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的作文语料中,标点符号功能使用偏误是最主要、出现最多的偏误类型。通过对58份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作文语料的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16种常用标点符号用法。讨论和分析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所涉及到的10种标点符号的功能使用偏误情况。  相似文献   

2.
鲁海涛 《现代语文》2010,(4):131-133
本文以20位越南留学生的作文为考察对象,对越南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习得偏误进行分析,梳理出了标点符号的书写偏误和使用偏误两种类型,分析了偏误成因,并对今后对外汉语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标点符号是汉语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教学实践表明,外国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写作时标点符号方面的偏误大量存在。本文以日本留学生的汉语作文材料为语料,从书写和使用两方面来考察他们使用汉语常用标点符号的偏误情况,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老挝留学生在用汉语进行书面语表达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问题。通过对28名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的作文材料为语料,调查其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查找出初级汉语水平老挝留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和存在的偏误类型。  相似文献   

5.
量词是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对中亚留学生学习使用量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可以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及教学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书面语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韩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种类集中、偏误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这使得韩国留学生的汉语书面表达普遍存在短句累加、结构凌乱的状况。文章分析了上述特点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调整标点符号教学的顺序、明确标点符号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要求;把握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标点符号时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确立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7.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中亚留学生来说,在汉语语音中占重要地位的声调成了其语音学习的最大障碍。汉语声调包括四种基本调型,由其组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二字连读共十六种基本调型,在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为了了解中亚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情况,通过听感实验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偏误和成因,进一步探讨了对声调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亚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中亚留学生在学习与使用汉语常用否定结构时常常会出现“不”和“没有”的混用、否定句语序不当、否定句中成分多余或残缺等一系列的偏误。通过结合中介语理论分析,母语的负迁移和学生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的限制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汉字教学,对中亚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分析,并就中亚留学生如何减少学习汉语的障碍,提高习得汉字的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汉语单字作为实验语音材料,采用语音软件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发音特点进行声学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单字调容易出现的偏误现象为去声误读成阳平或上声,阴平误读成阳平,阳平误读成阴平。此外,它们的偏误特点为阴平不能趋于直线,阳平升不到位,上声不能够先降后升,去声降不到底。从时长特征来看,中亚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发音的时长比对照组短。本研究的结论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声调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