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刿论战》是初中语文教材传统的经典篇目,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这一史实。作者取材精到,构思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提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无论是从丈学角度看其史料裁剪的艺术、比照映衬的手法、简洁精练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形象,还是从军事角度看其战略防御原则,都极具丰富的内涵,是学习的典范之作。如若从文中不同的角度来读,课文还会给人多元化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小说的人物应有立体感,给读者以立体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小说必须塑造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用通俗而形象的话说,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站起来”。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的贾雨村,就是“站起来”的艺术形象,给人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感受。究其原因,其  相似文献   

3.
中考作文中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往往能获得高分.而事实上每年的中考作文70%左右的同学没有刻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得分较低。刻画人物形象的基南方法是人物描写,也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加以描写,以表现人物性格。此外,刻画人物形象还有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4.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相当丰满的。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辩士"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救风尘》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喜剧代表作之一。从修辞学的角度看,《救风尘》运用了用典、比喻、排比、对比等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作品意蕴更加深厚,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艺术。  相似文献   

6.
韩愈碑志灵活结撰,自铸新辞,刻画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善于在碑志的篇章结构上求新求变;往往打破常规,求"奇"求"异",以奇文写奇人奇事;突破一切文体的界限,在行文中注入现实情感,以应用之文抒怀言志,以传状之文叙事摹物,赋予其文学之美、情感之真,使之焕发出动人心弦的奇情壮采。  相似文献   

7.
短篇小说"Enemies"中,作者运用了多处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及补充故事情节,从宏观角度看既是两个主人公的对比、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又是个人情感与社会人道的对比。从微观角度,"Enemies"处处展现对比,不论是主人公的态度、外貌还是行为,抑或是色彩,从而将整个故事更好地展现出来,使小说情节更丰满生动。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材初中第五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人们读之不厌的佳作。文中包含着许多“三”.都是作者巧妙安排的,有的是巧合,有的是反映事物的规律的。分析研究这些“三”,对理解文章,提高语文能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露、反映社会。关汉卿在其代表作《窦娥冤》中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的人物形象,使其成为善良、坚强、最后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本文试以分析窦娥从隐忍到反抗的性格发展变化过程为例,解析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帮助学生立体、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殽之战》选自《左传》。《左传》本是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主。笔者在叙述事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生动地记叙了人物的语言、行动,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特色。其中,《殽之战》中的蹇叔是比较突出的形象。蹇叔,他是同僚百里奚荐给穆公,共襄国政的秦国老臣。笔者塑造这位人物,始终以执迷不误的秦穆公作为陪衬。从文中得知:他深受朝中文武官  相似文献   

11.
<正> 《全瓶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一反其问世之前的小说人物形象类型化的格局,塑造出一批生动丰满的个性化人物形象,从而使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发展到此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为我国古典小说向高级阶段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是《金瓶梅》最重要的美学贡献之—,必须引起我们的注目。 中国古典小说,从萌芽时期的六朝志怪志人,经唐代传奇,发展到宋元话本,其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步由人物轮廓的片断叙述发展到人物性格上某个方面的鲜明丰富,并  相似文献   

12.
人物描写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作具体地描摹刻划,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恰当的人物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身份经历,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鲜明丰满。只有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读者才能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蕴含的主题思想。对小语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指导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小语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作些浅探。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人教版)《鸿门宴》写樊哙临危救急,拥盾人帷一节,生动地刻画了樊哙亦智亦勇的人物形象。文中写项羽赐其酒食,对樊哙形象的生成起着很大的作用。其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篇看图学文。文中的图是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这幅油画,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和渲染了11位纤夫拉纤时的不同衣着、举止和神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维妙维肖。课文对图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形象地叙述、描写。展示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文中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丰富了小说历史文化内涵。其中鲁肃更是以政治家、平庸者、伯乐及义气者等多元人物性格示人,为故事情节发展,烘托其他人物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跳水》一文在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各个阶段对不同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刻画,因此,领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是这篇文章阅读训练的关键。一、自主阅读,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跳水》中故事的发展过程固然紧张刺激、扣人心弦,但文中最精彩的却是对不同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学生初读课文,通过标画文中描写不同人物的语句,反复阅读,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二、小组合作,把握水手和孩子的角色意义最先出场的水手们在返航途中无事生非引发事端,继而推波助澜使孩子陷入绝境,虽然最后为孩子脱险作了努力,但从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17.
元杂剧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剧作家以其奇思妙笔成功地塑造出一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母亲人物形象类型多样,蕴含丰富,使之成为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然而元杂剧中母亲形象存在着明显类型化的痕迹,分析其特点并探讨形成类型化特点的成因,客观指出其类型化的塑造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到初中,记叙文一直是我们学写作文的重要内容而在记叙文中,记人类的作文又是学习的重点。掌握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当是初中阶段应该做到的。在课堂中,一般要求记人类的作文能通过一两件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个性和好思想、好品德。而文学创作则要求作品能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世界名著还是我国的传统名著,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红楼梦》、《水浒传》等,莫不塑造了一大批生动形象、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于是,一些有头脑的同学在写记人类作文时,也能主动学习、借鉴小说的方法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力图描画出人物的生动形象。这里刊…  相似文献   

19.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又称间接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的写作方法,是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它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让塑造的对象更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出使秦军,通过他人之口来反映烛之武的才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向赵王举荐蔺相如出使秦国,通过他人之口再现蔺相如的气魄。这些都收到了"未见其人,先识其胆,先闻其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侠五义》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故事新颖独特、人物形象鲜明,也有语言通俗生动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情节艺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特别是情节的变幻多端、离奇惊险和悬念迭出是小说引人入胜、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从情节之险、情节之奇、情节之实三个方面阐述《三侠五义》的情节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