯答应他。有一天吃午饭时,厨师给王子送来了一碟芦笋炒腌肉。王子从来也没有吃过芦笋,他尝了一口,觉得又鲜又嫩,味道很好,便高兴地一拍桌子,说:“哦,great!”从此,王子除了芦笋,其他什么也不吃了。国王、王后劝他不要再吃芦笋了,吃点别的菜,可他死活不听。不但不肯改掉偏食这个坏毛病,而且还规定国王和王后以及王宫里的所有人都得吃芦笋。王子还要国王派手下向全国发布命令:从今以后只准吃芦笋,不准吃别的!于是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11.
笑话笑画     
妙招 一个人在崎岖的山间开车旅行,忽然发现一个青年被三条凶恶的狗追着拼命奔跑,于是他将车停下,推开车门向青年大喊:“快上来! ” 青年喘着粗气说:“谢谢!您太好了,别人看见我带着三条狗,都不愿让我搭车。”  相似文献   

12.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13.
薯片和牛肉干是儿子所喜欢的,百吃不厌,经常藏起来,或抱在怀里。我跟他说,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他问:“什么是分享?”我说:“就是把喜欢的食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吃。”他说:“我喜欢自个儿吃。”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依然不改。正好那阵子他换牙,我对他说起一句老话:众人吃,喷喷香;一人吃,烂牙床。把他掉牙与吃独食联系起来了。他觉得牙齿掉了很难看,于是,不藏食物了。  相似文献   

14.
休闲广场     
根语文课上老师在讲《根的情操》一文,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忽然,老师发现一个男同学在吃东西,便问他:“你在吃什么呀,那么好吃?”我同桌正在打瞌睡,以为老师在提问她,便站起来说:“老师,是根。”同学们哄堂大笑。普通话语文课老师总爱让同学们到讲台上说几句普通话,可叫了几个同学,都没有说。老师提示道:“这有什么难的,就随便讲几句就可以了。”“不好意思啦!”坐在下面的一位调皮的男同学操着生硬的广东口音脱口而出。同学们捧腹大笑。曲丽丽/山东算出来的语文老师病了,数学老师代上作文课,写作文《一件好事》。查看…  相似文献   

15.
意外的收获     
刘巧珍 《宁夏教育》2005,(11):62-63
五年前,师范毕业,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五(1)班的33个孩子时,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记得毕业时,恩师曾说过,要想让孩子们喜欢,最重要的是第一印象,必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为了这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就用尽量生动的语气给孩子们讲了那个已经试着讲过多次的智力题:“有一种东西,是我们自己的,别人却一直在用,猜一猜,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上午第四节是英语课,同学们都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英语对话,只有吴镔洋走神了。临上课前他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大兜子糖,离下课还远着呢!他这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了?于是偷着吃,他的举动不一会儿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你在于什么?”他说:“我……我在……吃……”还没说完,那块糖就从嘴里掉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晚上8点,劳累了一天的爸爸才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我想:爸爸多累呀!我要给他讲个故事,让他放松一下、于是,我跳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给您讲一个故事吧!”爸爸说:“好哇!”我开始讲了:“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会魔法的小男孩儿飞到了寒冷的月球……”我看了看爸爸,他朝我微笑着。  相似文献   

18.
前些天,办公室里的老师聚在一起聊天,有位老师讲起了他十岁儿子的一个笑话。一天,儿子慎重而拘谨地跟妈妈说:“我有好多问题都不敢问,我怕别人笑话我,可我又真的不懂。”妈妈说:“不懂就问吧,说不定妈妈可以帮助你!”儿子问:“妈妈,新闻联播里每天都在讲‘巨蜥’,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  相似文献   

19.
看我这一招     
我家儿子在幼儿园吃饭经常是最后几名,弄得老师很头痛。在家更糟,连饭都不想吃,每次姐姐叫他:“郭靖,收玩具,洗手吃饭。”他一听就哭:“我不要吃饭,我要玩玩具!”然后,大家又哄又骗,软硬兼施。才把他带到饭桌边,半口眼泪半口饭地吃。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不给饭他吃呢。每餐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是学生充分活动的问题,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更加高远的视角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因此学生的活动就成了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满堂讲的,凡是课堂上过份强调谈话、讲析的,凡是教师习惯于占领讲台的,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学生课中活动。在没有学生充分活动的课堂上,“导读说”也好,“学长式”也好,“语感派”也好,“点拨法”也好,各种先进的教学体系都不可能有自己充分展示身手的机会。可以说,没有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