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灯下走笔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因为小,因为常见,或者因为忙碌,我们常常会忽视了对这些小事的思考,忽视了这些小事在教育中的价值。“灯下走笔”这个栏目,就是要鼓励大家关注这些小事,并抓住这些小事去思考、去感悟,让这些小事闪烁出思想的火花,折射出教育的哲理。杨和平老师这一组随笔有理由让我们相信:有心,终会有所发现。——编者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教师家庭,孩子很聪明,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跟人打招呼。学生经常会有问题到老师家里请教,出于礼貌,学生们常常跟老师的孩子说说话,但这个孩子很少接话,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学生觉得挺尴尬。学生不明白,老师常常教育他们要有礼貌,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提这样的要求呢?但这话只能憋在心里,谁好意思向自己的老师提意见呢?这位教师的家庭教育误区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养”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门课我们常常认认真真地辅导孩子学习,并误认为教养是孩子学习文化的自然结果,于是忽略了孩子平时的为人处事方式,以为这些小事孩子长大自然…  相似文献   

3.
杨雨 《教育》2013,(16):63
美国的孩子也一样,5至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很爱打小报告,一点点小事就会招来一句"I am going to tell on you"(我要到老师那里告你)。那么,美国教师是用什么办法处理孩子之间相互告状的呢?小智慧能解决问题一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有个孩子跟老师告状说某某不跟他玩,老师问的第一句就是那你是怎么试图解决的?老师鼓励孩子先用语言自己和小朋友商量去解决问题。当然,老师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因为小,因为常见,或者因为忙碌,我们常常会忽视了对这些小事的思考,忽视了这些小事在教育中的价值。“灯下走笔”这个栏目,就是要鼓励大家关注这些小事,并抓住这些小事去思考、去感悟,让这些小事闪烁出思想的火花,折射出教育的哲理。  相似文献   

5.
马志国 《幼儿教育》2013,(Z3):18-19
马志国老师是心理咨询师,我们从他的心理咨询案例里选取两个家长关注的话题,跟大家分享。1不和孩子讨价还价案例:孩子动辄就跟我讨价还价我们孩子5岁多了,总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我每次对孩子提什么要求,都向孩子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不能做,而有些事他必须做。但是,有时候孩子还是不肯放弃他的想法。最后,常常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有时为了一些小事都会缠磨很久。比如,为了每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最头疼的常常是那些繁杂无序的琐碎小事。但是,如果对这些繁杂无序的琐碎小事不及时处理、不慎重处理或处理不彻底,日积月累就可能酿成大事。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好班级整体工作,就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萌生出的小来,善于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培养少年儿童成为革命的接班人,必须经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所谓“小事情”“小问题”,也不能放松。我班上的孩子上算术课,遇到了复杂的应用题,有的就很不高兴,嘴里还会嘟囔着:“难死了!难死了!在作文课时,有时候他们刚提起笔来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地望着你,总希望老师给他们讲得越详细越好,自己怕用脑子艰苦地思考问题。这些好象是“小事情”“小问题”,可就应当重视。我们要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他们将来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中去,搞建设,干革命,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该会遇到多少困难?他们现在这么小,在学习上就怕动脑筋,就不能与困难作斗争,这怎么行呢?我们应当针对这类“小事情”“小问题”,对他们抓紧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某、闫某、李某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付某、刘某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倪某、田某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进行提醒、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给予奖励,如回答得好可以奖励两张票票,积攒够十张就可以跟老师兑换礼物,这样能持续保持礼物对他们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秦秦,我们快回去吧,天都快黑了。”“可是,妈妈,我还没有跟老师说再见呢!”“没关系,没关系,现在那么多小朋友跟老师说再见,我们先回去吧,少说一次没关系的。”孩子心里话妈妈常常跟我说要讲礼貌,可是我想跟老师说再见,妈妈却拉我走了,如果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就可以不讲礼貌了吗?专家告诉您一些父母认为,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唯独礼貌待人是一桩小事,很容易被误解为属于“不拘小节”之列。其实,礼貌待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孩子人际交往的大事,因此要形成礼貌待人的教养习惯,进而形…  相似文献   

10.
张献武 《教育》2007,(10S):40-41
前不久,在成都市太平小学,一封家长写给老师的表扬信,却被老师认为是一封举报信,并认为此信是破坏老师和家长关系的“定时炸弹”。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材这个“共同的目标”,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亲密而融洽的,但现实中却不尽然。老师和家长之间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他们之间的问题该怎样解决,沟通之桥该如何搭建……带着这些问题,《教育》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老师和家长,也许,他们的看法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12.
“你们的孩子今天中午不睡觉。”“今天画画你们的孩子画得一塌糊涂。”“他今天又打小朋友了。”类似这样教师在幼儿家长接孩子时,向家长告状,诉说幼儿一夭犯下的错误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我认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首先,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较差,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分析问题,改正错误,而不宜简单地以“告状”的方式来解决,从而把问题推给家长。其次,老师向家长“告状”,往往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孩子家长性格粗鲁、脾气暴供,听到“告状”后就对孩子进行体罚。这些孩子一旦犯错误后…  相似文献   

13.
女儿的烦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诸如被同学喊"胖子"这样的小问题,如果这些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越积越多,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女儿辛迪从小就胖乎乎的,小时候她不太在意,长大后就觉得自己不漂亮了,常常考虑减肥,因此,经常节食、跑步或是喝减肥茶,但都没什么效果。看到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自卑自卑的孩子是什么样子呢? 自卑的孩子常常说:“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他常常因为自卑而不举手,即使知道答案也要等人家说了,才能肯定;本来并不长的话,说得结结巴巴,声音小得像蚊子;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暴跳如雷,因为怕人知道他“不行”;他会尽量躲开有难度的任务,免得做得不好,被人笑话;总喜欢低着头,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在一件事开始之前,就料定自己会失败;偶然做个勇敢的梦,想想不过是场梦;  相似文献   

15.
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同伴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总爱求助于老师,这就是所谓的“告状”。我认为幼儿告状是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对幼儿的“告状”要加以区别、正确引导,教幼儿学会如何“告状”。 一、要热情帮助同伴。有些小事本来相互间是可以解决的,如“老师××摔倒了”,或者“××鞋  相似文献   

16.
每年九月,对初入学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早上紧张得像打仗,一不留神便迟到;上课坐不住;常常不是忘了做作业,就是课本又弄丢了……这种种的不适应,让孩子焦虑,使家长烦恼,更会给孩子今后的学习心理埋下许多隐患。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和科学的引导,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关,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开快乐自信的大门吧。第一站独立能力训练一入学,孩子就要独立面对许多问题:衣服、书包得自己保管,同学之间的纠纷得自己解决,不懂的问题得自己去问,这些技能都需要家长一点点地教给孩子,让孩子遇见各种问题时能够从容面对。第二站学习习惯培…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消极面,如差生的座位被老师安排在边上或后面;成绩和表现都很出色的学生却没被评为“优秀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被老师责骂等。这些看来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大事,有的甚至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如果孩子不会正确面对这些,可能不仅影响他的学习,甚至还会造成身心伤害。一、让孩子退一步想,减轻心理压力,走出心灵的阴影任何事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孩子心情愉快,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如果他们总被生活中的烦恼困扰,总觉得同学或者老师不喜欢他,他怎么高兴得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坚守坚强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我不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我常常会哭,哪怕是芝麻大的小事到了我这儿不流下一缸眼泪我决不罢休。有人说女孩嘛,哭就哭呗。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直到那一次——  相似文献   

20.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孩子:他们时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烦躁、吵闹、胆怯;害怕去学校或陌生的环境;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看法非常敏感,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患了焦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